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和酶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341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和酶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和酶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和酶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数是RNA,大多数是蛋白质B能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也发生化学反应C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合成D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解析:选A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与无机催化剂一样,酶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变;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食物中的酶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形成氨基酸或核苷酸;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2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这说明酶具有()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 D稳定性 解析:选A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说明了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结构的特异性决定的,体现了酶的专一性。3.右图反映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bB当温度高于d时,该酶依然具有活性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酶的活性一直升高D该酶在c温度下的活性比a温度下的活性低解析:选A由图可知,温度为b时,酶的活性最高,故该酶的最适温度是b;温度为d时,酶已经失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升高,超过一定温度,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直至将为0;该酶在c温度下的活性比在a温度下的活性高。4如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据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型中b为催化该反应的酶B该模型能体现酶活性易受温度的影响C该模型中c为该反应的底物D该模型能体现酶具有专一性解析:选B该酶作用的模式图中未涉及温度,所以该模型不能体现酶易受温度的影响。5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使反应物断开化学键所需的能量降低C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增加了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解析:选C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极强的催化作用。6以下对酶的表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链B酶可以在死细胞中合成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解析:选D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合成;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高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7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最确切反映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是()解析:选B 当酶的数量一定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与B选项中的曲线图相符合。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第一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鸡肝研磨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H可以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C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气泡较多D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解析:选A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2号pH过高,3号试管pH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产生气泡速率较低;此实验的自变量是pH。9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3%淀粉溶液2 mL2 mL2 mL2%淀粉酶溶液1 mL1 mL1 mL反应温度0 60 100 碘液2滴2滴2滴A.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B本实验探究的是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C淀粉溶液和酶溶液可直接混合后再在相应温度下保温D组实验结果均出现蓝色,其原因都是酶永久失活解析:选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如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本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分别控制到相同温度后再混合;0 时,淀粉酶活性很低,淀粉几乎未分解,所以0 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100 时,淀粉酶变性失活,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所以100 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10如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增大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B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C或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D的浓度增加一定会抑制反应速率解析:选D表示生成物,在非可逆反应中,生成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而在可逆反应中,生成物的浓度会抑制反应速率。二、非选择题11完成下列有关酶实验的问题:(1)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本实验的_变量,而_则是本实验的因变量。此外,试管的洁净程度、是否准确滴加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等都是本实验的_变量。(2)在37 、pH6.8时,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作催化剂所释放的氧气量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_。(3)某同学想使用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那么本实验的原理有:淀粉遇碘后,形成_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_(填“显”或“不显”)蓝色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后,根据 _来判断酶的活性。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自变量是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而试管的洁净程度、是否准确滴加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等都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2)因为酶具有高效性,所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作催化剂所释放的氧气量多。(3)淀粉遇碘变蓝是因为形成了蓝色的复合物;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后,若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水解,酶的活性高;若变蓝或蓝色变浅,说明淀粉没有水解,则酶失活或活性低。答案:(1)自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无关(2)酶具有高效性(3)蓝色 不显溶液是否变蓝色及蓝色的深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