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I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3516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III)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在饮用水行业中做到老大地位的农夫山泉,试图在现代农业领域成就一片新天地。看到赣州盛产脐橙,所以没多考证就决定在这里建厂。工厂建好后才发现,这里的脐橙含有大量的柠檬苦素,根本无法榨汁。所选育品种全年榨汁期仅10天,导致工厂设备利用率低下,这一切导致早期工厂一度陷入停滞,每年的亏损超过xx万元。农夫山泉在现代农业领域失败的教训在于没有正确的经营战略,狂热地追求规模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只看到眼前利益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对资源分析不足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政府缺少了引导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农夫山泉缺少实际考证就盲目建厂,扩大生产规模,这说明他没有正确的经营战略,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不选;材料中农夫山泉对资源分析不足,盲目建厂,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正确;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如何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自发性一般是指市场主体为了追求利益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关键在于“不正当手段”;盲目性强调不了解市场信息盲目生产经营,关键在于“不了解市场信息”;滞后性强调了解信息太晚,已造成不良后果,关键在于“了解信息太晚”。2. 我国某地经济成分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该地国民经济的支柱该地的所有制结构得到日益完善和优化该地形成了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格局 各种经济成分在该地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观察图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该地的所有制结构得到日益完善和优化,形成了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格局,正确。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错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各种经济成分在我国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错误。答案选B。3.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xx6月12日至26日启动xx猴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第二批次的发行,本次发行3.3亿枚。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会使纸币的发行量相应增加 贺岁纪念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国家决定其面值和实际购买力 为满足居民收藏纪念币的需要而发行A. B. C. D. 【答案】C【解析】纪念币不是纸币,它的发行不会使纸币发行量相应增加,不选;贺岁纪念币也是法定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正确;国家不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选;纪念币为满足居民收藏纪念币的需要而发行,正确。【点睛】关于人民币的“三有一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在一定时期内发行一定数量的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4. 税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结构性减税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下列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影响的传导中,正确的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初次分配更加合理推进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开采和作用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营业税改增值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提高个税起征点属于再分配政策,不属于初次分配政策,不选;推进资源税改革,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正确;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确;营业税改增值税本身会减少国家财政在此方面的收入,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财政的作用【名师点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同,初次分配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本题选项中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就属于通过税收政策实现的国家的再分配问题。5.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下图为不同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形状,(x轴为商品的需求量,y轴为居民收入)。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如图是必需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缓慢增加如图是奢侈品曲线,需求量增长幅度随收入增加而加快如图是奢侈品曲线,需求量增长幅度随收入增长而逐步放缓如图是必需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较快增加A. B. C. D. 【答案】A【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长也较快。必需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缓慢增加,奢侈品曲线,需求量增长幅度随收入增加而加快,适合题意;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6.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已成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xx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xx国民经济的主要统计数据。下列数据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有(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明显快于一、二产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增长0.9% 需求结构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1.2%A. B. C. D. 【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已成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消费的贡献率均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适合题意;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7.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xx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xx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公告显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A. 行政手段 B. 金融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答案】D【解析】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调节经济活动,如财政政策(财政、税收手段等)、货币政策(货币、利率、信贷等)、经济计划等;法律手段是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的强制性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税收和利率是经济手段,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适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词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经济手段的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的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法律手段的关键词有: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行政手段的关键词有: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8. xx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 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提高保障水平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民众。这表明A.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 国家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C.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D.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答案】A【解析】我国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 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提高保障水平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民众。这表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适合题意;C、D也是财政的作用,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B是错误的。【点睛】正确区分财政的作用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9. 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将自xx10月10日起发行总额不超过3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中国财政部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 )A. 吸收居民闲置资金,增加居民收入B. 弥补国家财政赤字,筹措资金C. 拓宽居民理财渠道,完善社会保障D. 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国债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之一,国家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为现代化建设筹措资金,B适合题意;A不是发行国债的目的;C是从居民角度谈国债的作用;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D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发行国债的目的10.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市场竞争新优势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将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由中高速向中低速度转变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正确且适合题意;创新不一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说法错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1. 一般来说,阳光、空气不是商品,但在一些国家中由于大气污染,新鲜空气也可装在特制容器中出售,在这里,空气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其原因是A. 它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要B. 把空气净化并放在特制容器中,经过了人们的劳动,它成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 出现了销售新鲜空气的商贩D. 人们不能随意从自然界得到新鲜而未被污染的空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B符合题意,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空气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新鲜空气装在特制容器中,经过了人们的劳动,然后出售,它成为了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与商品的含义符合;ACD不符合题意,ACD项所述与商品的含义均不符合;故本题选B12. xx年12月,中国工人意外当选xx美国新闻周刊时代人物亚军(群体)。但我国某网站的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我国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决定这一次序的是( )A. 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B. 我国现阶段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C. 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分配政策和收入增长机制D.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我国的就业取向选择的依据就是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我国的所有制没有关系,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就业第一选择并不是国有经济,而是政府机关,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分配政策和收入增长机制与题中的就业取向息息相关,故入选。D选项观点错误,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不是世界经济强国,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政策13. 我市农民王某经营自己的3亩集体承包地,每年得到2900元的收入;闲暇时王某在附近一私营企业打工,每月可收入1500元。王某的2900元收入和1500元收入分别属于A. 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B.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C. 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D. 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分配方式,集体承包地,每年得到2900元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王某在附近一私营企业打工,每月可收入15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动要素,故B观点符合题意,ACD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B。