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2416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含解析)【知识回顾】1.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也主要是针对人为原因实施的。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1)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表物质性状、地形坡度、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率等;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形态和植被状况来影响水土流失。(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源头地区山区侵蚀和淤积。 水土流失下游地区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 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黄土、气候、地质构造、植被 黄土特征: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易侵蚀。降水集中、多暴雨(300-650mm,集中于7、8、9三个月)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烈、高低起伏、多地震;植被:历史上存在森林、森林草原,现在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开垦坡地、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根本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应急措施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全面规划、标本兼治小流域综合治理。3.湿地的功能、效益和保护措施湿地: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它一种广义的定义。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4森林的生态效益(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资源的存在,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稳定水位、改善水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调节气候,净化大气森林对于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有重大作用。对大气污染有净化、调节和缓冲作用。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数量上的相对平衡,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3)减弱噪声、阻滞粉尘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树林高大,枝叶交错重叠,能吸收扩散的噪声,故有天然“消声器”之称。(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的阻挡能降低风速,耐旱的树木根系发达能固定住沙丘,从而使农田免受风沙的威胁。5.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练一练与海洋、森林并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1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观点正确的是( )湿地是具有重要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 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 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 )A. B. C. D.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影视(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谈水资源 D.扩大城区的理想用地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读图回答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良好D珠江流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4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流域面积广 围湖造田 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植被破坏严重 土质疏松A B C D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B风力侵蚀减弱C自然植被改善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下图为西南某地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8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提高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自然灾害减少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9-11题。9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净化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 BC D10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11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 ( )A新年祭祀树神 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 D土司制度【参考答案】【答案】1B 2B【解析】试题分析:1湿地(wetland)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是指水在环境和动植物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区域,其地下水通常接近或达到地表,或地表被浅水覆盖。2湿地分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如稻田等),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需要加以保护利用.考点:湿地3 B 4C【解析】试题分析:3此图反映的是某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治理面积。由图可知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但河流含沙量最大的为黄河,A 错;图中看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小于长江流域,但是治理的面积大于长江流域,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B 对;辽河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不是因为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而是因为辽河流域面积较小,C 错;珠江流量较大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D 错。4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包括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选 C 项。土质疏松指黄土高原地区,围湖造田对洪涝灾害影响较大。【考点定位】我国主要的河流。5 A6D【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是由于绿洲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的。绿洲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恶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故选 A。6“生态裂谷”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的,说明该地的水资源利用不当,故为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故选 D。【考点定位】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答案】9A 10C 11A【解析】试题分析:9读图,图中森林分布在高海拔区,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对。净化地表径流,使村落有清洁的水源,对。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分布在城区绿地的功能,错。所以 A 对。10 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不能减轻劳动强度,A 错。可以避免洪涝灾害与建在梯田上方无关,B 错。梯田中农业生产可能污染水源,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被污染,C 对。可以观赏梯田美景不是主要原因,D 错。11新年祭祀树神,将森林神化,坚定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减少或禁止破坏森林,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A 对。长街酒宴庆新年与保护生态无关,B 错。稻田养鱼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保护作用不大,C 错。土司制度范围大,对生态有保护作用,无促进作用,D 错。考点: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