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上传人:QQ-1****6396 文档编号:6355231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二级学院 直属学部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2014 年 11 月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摘 要 冲压成型是金属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材质较软的金属成型 可以 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精密制件 本课题就是将石化 化工 电力等行业的法兰密封结 构中的垫圈作为设计模型 将冷冲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 阐述冷冲模具的设计过 程 本设计对指定工件进行的模具设计 利用 Auto CAD 软件对制件进行设计绘图 明确了设计思路 确定了冲压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校 核 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用可靠 保证了与其他部件的配合 并绘制 了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本课题通过对工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 效果 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 关键词 垫圈 模具设计 冲压 CAD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目 录 1 设计多垫圈复合模的出发点 1 2 多垫圈复合模冲压的工艺分析 2 3 冲 压工艺方案的制定 3 3 1 方案的制定 3 3 2 主要难题及解决方法 3 4 冲压工艺的计算 4 4 1 排样计算 4 4 2 计算各工序压力 选择压力机 5 4 3 复合模的凸 凹模刃口计算 6 4 4 弹簧的选用和计算 8 5 选择压力机型号 9 6 主要零部件结构与尺寸的选择和确定 10 7 绘制模具总装图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 1 设计多垫圈复合模的出发点 因冷冲压能得到形状较复杂的制件 且加工精度高 尺寸稳定 互换性好 在大 量生产条件下 制件成本低 生产效率高 易于自动化 所以随着我国工业的现代化 冷冲压工艺正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并在使用中得到不断发展 在冲压生产中 冲裁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裁模 它是冲压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 设备 良好的模具结构是实现工艺方案的可靠保证 常用的冲裁模典型结构主要有单工序冲裁模 复合模 连续模 由这次毕业设计 的题目 多垫圈复合模 可知需要设计一付加工垫圈的模具 垫圈常用于各种仪器仪 表 更可起到防震 绝缘的作用 且年产量高 考虑到单工序冲裁生产效率低 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 故考虑采用复合 冲裁与连续冲裁 复合冲裁是冲床在一次行程中 板料在冲模内经过一次定位 能够同时完成两种 或两种以上不同工序的冲压过程 对于该零件采用复合模能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 尺寸精度 且生产效率也高 连续冲裁是在一套冲模里 把同一个冲压件的几个工序排列成一定顺序 加工时 冲床每次行程 条料在冲模里依次移动一个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 简称工位 上 分 别进行工件所要求的不同工步 即连续冲压工序中每一单独的工序 除最初几次冲 程外 以后每次冲程都可以完成一个冲压件 对于该零件采用连续冲裁虽能满足其生 产效率 但零件的材料为橡胶 质软 采用连续冲裁难以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 寸精度 而且其模具制造 安装较复合模要复杂 通过对单工序模 复合模 连续模的比较分析 决定采用复合模形式比较合适 而这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出一付能一次冲出多个垫圈的复合模 其主要是因 为某厂生产的垫圈用处广泛 规格繁多 每年的垫圈单件产量多在百万以上 由于厂 家竞争激烈 产品面临着残酷的考验 为此 必须在内部通过优化加工工艺 提高材 料利用率 生产效率等来降低成本 首先 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 