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156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目题(一)文化是什么1.文化“万花筒” (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时间上看,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从空间上看,文化现象无处不在。(2)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2.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3.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纯自然现象有时也是文化现象。(F)点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纯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F)点拨: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活动也离不开精神活动。(F)点拨: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但纯自然的物质活动不依赖于精神活动。全面理解文化的特点(1)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就是说,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3)从文化与社会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也就是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特别提醒1.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2.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如文字作品、音乐、舞蹈、美术作品等。3.文化有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4.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它包括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典例应用(2016浙江4月学考)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数遐思:声势浩大的宗庙祭祀,尘土飞扬的战乱杀伐,觥筹交错的节庆盛宴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文明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A.B.C.D.解析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符合题意;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数遐思,体现了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符合题意;文明可以通过文字、史书典籍等传承,错误;题目没有涉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答案 A融会贯通 图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目题(二)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表现形式(1)文化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2)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2.文化的力量(1)本质: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阻碍作用。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物质力量。( F )点拨: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文化能够转化成为物质力量。( T )3.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F )点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两个思考角度量的角度文化的力量有大小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质的角度文化的力量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提醒1.要明确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2.要明确文化的作用会因不同性质的文化表现为积极、消极两种,文化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3.要明确文化的作用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典例应用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这是因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决定了民族能否自强屹立于世界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A.B.C. D.解析忽视了文化的不同性质,说法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有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说法错误;体现了文化的作用,符合题意。答案D融会贯通图示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作用知识点一文化是什么1.“单身贵族”“Duang”“we are伐木累”“此女要火”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社会的繁荣。这表明()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新词、热词提升了我国的文化实力C.新词、热词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解析:选D这些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社会的繁荣,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故D符合题意;A、C与材料主旨不符;B夸大了这些词语的意义。2.豫剧源于河南民间,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材料说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特定的环境决定产生特定的文化C.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解析:选A豫剧起源于河南民间,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环境影响而不决定文化,B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们创造和发展文化,而不是获得和享用文化,D与题意不符。3.黄山为“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下列景观能称得上文化景观的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岩寺文峰塔、护国慈光寺松谷摩崖石刻、松谷禅林A.B.C. D.解析:选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属于自然景观;都打上了人的文化印记,属于文化景观。4.月亮在天文学家眼中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会借景抒情,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见月吟诗是一种文化活动游子眼中的月亮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素养的高低通过文化活动呈现出来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 B.C. D.解析:选C月亮是一个天体,不属于文化现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个人文化素养问题,排除。见月吟诗属于文化活动,故正确;通过月亮表达心情,可见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故正确。知识点二文化的力量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不构成因果关系,应排除。6.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许多人由读书转向读屏,阅读内容也日渐多元,但随之出现的是一些人的阅读由深变浅、由精变粗。对“精阅读”和“粗阅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精阅读”是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途径B.“粗阅读”是数字化时代下的一种必然的文化选择C.“精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D.“粗阅读”在文化上对人不会产生难以改变的影响解析:选CA说法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D说法过于绝对;C符合题意,“精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7.马丁路德所言:一个城市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材料说明了()A.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B.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个人的文明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得来的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解析:选B公民的文明素养关乎城市的发展前景,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选B。A、C、D三项材料未体现。8.“吓死宝宝了”“怪我喽”等新词成为近年来的网络热词,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并且一经创造就被乐此不疲地传播和调侃使用。这表明()A.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B.文化能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解析:选D网络热词的使用与个人的文化素养高低无关,网络热词的使用不代表后天因素培养了人的文化素养,A不选;材料中只是表明网络热词被创造和使用,没有表明转化为物质的力量,B不选;发展文化代表的是文化的进步,网络热词的出现无所谓文化的进步,C不选;网络热词被创造和使用,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故本题答案选D。9.(2018浙江4月学考)小煤矿关闭后,马家村部分村民逐渐返贫,赌博、酗酒等不良现象死灰复燃。为改变面貌,村两委带领村民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重振乡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年度“最美村民”“最美家庭”评选等,形成文明乡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聘请专家设计整体开发方案,配套利用旧矿、老宅、果蔬田园等资源,开发展示当地民俗民风的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一条街等,形成观赏游乐、体验休闲旅游综合体。如今,马家村成了闻名遐迩的“生态民俗文化村”。游客多了,乡风美了,村民腰包鼓了,心里乐了。根据“文化的力量”的相关知识,说明马家村重振乡村过程中文化所起的作用。解析:本题相对简单,只要考生能准确再现“文化的力量”这一知识,并明确设问中“文化所起的作用”指向的就是“文化的力量”,然后再理据结合展开作答即可。答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马家村振兴过程中,起到了把握方向、智力支持、振奋民心的统领作用;在形成文明乡风、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马家村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10.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 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文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A. B.C. D.解析:选C题意表明文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符合题意;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11.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把97年前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指给大家看。这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对推动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B.文化促进个人的发展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各国文化各具特色解析:选C优秀文化才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起促进作用,A、B两项观点错误;共产党宣言的作用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C项正确;D项与题意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