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967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13题。1.到的粗细变化,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保温作用2.关于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是长波辐射 B.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削弱了太阳辐射D.表示大气逆辐射3.图中数字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 B. C. D. 4当地面辐射最强时A太阳辐射最强 B地面温度最高 C大气温度最高 D大气逆辐射最强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等压面分布的是( )6. 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A.增强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7.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A.AB.BC.CD.D8.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 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C.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D.近地面受冷多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压9. 下列海陆风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热力环流的是A.B.C.D.10.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向心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11. 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B.垂直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C.平行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D.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12.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下图是形成于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是指大气产生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总是由南向北 B.图中是使风向偏转的地转偏向力C.图中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D.图中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14.北半球高空的风如果不考虑,则风向将 ()A.垂直于等压线 B.与等压线斜交 C.平行于等压线 D.不能确定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题。15.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是A.副热带高压带 B.西风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信风带16.常年在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7.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A.B.C.D.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回答下面32-33题。18.全球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分布在( )A.亚洲东部和南部B.北美洲东部C.欧洲西部 D.澳大利亚西部 19.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 )A.1月左右 B.4月左右 C.7月左右 D.11月左右20. 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A.台风的影响 B.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海陆热力差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地空气_(受热或冷却),其地面气压_(高于或低于)乙地,其天气状况_(阴雨或晴朗)(2)请在图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3)请图把“甲、乙、A、B”四点气压按照从气压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白天或夜间)。若表示东亚季风,则此时是 季。(4)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_,热力环流是由地面_而形成的.如果高空等压面弯曲变大,则表明该区域内水平气压差异。22. 读气压带风带图,回答以下问题:(1)填出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A;B;C;D。(2)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是夏季,冬季。(3)30N40N大陆西岸,冬季受控制(填字母或数字序号)。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5 CBCBB 610ADABB 1115DBBCC 1620ACAC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1)受热 (2分)低于(2分)阴雨(2分)(2)ab处下沉 (2分)(3)乙甲BA (2分) 夜间(2分) 冬季(2分) (4)地面辐射(2分) 冷热不均(2分) 大(2分)22.(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A东北信风带 B西风带 C极地东风带(北) D东南信风带(14分)(2)夏季 北移 ,冬季 南移。(4分) (3)B(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