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新闻阅读(含访谈)4 强专项专题集训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263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新闻阅读(含访谈)4 强专项专题集训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新闻阅读(含访谈)4 强专项专题集训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新闻阅读(含访谈)4 强专项专题集训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 新闻阅读(含访谈)作业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一、(2018陕西高三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学会联合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调查显示,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80.8%),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2125岁(60%)。在这一群体中,仅有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49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适合的商机,比如有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好的政策机遇,另有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附图:创业者创业动机数据统计(摘编自2017年4月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二:国家工商总局对外公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鼓励以及工商注册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全国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而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对的首要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蓉华针对一些学生落入信贷陷阱的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保护大学生远离非法网络借贷平台。她建议将大学生使用网络金融借贷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从校园开始培养大学生增强诚信意识。(摘编自中国工商报网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创业创新,2017年3月20日,有删改)材料三:中国青年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您认为政策效果会如何?杨德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以休学创业来说,学生在创办、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能够再回到学校,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因为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一种保护。我曾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合作进行过一项研究,在对多种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能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制度,会使处于其中的人们更愿意去创业,创业效果也会更好。允许休学创业等许多新政策就属于这类性质的制度,肯定能够鼓励一部分人去创业。当然,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摘自2017年4月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材料四:陈博群是安徽师范大学2013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他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这令他振奋。他在校期间经历了数次创业。在这个最好的创业时代,陈博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学城师生的送餐网络平台“点小二”,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陈博群此前的不少创业伙伴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他们发现,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已经通过创业获得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从和人打交道到发掘市场需求,他们都已在创业期间实践过了。(摘编自新华网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2017年3月16日,有删改)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的调查对象是毕业后创业的大学生,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创业者是主动创业,只有少部分是被动创业。B材料二表明,大学生创业往往面临难以筹到启动资金的困境,对此有关部门应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大学生创业。C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出台很多扶持政策,材料三指出,允许休学创业的政策将促使在校大学生争相创业。 D材料一表明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材料四报道陈博群创业失败的经历意在提醒大学生创业需谨慎选择时机。解析:选B。A项,材料一统计数据显示的调查对象不全是毕业后的大学生,还有在校期间创业的大学生;C项,“促使在校大学生争相创业”说法属夸大其词;D项,材料四报道陈博群创业失败的经历意在说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A在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四家媒体关注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报道,表现出较强的时效性。B材料一引用北大及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材料二引用国家工商总局的研究报告,显示信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C材料三是访谈节选,针对访问者直截了当的提问,受访者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效果毫无保留地表明了乐观态度。D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材料一、二、四关注大学生如何进行创业,而材料三关注的则是政府扶持政策的效果。E四则材料都呈现了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直面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同时不回避政策存在的问题,客观性较强。解析:选AB。C项,材料三中“当然,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表明被访问者的乐观态度有所保留;D项,材料二主要从政府的角度报道,而非关注大学生如何创业,并且材料四着重的也是大学生创业过程的重要性,关注的也不是大学生如何创业的问题;E项,材料三没有呈现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3根据上述材料,对想休学创业的大学生,你有什么建议?答:答案:要选择合适的创业时机。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要有信用意识,远离信贷陷阱。要端正心态,不要害怕失败,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本报讯(记者于明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下午共同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国务院共公布了1 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项目为155项,占总数的11.3%,在十大非遗门类中排第5位。文化部共认定了1 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民间文学类共计77人,占总数的3.88%。民间文学还面临着继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曲艺有127项,曲艺类传承人有151人,仍有40余项曲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没有国家级继承人,显示出曲种传承的不均衡和保护传承人的紧迫性。2015年,包括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刘宗琴、相声国家级传承人常宝霆等20名曲艺类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离世,更是给非遗传承带来了巨大损失。2015年,北京、上海、山西、山东等8个省市公布了新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其中,传统音乐新增项目共计28项,包含民间音乐23项、宗教音乐3项和人文音乐2项,表明民间音乐仍是传统音乐类名录建设的主体。“申遗热”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发展,2009年,有5个传统音乐项目类型同时被选为“世遗”;在前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音乐分别入选72项和67项,在十大非遗门类中位居前列。2015年,传统音乐诸多新增赛事尤其是原生态赛事的举办,网络歌坛的迅速发展,观看民歌实景演出以及近几年的民歌民乐进校园等,都显示出传统音乐在全民参与的“后申遗时代”更加欣欣向荣。2015年,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延续了以往良好的势头。