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959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醴陵二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统因素C.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小华夏民族形成 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早在周代,“妻”是指庶人配偶或宫中女御。如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据此可知 A森严的等级制度被打破 B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男权在社会中居于主导 D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崩溃3表1年份东汉政府事件107(安定) (陇西)羌不堪官员暴虐,适逢发兵赴西域迎西城总督段禧,遂揭竿而起116中郎将 任尚任尚攻羌,陷北地(宁夏吴忠西南),杀700人141护羌校尉 马贤马贤败死,羌东攻,侵入长安近郊,放火焚烧皇帝坟墓一摘选自柏杨中国人史纲表1为东汉时期重要羌战节选,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羌战直接导致东汉政权的灭亡 B.任尚攻羌,建立了东汉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理C.羌战反映了东汉内部矛盾激烈 D.因为羌战,东汉失去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控制4.右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突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A.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 B.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C.自给白足的家庭副业 D.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5宋明时期民向自愿组织制定了许多道德公约、互助公约,旨在劝诱人心向善,广教化而厚风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订的南赣乡约。这说明当时A.儒家伦理逐渐普及 B.心学成为当时儒学中的主流思潮C.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D.王守仁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6、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他对史书中的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据此可知 A明史体现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 B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C清代学者修史不再重视隐讳问题 D史书编撰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7.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D.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8.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9、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业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机器制茶业兴起B.海关关税的降低 C.国内政局的变动 D.国际茶市的扩大 10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A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C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11、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论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12.美国学者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最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武昌起义时列强企图干涉13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B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C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14.某学者说:“华夏文明的实力已经消残殆尽没有承担起继承并发扬光大历史文明的责任,甚至对悠悠历史文明予以了不可原谅的打击和破坏,是出现文明断层的根本原因。”这说明A应该从传承的角度对待历史文明 B要以探索的精神去理解中华文明C史学只需注重与今天相关的历史D要着重研究中华文明辉煌的过去 15.某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宣言:“(二)取消,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A.彻底放弃了反共主张 B.根本上消除国共矛盾C.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组织全民族力量抗战16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该战役的历史作用是A扭转了抗战初期局势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计划C奠定了持久抗战基础 D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17.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了“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和收入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否定 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8.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A.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B.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C.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D.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19李悝的法经大致与十二铜表法同时成文,但是法律成了压制性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与中国的成文法相比,十二铜表法 A.充分给予平民以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B主张公民权利并具备公民法性质C确立贵族阶层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D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20.1702年威廉去世,玛丽的妹妹安妮继承王位,她讨厌辉格党,出于个人的好恶把大批辉格党人解除职务,代之以托利党人担任要职。这表明 A.君主立宪制遭到破坏 B政党政治尚未形成 C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 D责任内阁制已形成21.据统计,18世紀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A.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B.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22.图6是19281986年苏联工农业结构关系变化图。据此可以推知苏联A农业生产长期落后 B经济持续协调增长受限C重工业贡献比重大 D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停滞23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私人土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却生产了25%-30%的苏联农产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鼓励私人农场发展 B集体农庄生产效率较低 C忽视农业重视工业 D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24、20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A.精英主文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B.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C.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D.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开始觉醒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制宪历程中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因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共产党制宪历程。(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下表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著作关于鸦片战争主要观点的对比。时间名称主要观点1903年商务印书馆中国历史教科书只介绍了战争过程和南京条约的内容1907年宏文馆中国历史讲义南京条约后,“鸦片输入已多,由是国势遂衰,内忧外患交迫已矣”1913年中华书局新制本国史南京条约后“法美俄等国,皆援例缔约。交涉始多,于是流毒遍于中国矣”1922年商务印书馆新著本国史以毒物的蔓延与通商大局的发展为题讲述鸦片战争1929年中华书局高中本国史对江宁条约的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协定关税”对中国影响最大1930年北新书局高中本国史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第一步1933年世界书局初中本国史是中国外交的失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现阶段的落后与困难归因到这场战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11年,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民政部编订户籍法奏折”,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该法规共8章、184条。其内容突出了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反映了政府在观念上仍视户籍为管理人口统制的手段,强化户籍统制功能。法规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剔除了传统户籍中资产登记项目。户籍开始成为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工具,而不再纯粹是国家管制人口的工具。此外,法规既规定了民众有呈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出诉讼抗告的权利,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废除了以往民众只是义务载体的陋习。 摘编自窦希铭民国初年户籍制度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指出清末户籍法所体现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规制定的背景。(7分)醴陵二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BCCDA 6-10:BCDCA 11-15:BADAD 16-20:BCDBC 21-24:ABBC25(25分)(1)特点: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是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受西方宪政思想影响;制宪过程艰难曲折。(7分)因素: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军阀混战,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传统守旧思想根深蒂固。(8分。答出4点即可)(2)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制宪及实践中,注意借鉴和学习别国经验,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民主法制的现代化,并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宪政形式;有利于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8分)但教训也是深刻的,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到破坏,人权意识的淡薄等,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2分)26.(12分)答案示例: 国人对鸦片战争危害的认识日益加深。由于中国长期天朝上国意识和闭关锁国影响,中国入近代对外交观念认识不足,因此1903年的版本只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南京条约的内容,说明还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与危害。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瓦解、民主革命的兴起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国人对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落后的反恩日益加深。此后版本对鸦片战争所带来的鸦片泛滥和国家主权受损等危害进行了讲述,说明对鸦片战争危害的认识日益加深。总之,随着近代社会不断发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对鸦片战争的认识逐渐深化。(观点和总结4分,论述部分8分。其它观点言之有理也可得分,论述部分注意史论结合。)27.(1)特点:效仿西方户籍制度,与国际接轨;突出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强化户籍统制功能;突出个人私权的保护;户籍管理法制化;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存。(答到四点即可)(8分)(2)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推行,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