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探究课讲义含解析选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730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探究课讲义含解析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探究课讲义含解析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探究课讲义含解析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探究课认知规律总结与答题要诀指津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改革的一般原因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四、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五、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1(2018江苏高考)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解决旧的科举考试的弊病”可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一“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可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可知,打击了旧学;根据材料二“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可知,改革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很不彻底。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2(2018全国卷)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第二句话和所学知识,可以答出“文化大革命”对科技事业的破坏;再根据19771981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第(2)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从机构和队伍建设、招生制度、政策等角度概括,注意要点要全。“影响”则要从扭转“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不良风气、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答案:(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2018全国卷)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此前以在位年序纪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得出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材料“诸王国易产生混乱”推出,有利于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信息“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材料信息“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答案:(1)区别: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历史意义: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4(2018全国卷)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解析:第(1)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等信息分别归纳。第(2)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以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根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可以得出官商合办;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湖南保卫局的职责及其机构设置可以得出,它属于专门的警察机构,并且管理规范化。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5(2017江苏高考)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孝文帝迁都、变革社会风俗、改革官制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胡乐、胡舞”等体现了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第(2)问,由“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知民族融合的方式多样;由“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知,此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是汉化;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可知,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经济、政治等角度作答。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6(2017全国卷)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82年”“1985年”“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中央只管单位”“其他归省、自治区管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渐进改革、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倾斜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改变平均主义”“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7(2017全国卷)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新律废除苛惨之法”“删繁就简”可总结出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第(2)问,可从法制发展史、对隋朝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说明。答案:(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8(2017全国卷)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粪土载道”“款项皆被官员私吞”“戊戌变法时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环境脏乱、经费被官吏贪污、西方的影响等方面说明原因。第(2)问,从改革遭到官民的反对等方面说明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存在的困难;根据材料信息“除旧”“布新”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启示。答案:(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两人最后都惨死,说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旧的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异常激烈,因此变法者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中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解析:选A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北魏政权加速民族融合就是要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改变游牧民族落后的经济状况,由此得知是加速其封建化的过程。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经济发展的角度。3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解析:选CC项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其他各选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4针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年诞生了 1905年。”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 年革命的根源C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D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条件解析:选D1861年农奴制改革及其推动下的政治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从而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史实不符。1905年革命主要以工人阶级为主力, C项不符合“真正含义”的要求。5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日本政府大力提倡采用西方历法B为了更好地满足军事发展的需要,日本采用西方历法C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为了配合土地制度的改革,日本政府采用了西方历法解析:选C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武士们剪去了头上的发结等。6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表现在( )A维新变法运动和救亡运动相结合B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C维新变法与传播新式文化相结合D维新变法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相结合解析:选A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产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自己的政治要求融入救亡运动中,使维新变法运动和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7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6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4分)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3)因素: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8材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民谣。此外,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明洪武年间,夏秋两税米2 473 万石,麦471万石。但到嘉靖后,税收则降到了米1 822 万余石,麦462万余石。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重。明宪宗成化时(14651487年),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15221566年),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万历元年,他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簿册上加以注明。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逐月进行检查;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作用。(6分)答案:(1)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封建剥削加剧;严重的财政危机;官员冗腐现象严重。措施:裁汰冗官;提拔人才;加强对官员的考核。(2)作用:成为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9材料倒幕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在1868年夺取政权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后,立即着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构。1868年4月,明治政府颁布政体书,规定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为“太政官”,下设行政、议政、司法三个部门,地方设置府或县,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政体书标榜三权分立,实际上大权集中在天皇及其重臣手里,是一种君主专制制度。取消大名对本藩的统治权,废除藩政,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派知事治理,旧藩主移居东京,领取世袭俸禄;废除封建等级制,取消武士特权,废除“贱民”称谓,实现“四民平等”。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政府改造旧制度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的影响。(9分)答案:(1)措施:实行太政官制;实行“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2)影响:推动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强化了天皇专制权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0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你对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认识。(9分)答案:(1)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2)认识: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1材料一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国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至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及其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卫生观念的传播对近代化的积极作用。(7分)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积极应对);防疫工作制度化;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2)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觉醒;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近代化进程)。12材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间,公民的流动和迁徙的权利是得到了承认和保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专门写进了要保障人民的“居住和迁徙的自由”。1955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经常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对流动和迁徙本身并没有附加任何限制。基于这种较为宽松的环境,此前此后的几年间,户口迁移频繁,仅19541956年就达到7 700万人。然而,中央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从1956年12月到1957年12月,连续发布了9个限制农民进城的文件。1958年1月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要严格限制农民进城的意图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得到了合法化和制度化。正是因为这一规定,占总人口85%的农民随后不久便是所有的中国人开始失去迁徙的自由。 摘编自张玉林迁徙的自由是如何失去的关于1950年代中期的农民流动与户籍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限制农民进城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限制农民进城的影响。(8分)答案:(1)原因:减轻城市压力,维护城市安定;巩固农业合作化成果;加强对农民的管理。(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为农村保留了大量劳动力;使广大农民失去迁徙自由;加剧了城乡分割局面;延缓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