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A(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159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A(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A(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A(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一、(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情感、表达技巧。B.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活贫困。“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答案B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及思想情感。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读懂诗歌搭上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射落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的大雁。穿着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饮酒高歌,直到黄昏来临。大丈夫虽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和煦春风会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二、(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9分)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项,理解错误。陆游诗中的“烛光相射飞纵横”指的是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诗人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并非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答案D4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酒”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要理解其作用,首先应分析“酒”字所在诗句的含意,然后结合诗的主旨和诗人表达的感情,具体分析、体会。第三句中“酒为旗鼓”的“酒”,是作书之前的酒,好比是战场上的旗鼓,为写字酝酿情绪、积蓄气势。“须臾收卷复把酒”是作书之后的酒,结合下一句,可以体会到此时的诗人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好像打了一场胜仗,踌躇满志。答案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读懂诗歌胸中有宏伟的作战韬略,却报国无门,空有不凡之志。举起酒杯如同举起战旗鼓槌,拿起笔好似拿起刀槊,笔势奔放急骤,如银河倾泻从天而落。端溪石砚中磨出浓浓墨汁,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顷刻收卷再端起酒杯畅饮,就像看见万里战场上,烽烟尘土终于平静。三、(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11分)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5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答案BD6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首联“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兄弟虽然情谊很深,但大丈夫应放眼天下,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这两句诗主要表现了苏轼旷达豪迈的性格,分析的文字不宜太多,要简约到位。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读懂诗歌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才。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