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第4课时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265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第4课时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第4课时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第4课时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时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原理1糖类的检测 (1)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2)淀粉碘液蓝色2脂肪的检测脂肪3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二、实验操作1实验材料的选择(1)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材料是含糖较高的生物组织,且颜色较浅,易于观察,如苹果、梨、白萝卜等。(2)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核桃种子。(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一般选用牛奶、豆浆等,但需要进行稀释。2实验流程图示(1)鉴定淀粉配制样液:取蔗糖和淀粉各2 g,分别溶于100 mL的清水中观察记录:A试管内不变蓝色,B试管内变为蓝色(2)鉴定还原性糖配制样液(方法同鉴定淀粉)观察记录:A、B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3)鉴定脂肪制片:将要探究的植物组织,如核桃和花生的种子、洋葱根尖等,制临时装片染色, :用苏丹染液对装片进行染色,并用50%的乙醇洗去浮色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看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结果与结论:若所观察的植物组织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说明该植物组织细胞中含有脂肪,否则,不含有脂肪(4)鉴定蛋白质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卵清蛋白稀释液取样液2 mL加入试管加入NaOH溶液2 mL:溶液不变色加入CuSO4溶液34滴:溶液变紫色实验结论: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名师点拨对鉴定类实验的几点认识(1)注意材料中鉴定对象含量要丰富,且选择无色或颜色浅的材料,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掩盖反应产生的物质的颜色。(2)实验结论往往是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3)掌握试剂的组成和使用方法与顺序,试剂的作用。(4)注意分析某种试剂缺少,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思考探究(1)斐林试剂由何类物质构成?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使用条件如何?提示: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混合配制而成,使用时应现用现配,且需隔水加热处理。(2)与斐林试剂相比,双缩脲试剂有什么不同?在使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提示: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是0.01 g/mL;在使用方法上是先滴加NaOH溶液,然后再滴加CuSO4溶液,且不需加热。(3)选用核桃种子进行切片观察鉴定脂肪时,宜将种子浸泡,是否浸泡时间越长越好?提示:用核桃种子进行切片观察时,需提前浸泡。浸泡时间太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太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一些。(4)在“植物细胞都含有脂肪吗”实验中,选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有什么作用?提示: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苏丹染液的浮色。(5)上述实验中分别有哪些实验需要加热和需要显微镜?提示: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需要加热;鉴定脂肪的存在需要使用显微镜。1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的鉴别实验中,按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待测物试剂颜色反应条件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脂肪橘黄色 斐林试剂砖红色隔水加热 A.蔗糖、苏丹染液、紫色B蔗糖、苏丹染液、红色C还原性糖、苏丹染液、紫色D果糖、苏丹染液、红色解析:选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隔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果糖为还原性糖,蔗糖为非还原性糖。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A量取斐林试剂时应优先加甲液再加入乙液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D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解析:选B鉴定还原性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应该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隔水加热时,为了均匀加热,试管中的液面应该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不能长期保存;组织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加热后变为砖红色。3下面各组分别表示鉴定材料、所用试剂和产生的反应现象,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 B马铃薯、苏丹染液、橘黄色C豆浆、双缩脲试剂、紫色D花生种子、苏丹染液、红色 解析:选B马铃薯中主要含有淀粉,应该用碘液检测,呈蓝色。4在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瓤西瓜中含有大量糖分,可以用于还原性糖的鉴定B核桃种子含脂肪多且易获取,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解析:选A红瓤西瓜的红色对颜色反应的观察有遮盖作用,不能作为实验材料。5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需要加热B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C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D使用斐林试剂最好现用现配解析:选A蛋白质的鉴定不需要加热。6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A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 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 g/mL的CuSO4溶液B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 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C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1 g/mL的NaOH溶液D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 g/mL的NaOH溶液和0.05 g/mL的CuSO4溶液 解析:选B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先要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混匀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7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性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用肉眼即可观察 C鉴定还原性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后均匀再加入 D用于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隔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 解析:选C斐林试剂的成分虽然和双缩脲试剂相同,但是浓度、用法、用量都不同,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检测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脂肪,染色后需用显微镜观察;鉴定还原性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不需要隔水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