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配置方法.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22036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配置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园林树木配置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园林树木配置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园林树木配置方法 第一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一 适地适树 的原则适地适树是指根据当地气候 土壤等各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 首先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使植物生长正常 通常的做法是选用 乡土树种 其次应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 在竖向设计上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注意喜光与耐荫 速生与慢生 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 二 功能性要求不同的园林绿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 因此 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应考虑绿地的功能 三 景观需求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 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观 给人以视觉 听觉 嗅觉上的美感 1 因地制宜2 因时制宜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构成要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3 因材制宜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千差万别 根据功能需求 可以利用植物的姿态 色彩 芳香 声响等观赏特性 构成观形 赏色 闻香 听声的景观 四 经济要求在重要的景点和建筑物的迎面处 可配置一些名贵的树种 其次还可种植一些观果 观叶的经济林木 搞各种 果树上街 进园 进小区 但是 园林结合生产 只是 结合 而已 生产只是副业 千万不能舍本逐末 去搞 园林生产化 五 美学原则 一 变化与统一 二 对比与调和 三 韵律与节奏 四 比例与尺度 五 均衡与稳定 六 比拟与联想 一 变化与统一 形式的统一 材料的统一 线条的统一 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 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一 多样统一性亦称变化与统一 在园林植物配置时 树形 色彩 线条 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 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这样 显得既生动活泼 又和谐统一 运用重复的手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主体与从属也就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在植物造景中 必须有主体或主体部分 而把其余置于一般或从属地位 一般地 乔木是主体 灌木 草本是从属的 在园林中 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轴心或重心位置法和对比法 二 对比与调和 对比和调和 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 它体现出事物存在的差异性 所不同的是 调和 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 同 对比 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 异 调和 是把两个相当的东西并在一起 使人感到融合 协调 在变化中求得一致 对比 则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使人感到鲜明 醒目 富于层次美 在园林构图中 任何两种景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差异程度明显的 各自特点就会显得突出 对比鲜明 差异程度小的 显得平缓 和谐 具有整体效果 所以 园林景物的对比到调和统一 是一种差异程度的变化 二 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园林景观更需要有对比 1 形象的对比与调和在植物造景中 乔木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宽 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 有着明显的对比 但它们都是植物 从树冠上看 其本身又是调和的 一2 体量的对比与调和如假槟榔与散尾葵对比 蒲葵与棕竹对比 体量上有很大差别 而它们的姿态又都是调和的 3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红色和绿色为互补色 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 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 此外 还有明暗的对比与调和 