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961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人脑的高级功能()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神经元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反射(1)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2)结构基础:反射弧。3反射弧(必修3 P17思考与讨论改编)关于反射与反射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2个神经元完成B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其中枢均位于脊髓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纤维的树突,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答案:C 考向1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1(2018湖北罗田一中月考)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反射类型的速判法一看是不是“先天性”:如果是先天性的(即生来就形成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性的则为条件反射。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 考向2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2(2018福建永安一中检测)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解析:选B。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B正确;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3(2018河北保定高三模拟)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不会发生反射Db点刺激适当增强,反射强度基本不变答案:A反射发生的条件与反射弧结构的判断(1)反射发生的条件:完整的反射弧、适宜的刺激。(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图中C)的是传入神经。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的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难以发生,其原因最可能是_。提示: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导致细胞内大量的K外流,使细胞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必修3 P17图21改编)如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B图2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C图3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1、2、3表示答案:C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主要类型(2)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单向。原因如下:递质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2)图乙中与为突触前神经元还是突触后神经元?判断依据是什么?兴奋的传导方向如何?(3)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答案:(1)双向传导(2)图乙中为突触后神经元,为突触前神经元;判断的依据是内有突触小泡,的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兴奋的传导方向为。(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为单向传递,因此D所示符合题意。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 考向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2018湖北荆州模拟)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解析:选A。K排出细胞是被动运输,K流入细胞是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元兴奋时,K排出细胞可使两侧K浓度差减小,B正确;静息时K不排出,受刺激后K排出,说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正确;外侧兴奋时由正电位负电位,而兴奋两侧还是正电位,D正确。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1)(2)变式1 (2018青海西宁高三一模)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阻断了部分Na通道解析:选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通过Na通道大量内流有关,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峰值明显降低,说明药物可能阻断了部分Na通道,D正确。变式2 (2018江西南昌三中月考)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可能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解析:选A。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可能是从乙到丁。 考向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2017高考江苏卷)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解析:选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能量,A项错误;兴奋传来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C项错误;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项正确。3(2018郑州模拟)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C释放的多巴胺与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解析:选B。神经细胞A与神经细胞B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构称为突触,图中表示突触小泡。其内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神经冲动;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是单向的。(1)神经递质“一二二”(2)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的判断与分析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a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b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c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必修3 P22基础题T2改编)“开车不饮酒,饮酒别开车!”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A大脑、脊髓、脑干B大脑、脑干、小脑C小脑、脑干、大脑D大脑、小脑、脑干答案:D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下面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那么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是_(用字母表示)。(2)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其过程是_(用字母表示)。(3)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1)abcde(2)ghcde(3)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2)学习和记忆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2018安徽舒城中学模拟)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解析:选A。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图中传导途径只能是,而不能是,A错误;肌肉受刺激后不由自主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反射途径应是,B正确;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图中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C正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D正确。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解析:选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植物人”具有呼吸和心跳,也能排尿、排便,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B正确;大脑皮层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C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错误。常见生理或病理现象及参与或损伤的神经中枢生理或病理现象神经中枢参与(损伤)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V区和W区(高级中枢)参与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舞蹈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某同学跑步时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髓受伤,大脑皮层、小脑等功能正常 清一清易错点1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能完成反射点拨反射的发生不仅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适宜的刺激。如图所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图中显示:(1)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2)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基本不变。易错点2突触小体突触点拨(1)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易错点3误认为神经递质的作用只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点拨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兴奋和抑制两类。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若能使Na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Na通道,而是提高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外正内负局面加剧,进而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被抑制。判一判(1)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4)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2016海南,19B)()(5)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2016海南,19C)()(6)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2015全国,3D改编)()(7)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015山东,4C)()(8)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9)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10)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11)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2)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13)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1)(2)(3)(4)(5)(6)(7)(8)(9)(10)(11)(12)(13) (2017高考全国卷)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解析:选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发挥作用,可通过皮下注射发挥作用,A项正确;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B项错误;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项正确;胰腺作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同时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项正确。 (2016高考全国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选B。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能产生大量ATP,神经元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项正确;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神经递质在内环境中的移动不消耗ATP,B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要排出钠离子,吸收钾离子,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 (2017高考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解析:选A。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正确。 (2017高考海南卷)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解析:选D。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2016高考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解析:(1)图示信息显示:物质C在乙酰胆碱的合成中能循环利用;除乙酰胆碱外,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3)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若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失活,则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 课时作业1(2018河南百校联盟)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B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只能是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C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解析:选C。