名录建设方面,在历年公布的各级非遗名单中,传统技艺都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2015年各省公布了新的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共136项,约占总数的34%。2015年新增传统技艺项目中,上海和陕西分别占比16%和22%,领先于其他省市。各项传统技艺中,有一部分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如酿酒类、制瓷类非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回避的是,一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不足,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随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5年中国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传统医药逐渐被世界认知。2015年,北京、安徽等地公布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达到了43人。尽管传统医药发展势头迅速,但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数目甚少。(摘自2016年11月29日新民晚报)材料二:济南6月8日讯(记者尹延杰)记者今天从山东省邮政公司了解到,为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6月11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1套2枚,2枚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环绕展示在周围,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整体风格古朴、简洁,主题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昆曲、珠算、剪纸、端午节、古琴;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三:文化部社图司巡视员周小璞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专家认为,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或隐形的,是人的精神创造,更凸显了对其保护、抢救的重要性。它可以暂时没有任何意义,可要可不要,但如果因此而不重视,让其自生自灭,将给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断裂。(摘自201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材料一从总体上介绍2016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情况,材料二、材料三着重介绍具体保护措施。B材料二表明,“物质性”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C从材料二可知,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保护非遗的措施,它可以强化民众对非遗的价值和保护非遗的意义的认知。D材料三认为,“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创造,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解析:选C。A项,材料一主要介绍2016年之前保护非遗的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措施”;B项,“物质性”文化遗产除“自然景观”外,还有其他项目;D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妥。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A材料一以民间文学、相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而要与时代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失传。B酿酒类、制瓷类非遗项目因为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因此,如何提高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C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选取的都是文化遗产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体现出鲜明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D国家之所以将“抢救第一”作为保护非遗的方针之一,是因为一些非遗项目并没有系统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主要依靠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很容易失传。E材料三强调,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如果任其自生自灭,人们可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解析:选CD。A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B项,“因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强加因果,“提高经济效益”非“当务之急”;E项,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6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答:答案:继承人高龄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危险。法律保护缺失。项目保护发展不均衡。创新不足。作业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现今,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却不尽相同。“西雅图的共享单车太烧钱,已经宣告夭折。”今年1月,西雅图市长宣布该市单车分享计划彻底做黄。报道称,西雅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有数据显示,西雅图市的陡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纽约市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又比如,巴塞罗那的Bicing每年赤字竟高达1 200万美元,与Bicing同属难兄难弟的还有伦敦公共自行车系统与众不同的是,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最为著名的案例应数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在发展初期,Velib出现过8成单车被损坏和盗窃的状况,但如今却成功化解危机,年均利润高达2 000万欧元。Velib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29欧元的年租金(约合人民币216元),便能够无限次地使用。当然,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通过与德高广告公司合作,Velib获得了用于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十年的费用,用于交换的则是巴黎50%户外广告牌的独家使用权。(摘编自共享单车在中国很火热在欧美日子并不好过,新浪综合,2017年3月22日,有删改)材料二:往何处去?爆发式的增长过后,刚刚起步的共享单车已经面临发展之问。解决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的贡献无须多言,但是随之出现的乱停乱放等管理困局,“如何骑得更远”已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之问。只有共享的旗帜,没有共治的思路,“骑得更远”只会是一句口号。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当下的投资热点,然而,共享单车会不会只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事实上,资本推动下的重投入轻管理的缺陷,正是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推手。而且,当共享变成一门生意,商业性彻底压倒了公益性,共享单车更应该谈谈责任谈谈规矩。共享单车如此,其他共享经济新业态同样如此,政府能为这个民间诞生的准公共产品做些什么?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共享单车自然会迎来诸多冲击,比如乱停乱放的管理难题。从媒体报道来看,共享单车的管理涉及两个职能部门,交通部门大多持开放心态,城管部门大多是谨慎口吻,对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来说,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既然是民生产品,那么就应该思考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比如场地。谈到互联网,李克强总理说得最多的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眼下的共享单车,可以说是一道相同性质的考题。共享单车的管理乱局,其实也是新的“公地困局”。反正道路是公共资源,企业可以乱投放,骑者照样乱停靠。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管理上,大家,包括骑行者,也应该为文明骑行做些什么。要共享,得共治。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是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摘编自商报评:如何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深圳新闻网,2017年3月23日,有删改)材料三:近日,广东深圳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现场一片狼藉。