虚实的对比与调和 开闭的对比与调和 高低的对比与调和等 路的颜色和四周形成鲜明的对比 挺拔的塔矗立在开阔的水边 产生明显的方向对比 体现了空间的深远 开阔 虚实空间对比 疏密空间对比 近似协调用方形 长方形组合的庭园绿地 显得总体调和统一 又有大小 高低 色彩的变化 三 韵律与节奏 简单韵律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 交替韵律两种以上因素等距反复出现 起伏韵律一种或数种因素在形象上与规律的起伏 曲折变化 拟态韵律既有共同因素 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 交错韵律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变化 但变化是按纵横或多方向进行 三 韵律与节奏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 简单韵律 两种树木 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 产生活泼的 交替韵律 园中景物中连续重复的部分 作规则性的逐级增减变化还会形成 渐变韵律 花架的支柱便是简单韵律 交替韵律 起伏韵律 四 比例与尺度 一 景物本身的比列二 尺度 尺度是景物的整体或局部大小与人体高矮 人体活动空间大小的度量关系 也是人们常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例与尺度所谓比例就是指园林中各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而尺度是指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两种关系不一定能用数字来表示 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 经验上的审美概念 一般地 对于大型景物来说 最佳视距应为景物高度的3 3倍 小型景物约为1 7倍 对景物宽度来说 最佳视距应为景物宽度的1 2倍 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比例与尺度 在大空间里赏景会有雄伟 壮观之感 在习惯大小的空间里赏景会感到自然 舒适 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 趣味感 雕塑体积与体育馆的规模相协调 小桥不足一米半 与小溪相称 五 均衡与稳定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 在平面上表示位置关系适当就是均衡 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就是稳定 一般地 色彩浓重 体量庞大 数量繁多 质地粗厚 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重感 相反 色彩素淡 体量小巧 数量简少 质地细柔 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轻盈的感觉 根据周围环境 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 对称式 和自然式均衡 不对称式 均衡与稳定 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质感均衡 稳定 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稳定 六 比拟与联想 1 模拟自然山水2 利用植物的特性 姿态 形象 色彩等赋予人性比拟形象物3 利用园林建筑小品 雕塑造型等创造比拟形象4 利用文物 古迹的形象来比拟知识 思想 道德 精神5 利用文学如匾额 楹联 诗文等揭示园 景的立意 拟态韵律 七 园林树木的配置方法 一 规则式配植 选用树形美观 规格一致的树种 按固定的株行距配植成整齐一致的几何图形 称规则式配植 1 对植2 列植辐射对称3 三角形种植4 中心植5 环植6 多边形 二 园林树木自然式配置的方式 1 孤植孤植树又称为独赏树 标本树 赏形树或独植树 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 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 适宜作独赏树的树种 一般需树木高大雄伟 树形优美 且寿命较长 或具有美丽的花 果 树皮或叶色的种类 一般采取单独植的方式 但也偶有用2 3株合栽成一个整体树冠的 孤植树定植的地点以在大草坪上最佳 或植于广场中心 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角处 在树的周围应有开阔的空间 最佳的位置是以草坪为基底 以天空为背景的地段 树木个体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形巨大 树冠伸展 给人以雄伟 浑厚的艺术感染 姿态优美 奇特 开花繁茂 果实累累 花色艳丽 给人以绚烂纷呈的艺术感染 芳香馥郁 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 具有彩色叶者 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感染 孤植树按其功能 有二种类型 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 要求有巨大开展而浓郁的树冠 速生健壮 以乡土树种为好 不发生萌蘖 体姿优美 纯艺术构图作用的孤植树 体形及树冠大小要求不严格 枝叶分布疏密均可 如水杉 雪松等窄型树冠者也可应用 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主景 应布置在突出位置 开阔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的构图重心上 一般适宜的观赏视距为树木高度的4倍左右 在开朗的空间布置孤植树 亦可将2或3株树紧密种植在一起 如同具有丛生树干的一株树 以增强其雄伟感 满足风景构图的需要 开阔水边或可以眺望远景的山顶 山坡上 孤植树以水和天为背景 形象清晰突出 如桂林水畔大榕树 