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3 降水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484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3 降水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3 降水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3 降水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 降水【知识精析】一、热力环流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三个关键点【易错警示】 (1)高压的气压值一定高于低压不正确。气压高低的比较是基于同一海拔基础上进行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右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一定大于丙、丁两地。甲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乙地而言,丙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丁地而言,图中四地的气压值大小是:甲乙丙丁。(2)气温高的地方都是低压,气温低的地方都是高压不正确。只有热力作用形成的气压符合上面的规律,但动力作用形成的不符合上面规律,如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2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二、降水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过饱和);冷凝(气温继续降低);有较多的凝结核。2常见类型降水类型空气上升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赤道附近地区,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时受地形阻挡上升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长山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空气相遇,暖湿空气被抬升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中纬度地区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强度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低纬度大陆东部3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4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量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大气环流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势高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洋流暖流增湿,降水较多;寒流减湿,降水较少植被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水文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人类活动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兴修水库,降水增多;围湖造田,降水减少【技巧点拨】(1)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多雨少雨气流上升气流下沉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迎岸风离岸风暖流沿岸寒流沿岸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2)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有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5.雾形成条件分析雾形成的条件常考分析语句充足的水汽临海;雨季;多河湖水域降温条件逆温;寒流降温;夜间降温幅度大(山上冷空气沿坡下沉,气温日较差大等)凝结核工业排放粉尘多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表相对封闭,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多雾6.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方法(1)宏观看趋势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一般来说,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如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图分析:a.根据降水量变化曲线可知,H为最大降水高度。b.某地降水量的大小判读方法:由B处作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竖轴)的直线与年降水量曲线的交点,再作垂直于竖轴(或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与竖轴的交点,读出竖轴的数值即为B点降水量。c.由山坡两侧的降水量分布特征可以判断出A坡为背风坡,B坡为迎风坡。(2)微观看特殊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如果某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高考例析】(2017课标卷II)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3题。1.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2.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3.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1D 注意理解刀耕火种,先放火烧荒直接目的是为了在没有植被的土地上播种,就容易理解尼罗河定期泛滥,肥沃淤泥覆盖,泛滥区缺失植被,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作物的道理。2.A 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河源地,而其上游源地在东非高原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这里的热带草原区,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这样也便于理解尼罗河泥沙含量较大的原因。3.B 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适应性考试)下图为贵州某山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图。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海拔约为( )A 500m B 1000mC 1500m D 2000m2图中揭示的降水规律是( )A 海拔越高,降水越多B 海拔越高,降水越少C 海拔对降水的影响不大D 在一定海拔范围内,海拔越高,降水越多,超过一定高度则海拔越高,降水越少1A 在图中找到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做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从交点做水平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海拔约为500m,D对。A、B、C错。2D 图中揭示的降水规律是在一定海拔范围内,海拔越高,降水越多,超过一定高度则海拔越高,降水越少,D对。A、B、C错。(2018黑龙江省模拟精编大考卷(七))下图为某山体的海拔剖面图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在北半球,则常年受信风带控制 B 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位于山体南坡C 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 D 从北侧登山比南侧容易4若该山体山麓地带的植被是地带性植被,则下列地区的自然带与该山体山麓自然带一致的是 ( )A 亚欧大陆内部 B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C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 D 巴西高原的东南部3B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山地南坡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变化最大处,年降水量曲线斜率最大,因此该山体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为山体迎风坡约1200米至山顶处,故B项正确。北半球信风带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而该山地迎风坡为南坡,故该山地不可能位于北半球信风带内,A项错误。在该山地南坡,年降水量最大值不是在山顶,山体迎风坡海拔约1200米处至山顶的范围内降水量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故C项错误。从剖面图上看,该山体南坡比北坡平缓,故从南侧登山比北侧容易,D项错误。4A 从年降水量上可以看出,该山体山麓地带植被为荒漠,与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一致;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植被均为热带雨林;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植被为热带草原。故A项正确。 (2018全国省级联考押题密卷(七)读我国某月降水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5图示月份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6此时A处降水少的原因(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 此时夏季风势力较弱,对A地影响小C 盆地内部西北低东南高,阻挡夏季风D 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流沿山坡下沉7图示时段( )A 西北地区多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弱,多霜冻B 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土壤墒情差C 处和处的霜冻分布都是因地势高形成的D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5B 读图可知,图中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霜冻范围小,结合我国雨带移动的知识可知为4月份左右,选择B。