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阶段性检测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342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阶段性检测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阶段性检测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阶段性检测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阶段性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出现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解析:选B。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DNA平均分配,但细胞质DNA的分配是随机的、不均等的;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细胞中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实现的。2.(2018黑龙江大庆质检)分裂后期促进因子APC的发现是细胞周期研究领域中又一重大进展。已知到分裂中期,位于动粒(纺锤丝附着位点)上的Mad2消失,解除对Cdc20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参照如图所示的细胞周期,APC起作用是在()A1B2C34D41解析:选D。由题意“分裂中期,位于动粒(纺锤丝附着位点)上的Mad2消失,解除对Cdc20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可推知:APC在分裂期起作用,即图中的41,A、B、C错误,D正确。3(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模拟)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C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解析:选B。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均进行了半保留复制,因此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A正确;丙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均具有放射性,B错误;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正常情况下,丙细胞应该产生两个基因型相同的子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其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D正确。4研究发现,实验室培养的抗体可激活骨髓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生长,最终将骨髓干细胞(通常会发育成白血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即将成熟的脑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骨髓干细胞能被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中的mRNA不完全相同D若骨髓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增殖方式不变解析:选A。骨髓干细胞并没有发育为完整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会有所不同;骨髓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但增殖方式依然是有丝分裂。5(2018西安八校联考)图甲、乙为高等动物某器官内细胞的分裂图和完整分裂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坐标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据图甲细胞分裂图像特点可以判断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内B图甲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其子代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C图乙中曲线的变化能够代表图甲细胞所代表的分裂方式D图乙曲线34时间段内一定发生了着丝点的断裂和基因突变解析:选C。图甲细胞处于减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处于减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因为初级卵母细胞在减后期,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因此图甲细胞是来自雄性睾丸内的细胞,A错误。图甲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在减前期只能形成2个四分体,本图细胞处于减后期,不存在四分体。图中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BBbb,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Ab和aB两种,因为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且图中细胞内基因A和b在减后期时已经组合到一起了,B错误。据图乙曲线特点可知,染色体数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超过最初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特点对应,C正确。图乙曲线34时间段细胞内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此时细胞处于减后期,减后期能够发生着丝点断裂,但是一般不发生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时,即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6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AaBBDd)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图乙中的b或d时期B图甲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e时期C图乙c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前期D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解析:选B。因昆虫的基因型是AaBBDd,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b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对应于图乙中的b时期(间期DNA复制);甲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的e时期;图乙中c时期转录合成较多的mRNA,最可能是间期的G2期;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7(2018湖北八市联考)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 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选A。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阻断DNA的复制,阻止癌细胞的增殖;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原癌基因与其他地区并无太大差异;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缩短;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畸形分化,其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8图中编号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甲基绿染液染色12 min,制成临时装片B图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图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染色体变异D图中的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图的每个细胞中含24条姐妹染色单体解析:选B。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并且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发生基因重组;百合属于二倍体生物,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9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致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B“Tpel”可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D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解析:选B。细胞凋亡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此过程中某些基因仍能表达。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不一定是癌细胞。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所致,所以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不相同。10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上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解析:选D。A项,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容易分散转移。B项,由题意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表达的结果是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因此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项,复合物作为信号分子,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项,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则不能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靶细胞可能会成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11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DNA分子数分别是()解析:选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DNA数目加倍,且每个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数目是前期、中期的2倍。12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解析:选A。分析题图可以看出,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实验材料应取自卵巢;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则为有丝分裂中期,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不变,为AaBbXCXC;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13(15分)(2018江苏连云港模拟)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个染色体组;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中的_阶段(填标号)。(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图乙中的_时期(填标号)。(4)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_(填“”“”或“”);细胞的基因型是_。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A、B、D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2)图甲中B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E细胞只含1个染色体组;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乙中的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乙中的时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乙中的时期)。(4)图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对应于图丙中的;根据卵原细胞(AaBb)和图丁细胞(Ab)的基因组成可知,细胞的基因型是aB。答案:(1)A、B、D(缺一不可)(2)41(3)(4)aB14(15分)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3/4、Sox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高度分化的细胞是性腺细胞,则合成性激素的场所是_(填数字符号);若该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所起的作用是_。(2)原癌基因在细胞中的功能是_,细胞凋亡是在图中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过程。(3)利用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可进一步诱导获得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_。A细胞到B细胞的过程细胞全能性_(填“增大”或“减小”)。(4)下列关于D细胞叙述错误的是_(填数字符号)。形态与正常细胞不同遗传物质DNA与A细胞不同表面的所有蛋白质一定减少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解析:(1)性激素是脂质,脂质的合成场所为光面内质网();结构为高尔基体,其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及发送。(2)细胞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的功能是调控细胞正常分裂周期,控制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进程。由题图可知,细胞凋亡是在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3)细胞分化是指同一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iPS细胞可诱导获得多种组织细胞属于细胞分化。A细胞类似胚胎干细胞,B细胞为多功能iPS细胞,A细胞到B细胞的过程细胞全能性减小。(4)D细胞为癌细胞,其形态发生改变,与正常细胞不同;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以其遗传物质与A细胞不同;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但有些蛋白如表面抗原蛋白等增加;癌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答案:(1)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及发送(2)调控细胞正常分裂周期,控制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进程编程性死亡(3)细胞分化减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