黄山迎客松等 桥头 自然园路或溪流转弯处 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孤植树在园林风景构图中 也常作配景应用 如作山石 建筑的配景 此类孤植树的姿态 色彩要与所陪衬的主景既对比又协调 为尽快达到孤植树的景观效果 最好选胸径8cm以上的大树 能利用原有古树名木更好 只有小树可用时 要选用速生快长树 同时设计出两套孤植树 如近期选巨桉 天竺桂 楝树为孤植树时 同时安排白皮松 黄桷树 小叶榕等为远期孤植树截入适合位置 草坪上的孤植树 BACK 2 对植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 互相呼应的园林植物 称之为对植 对植可以是2株树 3株树 或2个树丛 树群 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 动势向轴线集中 对植的方式 1 对称栽植树种相同 大小相近的乔灌木配置于中轴线两侧 如建筑大门两侧 与大门中轴线等距栽植两株大小相同的雪松或桂花 2 非对称栽植树种相同 大小 姿态 数量稍有差异 距轴线距离大者近些 小者远些的栽植 非对称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 桥头 假山登道 园中园入口两侧 3 丛植和聚植A 丛植由二 三株至一 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 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整体外轮廓线的称为丛植 丛植的目的主要是发挥集体的作用 它对环境有较强的抗逆性 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 B 聚植 集植或组植 由二 三株至一 二十株不同种类的树种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聚植 亦可用几个丛植组成聚植 聚植能充分发挥树木的集团美 它既能表现出不同种类的个性特征又能使这些个性特征很好地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集团美 在景观上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一种配植方式 树丛植树木的组成通常为2 15株 若配入灌木 总数可以达到20株 树丛欣赏的是植物的群体美 其配置的基本形式有 A 两株配合构图上应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 树木的大小 姿态 动势可以不同 但树种要相同 或同为乔木 灌木 常绿树 落叶树 动势呼应 距离不大于两树冠直径的1 2 图4 2 2假山登道口的对植树丛 图4 2 3两株树丛 BACK BACK B 三株配合三株配合最好选用同一树种 但大小 姿态可以不同 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一般要求平面为不等边三角形 一大一小者近 中者稍远较为自然 三株配合 如果选用两个树种 最好同为乔木 灌木 常绿树 落叶树 其中大 中者为一种树 距离稍远 小者为另一种树 与大者靠近 C 四株配合四株树可分为3 1两组 组成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 单株为一组者选中偏大者为好 若选用二种树 应一种树3株 另一种树1株 1株者为中 小号树 配植于3株一组中 D 五株配合五株树可分为3 2或4 1二组 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若用2种树 株数少的2株树应分植于二组中 E 六株以上的配合由二株 三株 四株 五株几个基本配合形式相互组合而成 不同功能的树丛 树种配置要求不同 庇荫树丛 最好采用同一树种 用草地覆盖地面 并设天然山石作为坐石或安置石桌 石凳 观赏树丛可用二种以上乔 灌木组成 图4 2 4树丛位置1 2 3三株树的配置4 5 四株树的配置6 7 五株树的配置 BACK BACK 树丛在园林中 可作草坪主景或边缘点缀 或作道路交叉口 转弯处的对景或屏障 也可于园林入口 建筑两侧自然对植 或用于院落 廊架角隅起缓和与伪装作用 如洛阳植物园展出园内园 建筑角隅小土坡处 配芭蕉 山石 花草树丛就很成功 图4 2 5两株以上乔灌木组成的树丛 BACK 图4 2 6 1北京地坛牡丹园草坪树丛的配置 BACK 图4 2 6 2北京地坛牡丹园草坪树丛的配置 BACK 图4 2 7北京玉渊潭留春园草平树丛的配置 BACK 4 群植 树群 由二 三十株以上至数百株左右的乔 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为群植 这个群体称为树群 树群可由单一树种组成亦可由数个树种组成 树群由于株数较多 占地较大 在园林中可作背景 伴景用 在自然风景区中亦可作主景 两组树群相邻时又可起到诱景框景的作用 树群设计要求 树群的位置 应选在有足够面积的开阔场地上 其观赏视距至少为树高的4倍 树群宽的1 5倍以上 树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常作为主景或邻界空间的隔离 其内不允许有园路经过 单纯树群 由一个树种组成 为丰富其景观效果 树下可用耐荫花卉如玉簪 萱草 金银花等作地被植物 混交树群 是具有多层结构 水平与垂直郁闭度均较大的植物群落 其组成层次至少3层 多至6层 即乔木层 亚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树群配置要做到群体组符合单体植物的生理生态要求 第一层的乔木应为阳性树 第二层的亚乔木应为半阴性树 乔木之下或北面的灌木 草本应耐阴或全阴性的植物 处于树群外缘的花灌木 有呈不同宽度的自然凹凸环状配植的 但一般多呈丛状配置 自然错落 断续 树群的天际线应富于起伏变化 从任何方向观赏 都不能呈金字塔式造型 其乔木层为阳性树种的枫杨 香樟 无患子等 亚乔木层为半耐阴的广玉兰等 半耐阴的灌木山茶 忍冬 极耐荫的宿根草本植物玉簪 树群边缘灌木成丛配置 选用的是半耐荫的杜鹃 忍冬和喜光的榆叶梅 碧桃 此树群的天际线起伏而有韵味 当树群平面投影的长宽稍大于4 1时 称为带状树群 在园林中多用于组织空间 5 林植是较大面积 