将各种垫圈的规格大小进行了分类比较 然后设想 能否在单冲垫圈的基础上 一模同时冲压出多个各种规格的产品 以达到既能提高工 作效率 又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 初步掌握了模具的设计方法 由于时间仓促 水平 有限 整个设计必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这有待于今后在工作 学习中的不断更正和改 进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2 2 多垫圈复合模冲压的工艺分析 1 材料 该零件的材料为人造橡胶 厚度为 2mm 年产量百万以上 常用于各种仪表 仪器 等 2 尺寸精度 因为材料性质 所取的凸凹模的间隙应偏小 故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较高 所以 可以初定最大外圆尺寸 50 0 0 1mm 及最小内孔尺寸 12 0 0 070均为 IT10 级 3 冲压工艺性分析 在排列出的各种规格垫圈中 在最不影响产品质量情况下及在符合产品所允许的 公差范围里 选出厚度一样 均为 2mm 材料相同的垫圈 将其内外结构 尺寸进行 整理如图所示 图 2 1 原垫圈的尺寸 调整后的垫圈尺寸 从图中可以看出 尺寸经过调整后 垫圈的内外圈关系正好是相互套裁的 垫圈 甲 外径为 50 的孔径为垫圈乙 外径 36 的外径 垫圈乙的孔径为垫圈丙 外 径 26 的外径 垫圈丙的孔径为垫圈丁 外径 16 的外径 这正符合一模同时冲 压下四个垫圈的条件 从其普遍的垫圈性质和客户的要求来说 略作尺寸改动并不影 响产品的使用 也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所以如果将原来的一次冲一模改进为一次冲出 四模 不仅可使材料的利用率成倍的提高 生产效率更能大幅度地提高四倍 并节省 了人工 电耗等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3 3 冲 压工艺方案的制定 3 1 方案的制定 冲压垫圈工序较简单 基本工序是冲孔 落料 该厂原来都是以单垫圈形式开制的复合模 现在多以用多垫圈复合模 为了更清 晰了解这两种复合模冲压成型产品的优劣性 下面列表将它们进行比较 从上述列表中可以看出 多垫圈复合模在关键两项 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的 对比上遥遥领先于单垫圈复合模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该模具满足了单件产品需求量 巨大的情况 同时使本厂的竞争力大大提高 所以 采用多垫圈复合模冲制零件 3 2 主要难题及解决方法 1 主要难题 由于该零件的结构简单 整个冲制过程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是 该复合模由多付凸凹模组合而成 所以如何将凸凹模中的产品一次卸出来成为一个主 要难题 2 解决方法 如下图所示是凸凹模与卸料板的关系 1 2 图 3 1 凸凹模与卸料板的关系 由图 1 2 中可看出 凸凹模是尾部相互固定组合而成 而卸料板也必须与其 同步而行 一起动作 才能成功卸料 所以 需要在组合凸凹模上以穿孔机穿孔 然后经由线切割割出腰圆长槽 用销 子 8 将卸料圈串合起来 就能成功使卸料板 凸凹模成为一体在腰圆槽里上下同时动 作 以达到一次将冲压的四片垫圈卸出来的目的 比较项目 单垫圈复合模 多垫圈复合模 材料的利用率 K 31 K 61 每一次冲得产品 1 件 4 件 产品质量 佳 佳 调整单件批量 容易 不易 模具开制成本估 价 2000 元 付 4 8000 元 8000 元 付 模具寿命 长 长 模具维护 简单 较难 冲压操作 简单 简单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4 4 冲压工艺的计算 模具设计 牵涉面广 要了解模具的加工工艺 不然设计出的模具无法加工就失 败了 首先要确定凸凹模的间隙 冲裁模凸模的横断面一般都小于凹模孔 凸凹模之 间应有适当的空隙 但间隙的大小牵涉范围很多 间隙过小时 会使冲裁后的落料件 尺寸增大 冲孔件尺寸缩小 间隙过大时 会使冲裁结束后的落料件尺寸缩小 冲孔 件尺寸增大 间隙大小还对模具寿命有影响 当间隙增大时 模具寿命有明显增长 同时 间隙的大小还和工件平直 冲裁面毛刺大小等密切相关 故应考虑垫片的产品性质 主要要求为 产品要平直 无毛刺 产品材料为人造 橡胶 适宜选偏小间隙 查表后可确定其双边间隙为 0 08mm 其次 要计算凸 凹模的尺寸大小 冲裁件的排样方式和了解被加工零件的冲裁 力 卸料力 推料力等 还要根据计算出来的冲压力选择压力机 了解该压力机的开 闭合高度 安装板的大小等 才能考虑模具的总厚度是多少并确定模架 根据冲压零 件的材料 批量来定模具凸凹模的材料 淬火硬度等 4 1 排样计算 为了合理利用材料 并尽可能的节省材料 应对冲裁件进行合理地排样 1 板料规格的确定 零件材料为人造橡胶 厚度为 2mm 选用 2mm 500mm 500mm 2 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 