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去关注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摘编自光明日报:共享单车应真正体现共享思维,人民网,2017月3月19日,有删改)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起源于荷兰、推广到全球的共享单车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B材料二提到,交通和城管两部门面对共享单车管理难题持有不同态度,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C材料二认为要共享,就得共治,共享的旗帜和共治的思路缺一不可,共享单车持续发展必须在社会治理共识形成之后。D材料三认为如果缺乏社会良性运转所需要的信任、规则和秩序,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解析:选D。A项,“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却不尽相同”,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错误。材料二中只是说“交通部门大多持开放心态,城管部门大多是谨慎口吻”,选项说法于文无据。C项,“共享单车持续发展必须在社会治理共识形成之后”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要共享,得共治。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是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故二者同步进行,没有先后顺序。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A国内外用作共享的单车都存在被人们大批破坏或偷盗的情况,这说明共享单车要持续发展,提高公民素质是前提。B资本进入之后的共享单车项目不再是一项公益事业而成为一门生意,这是很多城市共享单车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C材料二认为共享单车是一道与“互联网”性质相同的考题,意思是说共享单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应有所转变。D材料二和材料三一致认为,要突破共享单车的管理困局,这个领域的企业、公共管理者和享受此便利的市民都有责任。E通过反思共享单车项目面临的管理困局,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解析:选CD。A项,“国内外用作共享的单车都存在被人们大批破坏或偷盗的情况”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不再是一项公益事业而成为一门生意”错误,由原文“当共享变成一门生意,商业性彻底压倒了公益性,共享单车更应该谈谈责任谈谈规矩”可知,当共享变成一门生意时,共享单车的公益性仍然存在,只不过商业性会占据主要地位。E项,“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错误,材料三并未提及共享经济问题。3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现状对我国共享单车发展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答:解析:材料一主要表述了国外共享单车运行的几种不同情况。从西雅图来看,“西雅图市的陡坡道路是该计划夭折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城市来推行共享单车;从纽约来看,“纽约市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说明应关注并提升用户体验;从法国来看,“Velib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说明应降低共享单车的成本,另外,“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说明政府与运营公司应密切配合。由此分析,可以得出答案。答案:应该选择适宜骑行(地势平坦)的城市实施;关注并提升用户体验;尽量降低使用成本;政府与运营公司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二、(2018湖北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减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学生不在意字写得好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中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材料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0%,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学校书法教师配备情况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选自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有删改材料三: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选自中国艺术报,2017年3月6日,有删改)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最突出的问题。C关于“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解析:选A。B项,材料三不能显示此问题;C项,材料二未提到“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材料三不仅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也提到学校、家庭等方面的作用;D项,“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无中生有。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须获得社会高度重视。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手机的普及导致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减弱,为此,中国成立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推进书法教育。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解析:选CE。A项,“迫在眉睫”于文无据;B项,没有运用抽样调查数据,不一定就“客观性略为欠缺”;D项,逻辑错误,由材料一原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状况堪忧”“1988年成立的委员会”可知,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手机的普及。6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可行举措。答:解析:解题时,首先确定范围,材料二和材料三提到了书法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可以考虑提高现有教师水平,鼓励更多人从事此职业,吸纳更多书法教师。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可以考虑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校外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结合材料三第三段,可以考虑提高书法学科的学科地位,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使书法教师专职化,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等。最后综合这些有效信息形成答案。答案: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提高学科地位。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加大对学科成果的奖励力度。寻求社会支持。与社会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校外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作业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一、(2018福建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如同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你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有删改)材料二:“对创新者的崇拜”“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缩小国际差距。(有删改)材料三: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辨,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摘编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有删改)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主要内容为体现“工匠精神”的具体事例,兼有评论,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均为对“工匠精神”的理性分析和评论。B材料二既有对“工匠精神”的正面论述,又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从而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要更加深入。C材料三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的深刻意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较,虽然格局略显狭隘,但是更有针对性。D三则材料从各个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正能量。解析:选D。A项,“材料二和材料三均为对工匠精神的理性分析和评论”说法错误。材料三也有具体的事例。B项,“又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错误。材料二中并没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的内容。较其他材料“更加深入”也无从谈起。C项,“格局略显狭隘”说法不正确。各个材料只是角度不同,如材料一是从制造业的角度、材料三是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工匠精神”。