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096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C.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D.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从上层建筑领域给予贵族政治以沉重打击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有()鼓励发展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成立公民陪审法庭 A.B.C. D.3、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4、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A.都代表地主阶级 B.都废除井田制 C.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都实现富国强兵5、春秋战国时期,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社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新的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争霸战争的频繁发生 D.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6、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合乎时宜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改革开展的必要条件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阻力; 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A. B. C. D.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历史背景是鲜卑族自身的落后,难以对先进地区实施有效管理 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需要缓解 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A B C D8、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民族融合B.实现民族同化 C.完成鲜卑封建化 D.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9、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都市繁华,商业活跃 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A B C D10、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孝文帝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B.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 模仿汉族官制D. 推崇法家思想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推行新的土地制度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 B. C. D. 12、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13、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损害大地主、大官僚利益C.与统治者的要求不符 D.用人不当14、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15、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D.亨利八世离婚案16、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信仰得救圣经是最高权威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A、B、C、 D、17、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C人本主义思想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18、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19、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共有的是 因信称义 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教会仪式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 B C D20、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2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22、在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宣布实行废藩置县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C.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D.继续推行征兵制度23、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24、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裁汰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制度设立农工商总局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AB CD25、1911年春天,18岁的毛泽东将他所描绘的未来中国政治蓝图贴在湖南长沙一所学校的墙上:孙中山成为新中国的总统,康有为担任首相,梁启超是外交部长。康有为此前对中国社会进步所作的最大贡献是A.开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 B.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思想主张C.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提倡爱国救亡,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第卷非选择题(第26题25分,第27题25分,共50分)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2 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者。(商君书说民) (1)依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2分)及其不同目的(4分)。 材料3 (商君之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卒,太子立(即秦惠王)。公子(嬴)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2)据材料3,导致秦民、宗室贵戚对商鞅变法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4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3)结合材料4,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2分)实质是什么?(2分)材料5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4)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以王安变法评价为例,简要说明理由。(7分)材料6 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了公平与公正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5列举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中,包含以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措施。(5分) 27、 (25分)俄国l861年改革、日本明冶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二材料三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1)如果说材料一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反映了l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通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分)(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分) (4)俄日两国都通过改革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种方式对两国国内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5)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3分)(6)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4分) (7)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5分)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5 CDDDB 610 A DDCD 1115 DABBD1620 DDDBC 2125 CCBDC 26(25分) (1)(6分)策略:(2分) 梭伦-崇尚中庸、不偏不倚 ;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目的(4分):梭伦-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发展雅典民主政治 商鞅-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实现富国强兵 (2)(3分)奖励耕织,对努力生产、收获多的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废除了宗室贵族的世卿世禄制,一些下层人物因军功地位上升;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权(3)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2分)实质是落后的民族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2分)(4)(7分)要求: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较为客观公正;商鞅变法: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王安石变法:存在偏见,失之片面。就王安石变法论述,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面临着严重边患。措施:通过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将兵法等理财和军事措施,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变法中也存在着因用人不当和过于激进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5)(5分) 梭伦改革:解负令、财产等级制、民众法庭;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 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27(25分)(1)原因: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3分)(2)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3分)(3)俄国:建立了近代司法体系(改革了封建司法制度);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推行了地方自治改革)。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颁布了宪法,采取了君主立宪制)。(4分)(4)影响:两国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资产阶级民主化还需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才能实现。(3分)(5)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民族危机加剧。(3分) (6)理由:日本文字、政俗,与中国相似;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2分)看待:有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不发动广大群众,维新变法不会成功。(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7)结果:日本成功,中国失败。(1分) 原因:经济因素:日本资本主义水平高于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国际环境:日本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而中国正值变法时,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4分答到其他因素,如领导力量具体措施也可得分,但不得超过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