资源描述
一、运动学板块基础回扣1.三个矢量物理量意义公式性质说明易错点位移表示位置的变化x=x2-x1都是矢量三个物理量没有必然的关系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混淆位移和路程;混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混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导致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出错;忽视上抛运动的速度等多解问题速度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即运动快慢v=xt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变化率a=vt2.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五种解题方法3.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回归小练1.(源于人教版必修1第24页“科学漫步”)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x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2.(源于人教版必修1第35页“例题2”)如图所示,某司机驾驶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他突然发现正前方一宠物小狗因受惊吓静止在公路中央,立即刹车,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5 m/s2,最后在距离小狗2 m地方停下。求:(1)司机从发现小狗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2)司机发现小狗刹车时距离小狗多远。3.(源于人教版必修1第23页“做一做”)(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考前押题卷)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B.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C.超声波的速度为2x2t2-tD.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2-x1t2-t14.(源于人教版必修1第45页“做一做”)(2017江苏南通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估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计算反应时间。为简化计算,某同学将直尺刻度进行了改进,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的反面标记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图中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5.(源于人教版必修1第45页“问题与练习”)(2018海南单科,1,4分)一攀岩者以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 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g=9.8 m/s2)()A.10 mB.30 mC.50 mD.70 m答案精解精析回归小练1.Axt 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所以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遮光条的宽度减小一些,所以B、C、D项错误,A项正确。2.答案(1)2 s(2)17 m解析(1)根据v=v0+at得,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t=0-v0a=-15-7.5 s=2 s;(2)刹车的距离x1=0-v022a=-225-15 m=15 m,则司机发现小狗刹车时距离小狗x=x1+2 m=17 m。3.D由图像可知,超声波传播的最远距离第二次比第一次大,可知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远,选项A错误;由图像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t2-t1,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2-x1t2-t1,选项B错误,D正确;由图像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x2t2-t,选项C错误;故选D。4.B由题可知,手的位置在开始时应放在0刻度线处,所以0刻度线要在下边。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12gt2,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随时间的增大,刻度尺上的间距增大。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图B是正确的。5.C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他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h-13=12gt2,t+h340=3,解得t=2.87 s,h=43.4 m,所以选项C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