采用单排法 1 查表得搭边值 a 2mm a 1 1 5mm 则 B D 2a 50 2 2 54mm 2 确定步距 s s D a 1 50 1 5 51 5mm 3 裁板条数 n1 Bb B 500 54 9 条 余 14mm 每条冲零件个数 n2 L b a 1 s 500 1 5 51 5 9 个 余 35mm 每板冲零件总个数 n 总 n1 n2 9 9 81 个 板料的利用率为 总 n 总 R 2 r 2 LbBb 100 81 3 14 252 6 2 500 500 100 60 方案二 采用多排 1 如图所示 根据相关几何知识可知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5 B D 2a 50 1 5 sin60 50 2 2 44 6 50 4 98 6mm 2 步距 s D a 1 50 1 5 51 5mm 3 裁板条数 n1 Bb B 500 98 6 5 条 余 7mm 每条冲零件个数 n2 L b a 1 s 500 1 5 51 5 9 个 余 35mm 每板冲零件总个数 n 总 2n1 n2 90 个 板料利用率为 总 n 总 R 2 r 2 LbBb 100 90 3 14 252 6 2 500 500 100 66 6 由上述可知 采用单排的板料利用率为 60 采用多排的板料利用率可提高到 66 很明显 多排方式是能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要求 所以采用多排方式 4 2 计算各工序压力 选择压力机 该产品只需冲孔 落料复合冲压一道工序 并根据复合模的结构能一次冲出四个 垫圈 已知产品材料为人造橡胶 厚度为 2mm 查表得 50N mm 2 四垫圈冲裁力 P 冲 KLt 1 3 50 36 26 16 12 3 14 2 50 57148N 人造橡胶的 K 卸 系数根据材料性质并查表得 K 卸 0 01 四垫圈卸料力 P 卸 K 卸 P 冲 0 01 57148 571 48N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6 同理得 K 顶 0 015 四垫圈顶料力 P 顶 K 顶 P 冲 0 015 57148 857 22N 多垫圈复合模结构主要是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工艺力 故 P 总 P 冲 P 卸 P 顶 57148 571 48 857 22 58576 7N 58 5767 103N 59KN 按现有规格选用 100KN 压力机比较适宜 但是考虑到模具结构 为了能满足模具 最大封闭闭合高度 选用 160KN 压力机才更适宜 4 3 复合模的凸 凹模刃口计算 1 复合模的凸 凹模刃口计算 1 冲孔部分 凸凹模中的凹模部分和冲孔凸模部分 可采用分开加工 如图所示 该零件的材料为人造橡胶 厚度 t 2mm 属于一般的冲孔 落料件 12 0 0 070mm 由冲孔获得 查双边间隙表得 Z min 0 0615mm Zmax 0 09mm 则 Zmax Z min 0 09 0 0615 0 0285mm 零件精度 IT10 以上 1 按照模具制造精度高于冲裁件精度 3 4 级的原则 设凸 凹模按 IT5 级制造 冲孔 12 0 0 070mm 查表得 凸 凹 0 008mm d 凸 d 0 凸 12mm 1 0 070 0 0 008 12 070 0 008 mm d 凹 d Z min 0 凹 12mm 1 0 070 0 0615 0 0 008 12 13150 0 008mm 校核 凸 凹 Z max Z min 凸 凹 0 008 0 008 0 016mm 0 0285mm 故凸 凹模刃口尺寸可确定 根据模具结构要求 可确定凸模以台肩固定的方式固定 因是采用弹性卸料板的小凸模 可确定凸模长度为 L h1 h 2 h 式中 L 凸模长度 h1 凸模固定板厚度 20mm h2 卸料板厚度 15mm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7 材料厚度 2mm h 附加长度 它包括凸模的修模量 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 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 之间的安全距离 一般取 h 15 20mm 故总长度 L 20 15 2 15 52mm 即确定的凸模长度为 52mm 详细凸模尺寸见零件图第 9 页 2 落料部分 圆形落料凹模和凸凹模中的凸模部分 亦采用分开加工 50 0 0 1 mm 由落料获得 查表得 凹 0 011mm 凸 0 011mm D 凹 D 0 凹 50 1 0 1 0 0 011 49 90 0 011mm D 凸 D Z min 0 凸 50 1 0 1 0 0615 0 0 011 49 83850 0 011 mm 校核 凸 凹 0 011 0 011 0 022mm 0 0285mm 所以凸 凹模尺寸可确定 该复合模的凹模刃口为直筒形 用螺钉固定在上模座上 因此它属于倒装复合模 根据模具结构要求 确定凹模壁厚为 35mm 其实际尺寸可参看零件图第 4 页 另外 因为该模具的四付凸凹模之间尺寸有互借关系 