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段考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122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段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段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段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段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 A宗法制 B世卿世禄制 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2西周时期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诸侯国。这在政治制度上称为: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3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4.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官吏来源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5.以下有关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起源C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D是世界上内容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广泛的古代法律体系6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由此判断l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71721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的是 A. 罗伯特沃波尔 B.荷兰执政威廉 C. 丘吉尔 D.乔治一世8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9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的权利来源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是:A. 由议会变为内阁 B. 由上帝变为议会 C. 由上帝变为国民 D. 由上帝变为辉格党10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经过斗争,获得了在英国议会中的更多议席。这种情况开始于:A内阁制形成后 B1832年议会改革后 C“光荣革命”后 D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11 华盛顿曾形容美国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华盛顿所说的“政府”是:A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殖民机构 B制定联邦宪法前的邦联中央C联邦宪法实施后的联邦政府 D美国内战时南北对峙的政府121787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当时这部宪法A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和选举权 B规定规定广大妇女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13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A. B. C. D. 14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和社会稳定,就中国古代三省制度与西方近代三权分立相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代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B三权分立是指立法、行政、审议和执行C两者都体现了三权相对独立,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D两者都通过分权和制衡达到民主决策的效果15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16“驴相之争”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局面。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A. B. C. D. 1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A. 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 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C. 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D. 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18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民主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19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均衡B结束长期政治分裂状态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20有史学家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度。”以下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立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B议会没有实权,议员是俯首听命的“绵羊脑袋” C帝国宪法没有规定议会拥有立法权D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宰相执行政府决策21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22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3“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客观上有一定积极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 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开始走向近代化C. 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D. 专制君权受到冲击24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A.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 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C. 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25鸦片战争失败后,“负责交涉条约的人知道战前广东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这是他们外交的胜利。”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 力求减少苛捐杂税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D. 对外政策灵活务实26.以下和香港问题由来有关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A B C D2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A B C D2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其根本原因是: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争夺 D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29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30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增辟通商口岸31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2下列史实反映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20世纪初期出现的是: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C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传教33宣统三年(1911年)的某一天,清廷忽然接到广东省地方高级官员的电报:“省城乱党潜图起事,三月二十九日猝有匪徒多人轰击督署。”电报所说的事件是A. 武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4.1911年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有利时机是:A民族危机加深 B同盟会的成立 C保路运动 D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35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題、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A. 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 B. 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C. 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 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6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的演变,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是自由的。权利法案材料四: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联邦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既是最高首脑,又兼陆海军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而且可以否决国会所通过的法案联邦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五:“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一的三幅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最基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发展完善的?(7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6分)(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6分)(6)请说出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上的主要成就。(6分)广州市培正中学xx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CBDAB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DCAAC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ACBBDCB题号3132333435答案ACCC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特点:皇权至上。(2分)(2)特点:轮番执政;直接民主;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任答3点即可得分)(3)限制权利: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3分) 发展完善:建立责任内阁制;通过议会改革(4分)(4)体现: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3 分)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可以弹劾总统:总统可以任命大法官,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国会确认,法院可宣布国会法律不违宪,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任答2点得3分)(5)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分)(6)成就: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临时约法(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