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导学案 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27980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导学案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导学案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导学案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导学案 人民版考纲内容课标要求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内忧:国内战争爆发,苏俄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外患:十月革命后,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并意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余粮低价交售国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监督。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特点与实质:特点:A适应战时需要,是“一切为了前线”的非常措施;B具备共产主义某些特征,如余粮收归国有、配给制等。实质: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5)评价: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捍卫了苏维埃政权。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争结束后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2新经济政策(192120世纪20年代末)(1)背景:经济危机:国内战争结束后,亟须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日益不满,出现农民暴动和兵变。(2)目的与标志:目的: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巩固政权,最终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3)主要内容: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税后余粮由农民自由支配。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4)特点与实质:特点: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实质: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5)成效与意义:现实意义:加强了工农联盟,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理论意义: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斯大林模式”1形成背景&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2)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3)斯大林个人因素也起到某种作用。2形成(1)工业化:1925年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2)实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3)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4)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3经济方面的表现/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评价:(1)积极: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苏联国民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不但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苏联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模式的某些做法也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2)弊端: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逐渐僵化,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产生了消极影响,成为后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措施: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a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c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d将拖拉机等卖给集体农庄。工业:a下放部分企业管理权;b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c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3)评价:积极: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局限: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目标不切实际且盲目,加上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最终失败。2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赫鲁晓夫改革造成混乱,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2)措施: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等限制。工业:经济改革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3)评价:积极:前期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所提高,军事工业发展迅速。局限:没有突破旧体制束缚,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3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苏美军备竞赛加剧,苏联经济全面滑坡,苏联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并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2)内容:首先开始经济改革,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期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3)评价:积极:突破了旧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局限: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重点阐释】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有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内忧外患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内战再加上自然灾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不满,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目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解决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工业企业不论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产品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影响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在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则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使苏维埃政权摆脱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并且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及启示(1)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捍卫新政权方面功不可没,但政策自身存在严重的弊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两大特点是“战时”和“共产主义”,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甚至出现农民暴动和兵变。所以为了从根本上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2)启示: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也有其积极作用。制定经济政策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经济建设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任何政策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改革的比较异: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经济的农业方面,特别还要求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也在工业,特别是在工业的科技方面 同:都是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跟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同:(1)背景方面:改革都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2)指导思想方面: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3)内容(措施)方面;都主要涉及了经济领域。都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或允许在公有制形式外,私人(个体)经济存在。 (4)结果方面:改革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4、从苏联经济改革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2)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3)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复杂、艰苦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帆风顺。(4)改革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努力建设政治文明,建立和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2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与材料所说“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相关的措施主要指的是 A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B商品货币流通流域的改革C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国有工业经营方式的转变4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5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6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 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7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一“制度”的出台说明 A赫鲁晓夫希望调动农庄的积极性 B当时的农业生产趋于停滞C赫鲁晓夫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D当时的农业政策脱离实际8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此观点得出是基于 A摆脱了斯大林体系的束缚 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C“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 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9普京曾说:“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你认为“死胡同”主要指 A社会主义道路 B斯大林体制 C农业集体化 D国民经济军事化10(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个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的15倍。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一度曾被人们看作“繁荣”、“发展”、“强大”的典型,华盛顿宣称繁荣将永驻人间。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东方一个国度,也正在诞生奇迹,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受世人膜拜。 摘编自美苏交锋材料二 在这个不幸的年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身上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困难中他们要求的是有领导的纪律和方向。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他们实现遗忘的工具,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罗斯福在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材料三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就认为,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认识到3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哪些严重问题?(3分)(3)材料三中,苏联在30年代实施什么农业政策?怎样理解“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这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10分)(4)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案】:(1)美国原因:20年代经济的高度繁荣,成为资本主义学习的样本;30年代罗斯福新政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2分)苏联原因:20年代: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30年代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3分)(2)问题:哈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工农业生产遭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矛盾尖锐;救济的对象应是底层人民,而不是大银行、大企业、大农业。(3分)(3)政策:实行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实行高积累。(2分)理解: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来为工业提供粮食、资金和原料。(2分)影响: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6分)(4)启示:农业政策的调整要根据实际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要注重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