所以按其名义尺寸进行制 造 2 凸 凹模的设计 该模具为同时冲出四个垫圈的复合模 这四个垫圈的尺寸是相互套裁的 用复合 模冲出四个垫圈 这四个垫圈尺寸按由大到小分别以甲 乙 丙 丁命名 理应在 同一位置上要布置八套凸 凹模 由于其中有三个是套裁的 需要五付凸 凹模 这 副模具进一步展示了复合模在同一位置布置多套凸 凹模的结构特点 这副模具的凸 凹模的布置方法是 上模部分装有凸凹模 2 它的外切刃口是垫圈 甲的冲孔凸模同时又是垫圈乙的落料凸模 它的内刃口是垫圈乙的冲孔凹模同时又是 垫圈丙的落料凹模 和垫圈甲的落料凹模 3 凸凹模 18 它的外切刃口是垫圈丙的冲 孔凸模同时又是垫圈丁的落料凸模 它的内刃口是垫圈丁的冲孔凹模 下模部分装 有凸凹模 7 它的外切刃口是垫圈甲的落料凸模 它的内刃口是垫圈甲的冲孔凹模同 时又是垫圈乙的落料凹模 和垫圈丁的冲孔凸模 11 以及凸凹模 14 它的外切口是垫圈 乙的冲孔凸模同时又是垫圈丙的落料凸模 它的内刃口是垫圈丙的冲孔凹模同时又是 垫圈丁的落料凹模 冲裁后 由上模推下的是垫圈甲 丙 还有垫圈丁的冲孔废料 由下模顶出 在下模座下装有弹顶装置 的是垫圈乙和垫圈丁 关于其卸料方式已在 上文中提及 就不再详细介绍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8 4 4 弹簧的选用和计算 1 卸料力前面已算出 总卸料力 F 卸 571 48N 根据模具结构估计拟选用 4 个弹 簧 计算每个弹簧担负卸料力约为 F 预 F 卸 n 571 48 4 142 87N 即每个弹簧所承受的负荷力为 142 87N 2 由装配结构尺寸 求得弹簧自由高度 H0 凸模固定板厚度 弹簧压缩量 凸模自由高度 H0 20 1 25 15 36 25mm 根据 F 预 的大小 从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表中可初选弹簧规格为外径 D 16mm 钢丝 直径 d 2 5mm 自由高度 H0 50mm 弹簧最大工作载荷下的总变形量 H 许 17 5mm 有效 圈数 n 9 5 最大工作载荷 F 许 292N 3 求出弹簧的预压缩量 H 预 F 预 H 许 F 许 142 87 17 5 292 8 56mm 则总压缩量为 H 总 H 预 H 工作 H 修磨 8 56 2 1 5 16 56mm 总压力 F 总 F 预 H 总 H 预 142 87 16 56 8 56 276 4N 4 检查所选弹簧的性能要求 即 总压缩量 H 总 16 56mm 最大许可压缩量 H 许 17 5mm 总压力 F 总 276 4N 最大工作负荷 F 许 292N 说明所选弹簧合适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9 最后选弹簧规格为 16mm 2 5mm 50mm 5 选择压力机型号 因为模具闭合高度 H 闭 上模座厚 下模座厚 落料凹模厚 冲孔凸模长度 上垫板 下垫板 落料 凹模与凸模的刃面高度差 板料厚度 40 45 52 52 10 10 1 2 210mm 根据设备载荷情况和模具的闭合高度 可选用 J23 16 型压力机 该压力机的最大 装模高度为 220mm 最小装模高度为 160mm 模具闭合高度满足 Hmin 10 H 闭 H max 5 故认为合适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10 6 主要零部件结构与尺寸的选择和确定 虽然为了能简化模具设计制造工作 缩短周期 提高质量 节约材料 降低成本 应尽量采用标准件 但考虑到模具结构的特殊性和合理性 还是不得不对零件某些方 面进行必要的修改以满足技术要求 1 挡料销 限定条料或卷料送进距离的定位销件 考虑到该模具为带有弹性卸料 板的倒装复合模 采用弹压式活动挡料销 此种挡料销装在弹压卸料板上 冲压时被 压入卸料板孔内 上模回程时由弹簧 簧片将其顶起 以待下一次冲程时定位用 卸 料板的挡料销孔和挡料销采用 H8 d9 基孔制间隙配合 2 卸料装置 卸料装置的型式较多 它包括固定卸料板 活动卸料板 弹压卸料 板和废料切刀等几种 本模具采用弹压卸料板作为卸料装置 卸料板一般采用 Q235 或 Q255 钢制造 在这里的卸料板宜用 45 钢制造 热处理硬度为 28 30HRC 表面粗糙度 应达到 Ra1 6 0 8 m 详细尺寸见零件图第 11 页 3 模柄选择 中 小型冲模通过模柄将上模固定在压力机的滑块上 由压力机型号可知模柄孔直径为 40mm 深度为 60mm 选旋入式模柄 通过螺纹与 上模座连接 为防止松动 常用防转螺钉紧固 选模柄规格为 A40 90 GB2862 2 81 Q235 其旋入部分为 30mm 因为在复合模的上模座中要加工打板孔 15mm 所以旋 入部分为 40mm 模架厚度 15mm 打板孔深 25mm 即模柄的旋入部分要在原有基 础上再车去 5mm 此时模柄总长度 H 85mm 实际模柄规格为 A40mm 85mm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1 4 打料推杆尺寸 推杆直径根据打料力选 12mm 根据模具结构 推杆的长度为 L 杆 模柄总长 85mm 所以 L 杆 120mm 5 凸凹模固定板 根据模具的结构 取固定板厚度为 20mm 凸凹模固定板上的凸 凹模安装孔与凸凹模采用 M7 