6B A位于四川盆地,此时降水少是由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比较弱,四川盆地周围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内部,难以形成降水,选择B。7B 读图可知,西北地区霜冻范围较小,A错误;此时,华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白昼时间变长,气温回升快,但是雨带没有到达,降水少,土壤墒情差,B对;处霜冻线分布是由于地形因素,处的霜冻分布是由于纬度因素的影响,C错误;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亚洲高压的影响,D错误。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 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示意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读图完成810题。8影响甲地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地形C植被 D洋流9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较多 B空气湿度较大C病虫害较少 D土壤水分较多10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A云南省 B海南省C甘肃省 D河北省8.B根据材料信息“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 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可知,影响两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应是局部地形。读图可知,甲地降水夜间多于白天,则甲地可能位于河谷盆地,受山谷风的影响,夜晚盛行上升气流,多夜雨,白天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故本题选B项。9.D读图可知,甲地夜晚降水多,乙地白天降水多,则甲地夜晚蒸发量更小,更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有利。故本题选D项。10.A 云南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甘肃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河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甲、乙两地年降水量约为1 000 mm,可以排除C、D选项;甲、乙两地相距较近,降水日变化差异主要受地形影响,因此两地最有可能位于地表崎岖不平的云南省。故本题选A项。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A400 B550 C600 D72012.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11.D 从图中可以看出,年降水量最大值为550750,最小值为0150,年降水量差值为400750。选D。12.C 根据纬度可知,该区域自南向北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增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变短,所以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选C。 (2017江西九江一中期中测试)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13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太行山C大兴安岭 D雪峰山4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C东西坡降水量800 m附近差异最大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13.D该山地无论东坡还是西坡年降水量都大于1 000 mm,结合四个备选项所给山地,可判断最可能是位于亚热带的雪峰山。14.C 雪峰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故同一高度东坡年降水量大于西坡。则图中虚线为东坡年降水量线、实线为西坡年降水量线。过纵坐标轴800 m处作一条水平线,交两条年降水量线上两点,再过两点作垂线交横轴两点,此两点的年降水量差值在各高度中最大,故C正确。读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1516题。15.对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距离副高中心远近 B山地走向与海拔高低C距离海岸的远近 D夏季风势力的强弱16.福建省的气候特征是()A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明显B气温年较差沿海大于内陆C气温日较差内陆河谷小于沿海D全年降水比较均匀15.B读图可知,福建省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在中部地区出现多雨区。由此可知,福建省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水汽受地形影响抬升形成的,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多,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所以山地走向与海拔高低是最大的影响因素。16.A 福建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明显;沿海地区受到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小于内陆;内陆河谷地带通风条件差,白天增温剧烈,夜晚冷空气易堆积,气温骤降,气温日较差大;沿海白昼增温不快,夜间降温也慢,气温变化和缓;福建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2017松原模拟)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读图回答1718题。17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18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17.D从图中可看出里斯本夏季气温低于30 ,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气温低,D项正确。两地夏季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18.B 从图中可以看出,里斯本年降水量大于雅典,两地都是地中海气候,但是里斯本距大西洋较近,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雅典距大西洋较远,受西风影响较弱,降水较少。B项正确。(2017年河南省六市联考)读19612004年我国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图(如下图),回答1920题。19下列地点中,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最小的是( )A银川B西吉C贺兰山D麻黄山20从图中可知,20世纪90年代前后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有( )发生次数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暴雨高发区位于南部六盘山东南麓宁夏中部地区暴雨次数最少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ABCD19.B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8-4=4;西吉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6-4=2;银川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6-2=4;麻黄山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10-7=3;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最小的是西吉,B正确。20.A从图中可知,1961年-19 90年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是从东南到西北大致从18降到2左右,1990年2004年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是从东南到西北大致从9降到1左右,所以20世纪90年代前后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暴雨次数空间分布是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再从图中可知暴雨高发区位于南部六盘山东南麓。A正确。二、综合题21.(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据图8、图9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1.【答案】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解析】从图中数据,就可以判断出巴西降水量1月和7月的差异。巴西大部分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22(2018广东省广州市第三次调研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尔泰山横亘于中、俄、蒙三国界山,位于亚洲腹地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荒漠地带 ,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约2 000 km。科学家利用HYSPLIT 气团轨迹模型(如上图1、2、3所示)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水汽来源对阿尔泰山降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尔泰山脉降水受西风急流和极地气团的共同影响,下图是其近100年来南、北坡降水规律统计示意图。(1)描述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波动的规律。(2)指出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水汽来源的差异。(3)分析正常年份,阿尔泰山南坡较北坡降水多的原因。(4)分析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波动规律的形成原因。22.【答案】(1)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波动有大约1820年波动周期时间规律;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之间的波动大小呈相反(或者反相、负相关)规律。(2)阿尔泰山南水汽主要是大西洋、里海;北坡主要是北冰洋、西伯利亚。(3)阿尔泰山降水最主要水汽来源于大西洋);南坡是西风的迎风坡、北坡是背风坡,所以南坡较北坡降水多。(4)阿尔泰山脉降水受西风急流和极地气团的共同影响;南坡是西风的迎风坡、北坡是背风坡,而从极地偏北气流而言,南坡是北风的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阿尔泰山受西风和北风强弱交替影响,所以其南北坡降水波动规律呈反向(相)规律。