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A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B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比如不断打破底线的穿越雷剧。C三则材料都认为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是“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这说明我们在任何工作中都要像日本工匠那样追求尽善尽美。D“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它不是让大家只去做工匠,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像日本工匠那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E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到的“匠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它体现着中国文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解析:选BD。A项,材料二中“初心”是指做工匠的最初的心愿与信念。不是指孩子的心思。C项,“三则材料都认为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是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说法错误,只有第三则材料认为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E项,“体现着中国文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应该是体现中国“匠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3根据材料二,你是如何看待“优秀”与“卓越”两者之间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一相关事例简要分析。答:解析:解答第一问,可以根据材料二中“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来概括,可以把“匠人”看成优秀,“巨匠”看成卓越,据此可以得出两者是辩证关系,优秀是卓越的基础条件,卓越是优秀的升华。解答第二问,可以结合材料一相关事例简要分析。首先结合第一问对两者关系的阐述,通读材料一,从中具体分析出在此材料中优秀与卓越相对应的内容与关系;然后结合材料中日本匠人追求尽善尽美,执着于职人荣誉和德国人精益求精,梦想成就百年品牌所体现的优秀与卓越的关系来概括分析即可。答案:(1)关系:两者是辩证关系。优秀是卓越的基础条件,卓越是优秀的升华。(2)分析:优秀技能是基础,尽善尽美的品质是升华;标准苛刻,关注细节是基础,精益求精,对百年品牌的卓越追求是升华。日本工匠的奇迹来自他们优秀的工艺技能;同时他们追求尽善尽美,执着于职人荣誉,这种卓越的品质让他们跨越优秀,最终创造奇迹。德国制造基业长青始于他们标准苛刻、关注细节的优秀品质;同时,德国人精益求精,梦想成就百年品牌,这种卓越的精神让他们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收录的字母词总数(244个)约占25年里人民日报使用的字母词总数(约8 000个)的3%。词典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IPO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而字母词APEC、PM2.5的使用频次,与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近年来悬浮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的社会热点话题密不可分。还有些高频词如卡拉OK、VCD、IP 电话等,虽然25年中总使用频次很高,但是正处于年度使用频次变化的下降期,进而可能进入低频期。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 。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有删改)材料二: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起了较大争议。这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违法,是因为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言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但这一规定当时主要针对的是汉语方言和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字母词才大量进入汉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公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并未作出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因收录字母词而违法的问题。当然,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相关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笔者认为,语言文字法应该尽快修改,对字母词的使用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摘编自邹玉华字母词入词典,既不违法又不违理,有删改)材料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最初的39条增至244条,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我们也几乎处处都会碰到字母词。像X光、B超、QQ这些词,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但也确有一些字母词,存在生造冷僻、使用不当等现象。近日见报上一则标题“教师节幼儿园老师不收红包,只收小朋友DIY贺卡”。干吗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讲“智商”挺好懂,又何必定要玄乎成“IQ”呢?有些生造的字母词,更是一种人为的时髦。如分明是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却要用英文称作“CBA”,岂不见“中超”“乒超”这种实在的称呼也挺好嘛。此外,还有许多只在特定场合使用、专业人士才能懂的字母词,像股票市场中的行话、药品说明书上用词、通讯传播术语等,现在经常广泛使用在媒体上。这样滥用的结果,不仅很多人看不懂,而且易招人反感。可见字母词一滥用,就难免走向反面。(摘编自李景端必须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有删改)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B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C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另两则材料侧重于对新闻热点的评论,力求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D材料二从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切入,然后分析相关情况,并得出结论:词典收录外来字母词不违法,只是我们的法律太狭隘了。解析:选C。A项,“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错误,材料一属于调查报告,只是客观陈述调查事实并得出结论。B项,材料一没有讨论“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D项,“只是我们的法律太狭隘了”说法错误,文中只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公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并未作出规定”。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够合理的两项是()A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典型性;材料三使用的论据较有生活气息。B材料一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引起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观点则更加个性化,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争鸣。C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归纳,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依照先述后评的思路来写作,体现评论的写作特点。D材料一语言准确,逻辑严密;另两则材料的语言都比较通俗易懂。材料三比材料二在表达上更加口语化,因而比材料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E材料三态度明确、肯定,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外来字母词的做法是完全否定的,并明确指出生活中使用字母词是错误的。解析:选DE。D项,“因而比材料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错误,“说服力”与语言的通俗性有关,但更倚重于论证的逻辑性,而材料二的逻辑性要强于材料三。E项,“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外来字母词的做法是完全否定的,并明确指出生活中使用字母词是错误的”错误,材料三作者并没有表明自己对词典收录外来字母词一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也并没有明确指出生活中使用字母词是错误的,作者批判的是在生活中滥用字母词。6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发展有哪些利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答:解析:回答此题,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明确的观点,二是要在文中或社会生活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利”的方面:从材料一第1段“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材料二第2段“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等,可以概括出字母词能够丰富汉语表达形式以及语汇系统等;从材料一第3段的“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材料二第3段的“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材料三开头“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可以概括出字母词有利于汉语适应时代和实际生活的需要等;据材料一第3段的“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可以概括出字母词具有一定的表达优势等。