h6 基轴制过渡配合 凸凹模压装后端面要与固定板一起 磨平 固定板的上 下表面粗糙度为 Ra1 6 0 8 m 另一非基准面可适当降低要求 固定板材料用 45 钢制造 无需热处理淬硬 6 垫板 垫板的作用是直接承受和扩散凸模传递的压力 以降低模座所受的单位 压力 防止模座被局部压陷 该模具因为上下模座均分布着凸凹模 为降低模座所受 的单位压力 均需加上垫板 垫板外形尺寸详见零件图第 2 8 页 其厚度取 10mm 垫 板材料为 45 钢 淬火硬度为 43 48HRC 垫板上 下表面应磨平 表面粗糙度为 Ra1 6 0 8 m 以保证平行度要求 7 模架的选取 常用的标准模架是由上托 底座 导柱 导套等零件组成 按导 柱的数量 在模架上固定位置的不同 可分为十二种 一般采用两个导柱的模架 后 侧导柱模架可用于冲裁宽度大的条料 送料及操作比较方便 但由于导柱装在一侧 冲压时容易产生偏心力矩 使模具偏斜 影响模具寿命与工件质量 因而适用于中等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12 复杂程度及公差等级要求一般的中 小型工件 中间导柱模架在冲压时不会因偏心距 而引起模具的偏斜 有利于延长寿命 至于其缺点为条料宽度受导柱间的距离的限制 在对本工件加工中并不重要 所以本模具采用中间导柱形式 由凹模周界尺寸 D 50mm 2 35mm 120mm 选 I 级精度的中间导柱圆形模架 模架规格 160mm 180 220 mm I GB T2851 6 1990 冲模滑动导向模架 中间导柱圆形模架 8 螺钉 选 M10mm 螺钉 其长度根据模具结构定 9 圆柱销 选 8mm 来固定凹模 选 6mm 来连接卸料板 长度由模具结构定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3 7 绘制模具总装图 原理说明 本模具为多垫圈复合模 该模具一次冲出四只橡胶垫圈 具有生产效率高和少废料的特点 模具由凸模 11 凹模 3 和凸凹模 2 7 14 18 等组成 顶板 5 12 圆销 6 和弹压卸料板 13 一起组成下顶件器 借弹簧 24 之力将工件顶 出 顶板 15 16 17 与圆销 4 连在一起组成上顶件器 借打棒 20 之力将工件和废料 打下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14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5 结 论 历时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 其目的在于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 际知识 进行一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 从而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 巩固和扩 充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掌握一般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等基本技能 进一步熟练计算 绘图 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 熟悉标准规范 冲压模具是冷冲压工艺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 冲压模具设计的好坏 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成本 生产效率与操作者的安全 复合模是冲压模具的一种 它对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和实际冲压 自动化等方面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这付多垫圈复合模的结构比较复杂 模具制造精度高 这对模具设计者来说 需 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尤其是模具各部分结构的设计 在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帮助和支持 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 此模具设计难免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四垫圈复合模设计 16 致 谢 首先感谢学校及学院各位领导的悉心关怀和耐心指导 特别要感谢指导老师给我 的指导 在设计和说明书的写作以及实物制作过程中 我始终得到他的悉心教导和认 真指点 使得我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 对模具设计与 制造的整个工艺流程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 在他身上 时刻体现着作为科研工作者 所特有的严谨求实的教学风范 