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 寒假作业(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789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 寒假作业(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 寒假作业(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 寒假作业(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13题。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B.C.D.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区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B.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C.调入能源资源D.输入传统工业制成品3、那些老广州的朋友们却总爱回忆起1984年的广州郊区那时的珠江两岸尽是芦苇,一派“芦花似雪雪茫茫”的景象。才20多年的时间,我们生活的区域已经离得越来越远,我们的城市也已经大得无边了。这个地区,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市密度最大、全球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这就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据此完成以下1-3题。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程度高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数量多城镇数量多,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A.B.C.D.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城市化发展以小城市为主导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区内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A.B.C.D.3.“倒闭潮”“民工返乡潮”“外企老板人间蒸发2008年10月和11月间,流言和恐慌笼罩在珠三角上空。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应()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结构层次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A.B.C.D.4、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2小题。1.1980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A.B.C.D.5、下图甲、乙、丙、丁分别对应2014年广东省四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读图,回答12题。1.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市场腹地广阔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A.B.C.D.6、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2小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7、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第二产业、人口与土地,但城镇化的“要素推动”作用下降明显,“外向型城镇化”模式逐渐减弱,“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城镇化模式趋向多元化.据此完成1-3题。1.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廉价B.土地租金低C.地理位置优越D.人口素质高2.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的措施是( )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城市土地供给建设智慧城市A.B.C.D.3.影响近几年广州市区的钢铁、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向周边农村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D.劳动力8、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1.说明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说明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A; 3.D 2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A解析:1.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意在考査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据图可知,两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不是产值下降,A错;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香港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B错;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C错;两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D对。2.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香港地区有资金、技术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从香港地区引进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经济。 3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D; 3.B解析: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2.为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表现。3.在这轮“倒闭潮”中,倒闭的是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当前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的政策不符。考点: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 4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D解析:1.由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始终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故排除,选D。 5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B 6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D解析:1.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城市主要变现为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属于环境污染,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属于生态破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7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C; 3.A解析:1.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靠近港澳台,临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又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城镇,C对。在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人口素质方面没有优势,A、B、D错。2.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智慧城市都能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发展,C对。扩大城市土地供,给能促进城市化,与发展“知识源导向”城镇关系不大,A、B、D错。3.钢铁、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属于污染较重的企业,广州市区的重污染企业转移到周边农村,主要是保护广州市的环境,A对。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劳动力等不是向周边农村转移的主要因素,B、C、D错。 8答案及解析:答案:1.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发展缓慢(有下降、停滞等),城市化水平低;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严重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