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 这是将森林学 造林学的概念和技术措施按照园林的要求引入于自然风景区和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配植方式 工矿场区的防护带 城市外围的绿化带及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等 均常采用此种配植方式 在自然风景游览区中进行林植时应以造风景林为主 应注意林冠线的变化 疏林与密林的变化 林中树木的选择与搭配 群体内及群体与环境间的关系 以及按照园林休憩游览的要求留有一定大小的林间空地等措施 较大规模的风景林 可称得上是特殊用途的森林 它是大面积园林绿地 特别是城郊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被景观 风景林的作用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大气候 维持环境生态平衡 满足人们休息 游览与审美要求 适应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 生产某些林副产品 风景林设计中 所配置的树种必须以生物学特性为基础 同时要考虑风景林营造后的群落特性与演替问题 以下主要讲述一些风景林的配植 风景林的配置除根据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进行外 还必须掌握风景林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和演替的自然规律 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各时期植株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产生的竞争 予以合理搭配 风景林按其结构可分为疏林和密林两大类 其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图4 1 13树丛配植 图4 1 14街道配植 BACK 图4 2 8片状树群设计示意1 青杨4株2 平基械6株3 山楂8株4 白皮松6株5 白碧桃6株6 红碧桃11株7 珠珍梅15株8 忍冬27株9 紫花忍冬13株10 重瓣榆叶梅29株 BACK 图4 2 9带状树群的应用1 常绿乔木 油松2 落叶乔木 元宝枫3 片植灌木 丁香4 灌木 木灌5 绿篱 侧柏6 草地 野牛草7 攀缘植物 紫藤8 花池 BACK 6 散点植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 节奏的散点种植 有时可以双株或三株的丛植作为一个点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 对每个点不是如独赏树的给以强调 而是着重点与点之间有呼应的动态联系 散点植的配植方式既能表现个体的特性又处于无形的联系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城市绿化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越加重视 在城市中开始重视各种绿地生态效益 认为乔 灌 草的合理搭配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中的一些问题 树木 植物 配植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 复杂的 需要细致的观察 体会才能领会其奥妙之处 在此仅作一般概述 望学者继续深入领会 三 配植的艺术效果 丰富感 配植前建筑的立面很简单枯燥 配植后则变为优美丰富 在建筑物屋基周围的种植叫 基础种植 或 屋基配植 平衡感 平衡分对称的平衡和不对称的平衡两类 前者是用体量上相等或相近的树木以相等的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后者是用不同的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稳定感 在园林局部或园景一隅中常可见到一些设施物的稳定感是由于配植了植物后才产生的 实际上中国较考究的石桥在桥头设有抱鼓尾板 木桥也多向两侧敞开 因而形成稳定感 而在园林中于桥头以树木配植加强稳定感则能获得更好的风景效果 严肃与轻快 应用常绿针叶树 尤其是尖塔形的树种常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 例如莫斯科列宁墓两旁配植的冷杉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一些线条圆缓流畅的树冠 尤其是垂枝性的树种常形成柔和轻快的气氛 例如杭州西子湖畔的垂柳 强调 运用树木的体形 色彩特点加强某个景物 使其突出显现的配植方法称为强调 具体配植时常采用对比 烘托 陪衬以及透视线等等手法 缓解 对于过分突出的景物 用配植的手段使之从 强烈 变为 柔和 称为缓解 景物经缓解后可与周围环境更为协调而且可增加艺术感受的层次感 韵味 配植上的韵味效果 颇有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意味 只有具有相当修养水平的园林工作者和游人能体会到其真谛 但是每个不懈努力观摩的人却又都能领略其意味 总之欲充分发挥树木配植的艺术效果 除应考虑美学构图上的原则外 必须了解树木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 它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异的生态习性要求 在掌握有机体自身和其与环境因子相互影响的规律基础上还应具备较高的栽培管理技术知识 并有较深的文学 艺术修养 才能使配植艺术达到较高的水平 此外 应特别注意对不同性质的绿地应运用不同的配植方式 使如公园中的树丛配植和城市街道上的配植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前者大都要求表现自然美 后者大都要求整齐美 而且在功能要求方面也是不同的 所以配植的方式也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