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0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课时跟踪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4225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0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课时跟踪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0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课时跟踪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0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课时跟踪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0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1(2017江西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121731年间,罗伯特沃尔波尔从不干涉外交政策到主导英国外交。当维也纳联盟和汉诺威联盟的对抗导致欧洲战争危机时,沃尔波尔采取防御战争和避免战争的措施,使英国避免了战争,维持了欧洲均势。在英法合作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沃尔波尔调整英国的外交战略,改善了与奥地利的关系,在维护欧洲均势的基础上避免了英国的孤立。从1731年到1742 年间,沃尔波尔的政治权力达到鼎盛时期,全面控制着英国的内政外交,外交上坚持和平政策,反对介入欧洲冲突,并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成功地使英国保持“中立”。对于日益加剧的英西商业矛盾,沃尔波尔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缓和英西矛盾,发展海外贸易。沃尔波尔的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当时英国的国内外政治都产生重要影响。王本涛罗伯特沃尔波尔的和平外交政策(17211742年)(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罗伯特沃尔波尔作为“第一任首相”期间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伯特沃尔波尔这些成就对“英国的国内外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当维也纳联盟和汉诺威联盟的对抗导致欧洲战争危机时在维护欧洲均势的基础上避免了英国的孤立”“坚持和平政策”“对于日益加剧的英西商业矛盾发展海外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从对外、对内两方面回答。答案:(1)成就:初期确立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欧洲均势,化解战争危机;改善与西班牙商业矛盾,缓和英西矛盾,发展英国商业贸易;主持内阁会议,促成英国责任内阁制度形成。(2)影响:是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历史依据之一。使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最终形成。2(2017岳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甘地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言论记录,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他提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斗争的唯一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甘地认为这是强者的武器。在印度这样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和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地国家,“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勇敢无畏地追求真理。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同时因为它提倡非暴力,不仅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夺了武装的权利,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的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富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接受;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很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既希望利用群众的反帝斗争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又要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其自身利益的需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主义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甘地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言论记录,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他提出,面对强大的敌人甘地认为这是强者的武器”“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思想内容丰富;核心是真理与非暴力学说;适应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需要。(2)积极性:有利于团结群众参加反英斗争;其斗争方式有利于被殖民者所接受;适应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的需要;促进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局限性:非暴力的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的蒙昧落后意识,不利于群众的真正觉醒;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挫伤民族解放运动的士气,丧失革命良机。3(2018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袁氏不同于一般的封建官僚,他是从政治上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代表,在直隶、北洋任上,积极推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路线和政策,塑造了“锐意革新”的“一代强人”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形成“非袁不可”的心理。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当时资产阶级为了尽快统一全国,稳定社会秩序和免遭亡国,必须寻求与社会各阶级、各群体以至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平衡,实力雄厚的袁世凯遂成了维持“平衡”的“保护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加以评述。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回答。答案:(1)原因:资产阶级本体变化,江浙集团支持袁世凯;袁世凯的“强人”形象,为中外所推崇;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日益疏远;多方面力量所合成的“总力”向袁世凯倾斜。(2)评述:袁世凯统治期间,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兴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袁世凯统治初期,政治环境较为宽松,政党政治有所发展。但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镇压革命,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4(2017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玛格丽特撒切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并且连续三次赢得大选,是现代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之一;196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担任工党内阁的教育部长。在任职教育部长时,她对英国工党政府将所有中等学校和文法学校合并成“综合”学校的计划发动了猛烈攻击,也因此废除了英国的双重教育体系。撒切尔认为,成立大型“工厂”一样的综合中学,会使教育质量整体下降。1970年保守党赢得大选,撒切尔担任教育部长;因为政府需要削减预算,撒切尔认为她必须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项目上面,而不再开展多种项目。她将政府预算集中在发展初等教育的工作上,停止向贫困学生发放免费的牛奶。撒切尔力争将政府直接投资都用于搞质量的(私立)文法学校。她仍反对发展大型综合性(公立)学校。这些政策使她变得不受欢迎,尤其是在大学生和很多教育机构中。世界大历史(1)根据材料,概括撒切尔担任教育部长期间是如何改革英国教育的。(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变得“不受欢迎”的原因。解析:第(1)问,归纳概括材料中撒切尔夫人任教育部长期间对英国教育的改革措施,可知其内容。第(2)问,从撒切尔夫人改革中重视初等教育、停止为贫困学生发放牛奶、限制公立学校规模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总结撒切尔变得“不受欢迎”的原因。答案:(1)改革:废除英国的双重教育体系;反对中学扩大办学规模,主张确保教育质量;注重发展初等教育和高质量的学校;停止向贫困学生发放免费食物;限制公立学校规模,鼓励发展私立学校。(2)原因:政府削减预算,集中投资初等教育,影响了其他学校的办学;停止为贫困学生发放免费牛奶,降低了贫困生的福利待遇,引起贫困学生的反对;限制公立学校办学规模,投资私立学校,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违背了公平性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