“弊”的方面:由材料三文章标题“必须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和“存在生造冷僻、使用不当等现象”等语句,可以概括出字母词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损害汉语言词汇系统的稳定性;由材料二、材料三的其他内容,可以概括出字母词涉嫌违反语言文字法和影响汉语的正常交际效果等。答案:利:丰富汉语表达形式及语汇系统。有利于汉语适应时代(热点)、实际生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表达优势,易于被大众接受。弊:损害汉语言词汇系统的稳定性。破坏汉语语言生态(损害汉语的纯洁性)。涉嫌违反语言文字法。滥用字母词影响汉语的交际效果。作业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人民网】“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显示,2015年春节公务员跳槽数量比去年增加超三成。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人惊诧,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 这是喜是忧?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大力整顿四风,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我国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逐步走下了“神坛”。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力的。公务员愿意跳槽、敢于跳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需要稳定的建设与发展;而公务员跳槽过于频繁,则有可能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也有可能降低公务员群体的服务水平。无论是喜还是忧,公务员开始跳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然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让市场更多地去决定,更多地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少一些过度的解读,相信最终势必会达到“多赢”的状态。 (有删改)材料二:【新华网】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向来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为当前跨界跳槽最活跃的人群。 其实,公务员只是普通职业中的一种,公务员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光鲜。首先,公务员并非是个高收入行业,同样大学同年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和当公务员,5年以后,收入就会拉开明显差距。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越明显。其次,“上升空间狭窄”“人事关系复杂”“自我价值体现困难”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们。这样的情况下,公务员频繁跳槽,其实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所以,社会应当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选择,对公务员跳槽多些理解与包容。 从某种角度来讲,公务员辞职人数剧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不少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的离开,有利于干部队伍吐故纳新;另一方面,优秀人才不再只向公务员这种单一职业蜂拥,这是市场主体和管理人才的回归,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构建。 跳槽既是市场条件下自由选择的结果,也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纠偏”。对于单位来说,老员工的离开一方面有利于更新换代,但大规模员工离职尤其骨干员工离职,则容易导致人才短缺,应当引起警惕并适当采取措施。所以针对公务员频频辞职“下海”现象,政府应当建立合格人才进得来、不合格的人出得去、优秀人才留得住的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对于用人单位,也要用待遇留住人才,解决他们基本的生存发展问题。只要实现一个行业内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良性竞争,并且赋予这一行业从业者合理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尊严,那么它就会自动实现人才的匹配,而不会出现短缺的问题。 (有删改) 材料三:【中国文明网】曾经让许多年轻人慕名并为之倾心竭力的热门行业出现了倒寒逆流之潮公务员跳槽,这让很多人深感震惊和意外,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年轻人放弃“前功”、尽弃“公务员”而另谋生路呢?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和严格管理,让许多年轻人越来越感受不到国家公务员带来的种种实惠,这是公务员跳槽的客观原因。中国公务员制度有一个成长、发展的历程,它引纳外国的公务员制度并采用了古代的“科举制”的积极因子。但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地纳入法制化轨道,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有了规范和约束,自然感到受限制。 相比其他行业的收入,原先的愿望打算与现实需求的巨大反差,使公务员萌生了跳槽另谋生路的打算,我想这是跨行业公务员跳槽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 中国在职公务员的跳槽和近几年“国考热”的降温,是人们对各种职业工作认识的理性回归。以前很多人认为在国家的行政部门从职既有政治上的功名,又有经济上的实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国家公务员只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特权,随着认识上的变换,一些公务员选择跳槽,流动到其他的行业,也属正常。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要大力推进,行动起来。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是中国公务员的“跳槽”助推器。国内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一直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动,公务员的“跳槽”也是行业流动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公务员的“跳槽”融入到正常的流动中来,政府需要思考。(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对“公务员跳槽热是喜是忧?”这一问题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既指出了公务员跳槽在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上的好处,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突出强调遵循市场规律的重要性。 B材料二认为,社会对待“公务员跳槽热”这一现象应给予理解和包容。材料在分析了公务员跳槽的原因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也向用人单位和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C材料三对公务员跳槽现象原因的分析侧重于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应对思路,认为政府若能建立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就能让公务员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正常流动中去。D三则材料都围绕“公务员跳槽”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报道,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或意义,读者综合参考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事件的价值。解析:选C。“若能建立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就能让公务员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正常流动中去”说法绝对,原文只表示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是中国公务员的“跳槽”助推器。2.下列各项中,对材料三“公务员跳槽热”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越来越多的年轻公务员希望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以达到与自身能力和需求相匹配的收入水准。B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动作和严格管理,一方面强化了对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取消了公务员的各种实惠。C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纳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约束,表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空间变得狭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