【解析】(1)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波动的规律从图中曲线的变化读取,注意两个高值之间的时间段变化规律,及南北坡降水波动的相关性即呈何种相关关系。(2)据图可知,阿尔泰山南水汽主要是大西洋、里海等地的西风急流;北坡主要是北冰洋、西伯利亚等地的极地气团带来的水汽。(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阿尔泰山降水最主要水汽来源于大西洋;风向主要是西南风,则南坡是西风的迎风坡、北坡是背风坡,所以南坡较北坡降水多。(4)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之间的波动大小呈相反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源于降水的来源不同。阿尔泰山脉降水受西风急流和极地气团的共同影响;南坡是西风的迎风坡、北坡是背风坡,而从极地偏北气流而言,南坡是北风的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阿尔泰山受西风和北风强弱交替影响,所以其南北坡降水波动规律呈反向(相)规律。【点睛】根据图示得出,阿尔泰山脉降水受西风急流和极地气团的共同影响,再根据水汽比例值可知,西风降水所占比例高于极地气团带来的水汽。西风风向主要是西南风,南坡是西风的迎风坡、北坡是西风背风坡;从极地偏北气流而言,南坡是北风的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故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波动规律呈反向(相)规律。23(2018全国100所名校模拟示范卷(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厄尔布尔士山脉是伊朗高原北部的重要山脉,北临里海,南部为伊朗高原。M和N两地降水量差异十分显著,M地降水量在1000mm以上,而N地降水量在200-500mm。图示厄尔布尔士山脉东侧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下图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局部区域示意图。(1)分析M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征并说明原因。(2)指出图示厄尔布尔士山脉东侧的常见地貌,并分析其东侧以风力侵蚀为主的原因。(3)据图文材料推测R1和R2水文站的水文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23.【答案】(1)特征:M地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冬季。原因:冬季,M地受南移的西风带控制,西风经过里海,增温增湿,水汽含量增大,受M地东部山脉的阻挡,形成地形雨。(2)地貌:山前冲积扇:沙丘;沙漠等。原因:伊朗高原受板块挤压而成南部、北部均为高大的山脉,水汽难以进入,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3)差异:R1径流量小于R2:R1含沙量小于R2。原因:R2流城面积广,降水量更加丰富,同时山地冰雪融水量大:由于R2山区地势陡峭,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加之沿线人类活动强度大,水土流失较R1严重,含沙量更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地质作用与地貌,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问题、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1)图中M地降水量季节分布特征要从所处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读图,结合经纬度判断,图中M位于盛行西风带内,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冬季受气压带、风带南移的影响,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且位于厄尔布鲁士山的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主要集中冬季。(2)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问题。读图分析可知,厄尔布尔士山脉东侧,由于河流流经山地,在出山口的位置会形成冲积扇;根据纬度,该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所以容易发生干旱。冬季,该地盛行西风,山脉的东侧位于背风坡,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因此温差较大,风力较大,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因此,该地还会多沙丘和沙漠。(3)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R2流城面积广,降水量更加丰富,位于河流的上游,山地冰雪融水量大,因此R2径流量大于R1;R2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陡峭,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加之沿线人类活动强度大,水土流失较R1严重,含沙量更高。【点睛】分析某地降水多少原因,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首先从大气环流分析,大气环流决定了地球表面降水分布的格局。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受西风带影响,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降水较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受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影响,气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降水少。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其次分析下垫面,主要包括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从海陆位置分析,距海近,降水较多;距海远,降水少。从地形分析,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从洋流分析,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24(2018广东省茂名市5月五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安徽省淮河、长江流域水污染问题严重。2016年对淮河、长江安徽段调查发现,农业水污染超过工业、城市水污染,成为危害河流、湖泊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安徽省地形自北向南跨5个纬度,分为淮北平原(砀山、蚌埠)、江淮丘陵(合肥、滁县)、沿江平原(安庆、芜湖)、大别山区(岳西)与皖南山区(屯溪)。下图为安徽省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下表为安徽部分地形区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mm)。安徽部分地形区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表(单位:mm) (1)描述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说明该省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3)分析降水特征对该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析该省农业水污染严重的原因。24.【答案】(1)年降水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南部多、北部少);山地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地区 (2)特征:纬度越高,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越高(南部低北部高),原因:取决于夏季风影响时间长短和影响频次;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主要来自于东南季风带来的降水;纬度越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越短,受夏季风影响频率越低,降水越集中于夏季,其他季节降水少,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越大(任答2点) (3)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农业生产易受早涝灾害的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早季时间长,土壤易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 (4)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对河流、湖泊、地下水造成污染;农业水产养殖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畜牧禽类饲养产生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导致水污染;农业生产分散,污染源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防治难度大(任答3点)【解析】(1) 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结合图示直接读取,注意南北变化及地形不同导致的降水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省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纬度越高,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越高。该规律取决于夏季风影响时间长短和影响频次。该地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太平洋上,纬度越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越短,受夏季风影响频率越低,降水越集中于夏季,其他季节降水少,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越大。 (3)降水特征包含降水季节长短及降水变率。该地受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农业生产易受早涝灾害的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排灌不当容易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 (4) 农业水污染严重一般包括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这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造成水污染;水产养殖导致水域富营养化;养殖业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导致水污染;由于农业生产分散,污染源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防治难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