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的,但在生物体内的反射弧中,一部分突触后神经元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所以也可能合成神经递质,A项错误;反射弧中神经元能支配肌肉的结构为效应器,B项错误;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项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D项错误。2(2018福州十校高三联考)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解析:选C。搔扒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去掉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错误;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正确。3(2018安徽合肥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解析:选D。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A错误;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B错误;处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上的突触后膜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该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4(高考全国卷)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C5(2018厦门中学质检)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B静息状态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解析:选D。静息状态时膜外为正电位,A、B两处电位是相等的,A错误;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所以静息状态时任氏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B错误;B处兴奋时,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错误;如果阻断了Na的内流,刺激后,A、B都不能产生兴奋,D正确。6(2018山东德州模拟)下列关于乙酰胆碱的叙述,错误的是()A作用于不同细胞引起的效果可能不同B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经扩散通过突触前膜C释放过程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D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发膜电位变化解析:选B。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不同靶细胞引起的效果可能不同,如作用于腺体会引起其分泌相关激素,而作用于肌肉则会引起其收缩,A正确;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发膜电位变化,使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正确。7(2018天津红桥区检测)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侧相反,如下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A膜外ba;膜内 abB膜外ba;膜内baC膜外ab;膜内abD膜外ab;膜内ba解析:选A。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兴奋首先传到a点,此时a点变为外负内正,而b点还是外正内负,所以膜外电流方向ba,膜内电流方向ab,故选A。8图甲中A、B、C为三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ABCB刺激部位,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C当神经冲动传到D点时,将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DX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效应是E细胞的持续兴奋解析:选D。图甲由于A上有神经节,因此A为传入神经,故A选项正确;刺激部位,将产生动作电位,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当神经冲动传到D点时,将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X物质是神经递质,引起的效应是E细胞的兴奋或抑制。9(2018山东临沂模拟)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D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解析:选A。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的记忆是短期记忆,A错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B正确;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C正确;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收缩或引起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腺体分泌,D正确。10(2018甘肃张掖二中月考)下图图1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字母标号,_上填写文字):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2)如果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但是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此现象说明:_。针刺手指皮肤时,人会感到疼痛,写出人体接受针刺产生痛觉的过程_。(3)当神经冲动传导到A结构时,图2中结构1以_方式将3_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不考虑抑制)_。解析:(1)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分析图1可知,根据神经节所在位置均可判断出,图中B是感受器,C是效应器。(2)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是非条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是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此现象说明了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人体接受刺激产生痛觉的过程是感受器(手部皮肤)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痛觉)。(3)当神经冲动传到A突触时,图2中结构1突触小泡以胞吐方式将3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钠离子内流,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答案(1)C(2)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感受器(手)传入神经大脑皮层(3)胞吐神经递质正电位变为负电位11(2018德州高三调研)如图是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神经递质释放过程图解。根据图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中的细胞膜属于突触结构中的_,循环活动的小泡叫_,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2)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突触间隙中的Ca2减少或低于正常值,神经递质的释放会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3)某类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物质和Ca2通道具有相似的结构。当该患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后会导致_(填生理变化原因、过程和结果)。从免疫学来讲这种疾病属于_病。解析:(1)兴奋传导至该突触小体时,该细胞能够释放神经递质,因此图示细胞膜为突触前膜,循环的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叫突触小泡。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从图中分析可知,Ca2进入到膜内促进突触小泡和细胞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因此当突触间隙中的Ca2减少或低于正常值时,进入突触前膜的Ca2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因受阻而减少。(3)该类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物质与Ca2通道具有相似的结构,因而患者体内相应的抗体会与Ca2通道结合,导致Ca2进入突触前膜内的量减少,从而使神经递质的释放受阻,导致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的过程受阻,最终造成兴奋传递障碍,此种病是由自身的抗体对抗自身的结构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1)突触前膜突触小泡流动性(2)减少(3)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的过程受阻,进而造成兴奋传递障碍(或Ca2内流受阻,进而引起递质释放受阻最终造成兴奋传递障碍)自身免疫12(2018山东德州一模)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B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C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D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解析:选B。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化学信号),产生兴奋(电信号),A正确;Na通道开放前后膜内Na浓度始终低于膜外,B错误;图示细胞膜上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和Na通道分别行使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C正确;嗅觉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D正确。13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相应反射弧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判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B图2中e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图3中物质f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解析:选B。图1中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物质f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f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因此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14(2018宁波十校联考)美国神经生物学家Kandel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当科研人员先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这对海兔是一个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鳃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敏感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参与缩鳃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_个。 (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连续电刺激部位测量指标喷水管皮肤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持续产生?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减弱逐渐减弱持续产生肌肉收缩程度收缩逐渐减弱收缩逐渐减弱一直正常收缩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_。表中“?”代表的现象是_。根据实验结果,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_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敏感化形成的原因是: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释放神经递质5HT,再受到喷水刺激后,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能否产生缩鳃反射?_,请简要说明理由:_。(4)根据敏感化形成机制,请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连续温和喷水刺激导致_。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参与缩鳃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2个神经元参与。(2)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位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导致兴奋部位膜内的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即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负电位)。连续刺激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因为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到突触前膜。分析表格,连续电刺激喷水管皮肤、感觉神经元等部位,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减弱,肌肉收缩程度逐渐减弱,而连续电刺激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肌肉一直正常收缩。故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3)看图可知:感觉神经元的末梢分布于喷水管部位的皮肤中,只有刺激喷水管部位的皮肤才能引起感觉神经元的兴奋,若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不能产生缩鳃反射,因为此刺激不能引起感觉神经元兴奋,感觉神经元不能释放神经递质,故兴奋不能传至运动神经元,不能引起缩鳃反射。 (4)根据敏感化形成机制。可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连续温和喷水刺激导致感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减弱,肌肉收缩程度逐渐减弱。答案:(1)2(2)负电位正电位(负电位)不产生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3)不能因为此刺激不能引起缩鳃反射的感觉神经元兴奋(或答没有刺激到喷水管也可)(4)感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