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和求同思变 不断创新的治学理 念 他不知疲倦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治学要求 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 使我受益 匪浅 另外 还要感谢和我同组的其他同学 他们在寻找资料 解答疑惑 实验操作 论文修改等方面 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借鉴 最后 感谢所有给予我关心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使我能如期完成这次毕业设计 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 感谢学校对我这两年的培养和教导 感谢学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三年如一日的谆 谆教导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7 参考文献 1 中国纺织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等编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上海 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 1997 2 储凯 许斌 李先民 李维民 机械工程材料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 3 俞汉清 陈金德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8 4 姜奎华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5 5 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 冲模设计应用实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6 6 王卫卫 材料成形设备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8 7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数据库 江 西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8 吴宗泽 罗圣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004 重印 9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标准委员会编 中国模具标准件手册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 出版社 1989 10 国家标准总局 冷冲压国家标准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9 11 黄毅宏 模具制造工艺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2 李天佑 冲模图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7 13 丁聚松 冷冲模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4 冯柄亮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上海科技业出版社 2002 15 翁其金 冷冲压与塑性成型 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16 赵孟栋主编 冷冲模设计 第 2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17 王孝培主编 冲压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18 肖景容 姜奎华主编 冲压工艺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19 Yoshida K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of Sheet Metal Press Forming Process Sci Pap IPCR Vol42 No 1514 1959 142 159 20 Keeler S P Determination of Forming Limit in Automotive Stamping Sheet Metal Industries 1965 Vol 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