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5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152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5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5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5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假训练05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1【2018北京卷】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解析】一般Na+内流时属于协助扩散,Na+外流时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答案】B2【2018全国卷】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解析】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答案】C3【2018全国卷I】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解析】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直接吸收利用,A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答案】A1【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中部装有半透膜(允许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的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A若a侧为细胞色素(一种红色蛋白质),b侧为清水,开始时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B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C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较长时间后,b侧液面高D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较长时间后,b侧液面高2【2018-2019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ABCD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为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图中的呈现紫色B图中的具有全透性,构成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C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可以使细胞恢复实验前的形态D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可能会失去活性4【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是由甲到乙的唯一原因B甲、乙、丙不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丙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有水分子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5【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丽藻吸收K+D小肠细胞吸收氨基酸6【2018-2019学年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7【2017-2018学年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8【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9【2017-2018学年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月考】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甲离子的载体数量比运输乙离子的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PQ段表明两种离子不再进入细胞10【2017-2018学年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以下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由高浓度蔗糖溶液运向低浓度蔗糖溶液B葡萄糖只能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C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病菌时消耗能量D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某物质的速率一定与该物质的浓度无关11【2018-2019学年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高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高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高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12【2018-2019学年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绘制的失水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B由图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C4min时乙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8min时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1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的分离在图a中,后者的结构包括_和_以及二者之间的_此状态与正常植物细胞相比,的吸水能力_(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4)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下列图中能正确的表示三者关系的是(_)14【2018-2019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该过程中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吗?_。(2)图2中,跨膜运输方式甲是_,乙是_。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是_。(3)甘油、胆固醇等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_有关。(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5)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点是_。寒假训练05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1.【解析】因为色素不能透过半透膜,水分子可以,a侧渗透压大于b侧,因此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上升,A正确;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a侧的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小于b侧的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因此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B正确;两侧分别是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且质量浓度都是10%,根据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密度质量分数)/摩尔质量,因为蔗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因此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大于b,a渗透压大于b,因此刚开始时则a液面升高又因为葡萄糖可以穿过半透膜而蔗糖不能,因此b渗透压逐渐升高,a渗透压下降,当b渗透压大于a侧时,b侧液面升高,最终会高于a侧,C正确;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开始时a渗透压小于b的渗透压,导致b侧液面升高。又因为葡萄糖可以穿过半透膜,因此a侧渗透压逐渐升高,b侧渗透压下降,最终两侧渗透压相等,故两侧液面最终会相同,D错误。【答案】D2.【解析】分析图解可知,在中口腔上皮细胞形态不变,说明浓度与细胞内液浓度相当;在中口腔上皮细胞皱缩,说明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细胞失水;在中口腔上皮细胞破裂,说明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液浓度,细胞吸水破裂。因此,三种盐溶液的浓度是,D正确。【答案】D3.【解析】图中的是细胞质;是液泡,其中的液体是细胞液,呈现紫色,A错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B正确;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恢复实验前的形态,C正确;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持续失水,细胞可能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从而失去活性,D正确。【答案】A4.【解析】据图分析,由甲到乙的变化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发生了逐步分离现象,说明发生了水分子从原生质层进入了外界溶液,其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A错误;在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甲、乙(逐步发生质壁分离)、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错误;丙细胞几乎没有失水,甲细胞失水较少,乙细胞失水较多,因此与丙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C错误;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此时水分子从胞外扩散到胞内的多于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的,D正确。【答案】D5.【解析】氧气属于气体分子,其进入肺泡细胞属于自由扩散,A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丽藻吸收K+,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小肠细胞吸收氨基酸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D错误。【答案】A6.【解析】果脯在腌制中,细胞死亡,细胞膜等膜结构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脯慢慢变甜,A错误;水分子、气体和甘油、乙醇等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由于是从高浓度向低尝试运输,所以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其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答案】A7.【解析】分析图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A错误;乙醇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动力是浓度差,则细胞产生的能量不会提高该物质的转运速率,C错误;图中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D正确。【答案】D8.【解析】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该物质运输速度增加,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时,物质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限制,故该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B正确;水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膜,C错误;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主动运输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也能从能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D错误。【答案】B9.【解析】据图分析,随时间的变化,细胞内的甲和乙离子浓度都超过细胞外,甲和乙离子的运输方向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因此细胞吸收甲和乙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具有选择性,细胞内甲离子浓度大于乙离子浓度,所以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在最初的时间内,两种离子也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C错误;主动运输是细胞为保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曲线MN段和PQ段表明细胞对甲、乙两种离子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平衡,吸收速率稳定,此时两种离子继续进入细胞,D错误。【答案】B10.【解析】水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由低浓度蔗糖溶液运向高浓度蔗糖溶液,A错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B错误;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病菌时消耗能量,C正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某物质的速率一般与该物质的浓度无关,D错误。【答案】C11.【解析】在清水中液泡膜和细胞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花青素不能通过生物膜进入水中;紫色萝卜加温处理,随水温的升高,使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降低甚至失去选择透过性,紫色萝卜的细胞液中红色的物质进入清水,清水变红,C正确。【答案】C12.【解析】据图可知,甲乙在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失水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因此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A正确;由图推知,甲的失水量大于乙,说明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B正确; 4min时,乙植物细胞仍然在失水,说明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C错误; 8min时细胞不在发生变化,说明此时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D正确。【答案】C13.【解析】(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图b中的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大于、等于或小于三种可能。(4)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则a细胞从b、c细胞吸水,b细胞从c细胞吸水,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答案】(1)原生质层细胞质增强(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3)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4)C 14.【解析】 (1) 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碘离子通过a过程进入甲状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 图2中,甲曲线显示:物质的运输速度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因此可判断为自由扩散;乙曲线显示:物质的运输速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心肌细胞吸收Mg2、Ca2+、K+、C6H12O6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可能原因是:该毒素不影响物质运输时的能量供给,而是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3) 甘油、胆固醇都属于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物质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这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的脂质有关。(4) 木糖和葡萄糖均为单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5) 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1)主动运输需要(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3)脂质(磷脂) (4)选择透过性(5)一定的流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