考点:分配方式点评: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难度适中。14. 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向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G20峰会的成果A. 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B. 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开放包容的全球化进程C. 能够消除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D. 有利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增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向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所以G20峰会的成果不仅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利。D项符合题意;G20峰会面向全球,A项与题意不符;B项与实际不符;C项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D。15. 下图是海南某地xx上半年秋冬甘薯的变化曲线图,P和Q分别表示甘薯的价格和数量,需求曲线D到Dl移动表示甘薯的需求变化趋势,供给曲线s到Sl移动表示甘薯供给变化趋势,E到El表示其均衡价格变化趋势。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引起右图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有甘薯产销流通环节成本降低 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甘薯种植面积扩大 该地甘薯含有富硒元素,是地瓜中的珍品A. B. C. D. 【答案】D【解析】图表表示在甘薯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甘薯的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如果甘薯产销流通环节成本降低,对甘薯的生产者有利,甘薯的供给量会增加,这不符合题意,不选;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会造成甘薯的生产者减少,供给量减少,在甘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需求量会相应增多,符合题意;甘薯种植面积扩大,会使甘薯的供给量增多,这与题意不符,不选;该地甘薯是地瓜中的珍品,会使人们增加对其的需求,会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致使均衡价格上升,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点睛】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一般有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两种形式。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它总是高于均衡价格。这样,通过宏观调控把价格保持在市场均衡价格水平之上,从而扶持这一行业的发展。与支持价格对应的是限制价格,它总是低于均衡价格。16.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品牌管理专业人才。上述举措体现了人才强国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 维护市场秩序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劳动力作为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国务院办提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体现了维护市场秩序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且符合题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品牌管理专业人才,体现了人才强国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正确且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17. 某市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情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该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该市居民收入总量与消费总量呈反向变化该市居民收入变化是其消费变化的前提该市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具有一致性A. B. C. D. 【答案】D【解析】图像表明该市市民收入增长率提高,消费增长率下降。消费增长率下降只是表明增长速度放慢,但仍然在增长,故说消费水平下降是不正确的,不选;居民收入增长率提高表明收入增长的速度比以前快,消费增长率下降表明消费增长的速度比以前慢,但还是在增长,故二者在问量上都是在增长,应该呈同方向变化,不选;收入增长是消费增加的前提,正确;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也增长,这说明二者存在着一致性,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名师点睛】本题图示中显示的是增长率的变化,而在题肢选项中给出的是总量的变化,要注意二者说的不是同一个具体的问题。增长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表示的都是数量的增长,只不过是增长速度的快慢而已。18.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答案】C【解析】选项AB与题意不符合,因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并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并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是人类社会的规律,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宏观调控,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市场配置资源【名师点睛】市场是如何调节资源配置的?(1)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19. xx年“家电下乡”政策继续实施,由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对农民购买试点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补贴,家电产品价格降低,市场上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一直保持较旺的势头。这说明( )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增加需求 B. 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C. 物价水平的变化是消费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D. 家电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对农民购买试点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补贴,市场上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一直保持较旺的势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故B选项入选。C选项错误,经济的发展是消费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D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无关。点睛: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1)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2)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20. xx有47家国有企业人围世界500强。在榜单前十位中,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分列第二、四、七位。这表明 ( )A. 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B.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 公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D.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答案】A【解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材料体现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A适合题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是错误的;C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D是错误的。【点睛】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因为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不能理解为公有制起主导作用。21. xx底,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处于下跌中。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意味着美元的汇率升高意味着外商到我国投资增加 意味着美元的汇率跌落A. B. C. D. 【答案】B【解析】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不利于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不选;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人民币汇率降低,美元汇率升高,正确;人民币贬值,同等的外币可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此时有利于外商到我国投资,正确;人民币贬值,意味着美元的汇率升高,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做汇率变化影响选择题时,要记住以下口诀:本币币值与本币汇率成正比,与外币汇率成反比;外币币值与外币汇率成正比,与本币汇率成反比。如果人民币汇率降低,则人民币贬值,此时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口;不利于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不利于出国留学、旅游等。22. xx 年5 月26 日,中国财政部宣布成功在伦敦定价发行30 亿元人民币国债。该笔国债发行期限未3 年期,发行利率为3.28%。海外发行人民币国债的积极影响是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提升人民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A. B. C. D. 【答案】D【解析】选项错误,我国在伦敦定价发行人民币国债与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之间无直接关系。选项表述是是“引进来”,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我国海外发行人民币国债,可以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故入选。选D。23. 之所以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原因在于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的要求B.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 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D. 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商品流通、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有积极作用【答案】A【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适合题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一定是公有制经济,B是错误的;C、D说法正确但不是根本原因。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考情分析】本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不是很“热”,属低频考点;但随着我国系列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本考点在高考中将会由“冷”趋“热”。从题型上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难度不大;从知识上看,集中考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知识点,对国有经济很少涉及。在复习中,既要全面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又要注意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还要注意本考点知识与企业发展、分配制度等相关知识的联系;既要关注国家有关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又要关注央企、民企等经济发展的成就。2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xx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下列措施与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A. xx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B. xx“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C. xx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D. xx2月10日,国家发改委依据反垄断法宣布对高通处以9.75亿美元罚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这属于货币政策,C符合设问要求;A、B都是财政政策;D是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25.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需要我国创新“走出去”模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服务 大力推动引资、引技、引智三者有机结合 S企业依靠强大创意团队开展国际化经营 发挥外资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等,属于走出去的模式,是引进来不是走出去,是走出去,属于引进来,答案为B。考点:走出去战略点评:本题需要考生明确走出去的含义和引进来相区别。26. “饥饿营销”悬指定个叫好又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的做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商品最终的售价B. 这是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可以借鉴的好方法C. 为公司树立高品质的形象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D.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存在盲目性的缺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饥饿营销”是通过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的做法,这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商品最终的售价,答案A正确;对于“饥饿营销”,应具体分析,不能简单认为其就是一个好方法,因此B排除;C“树立高品质的形象”和题意无关;D说法明显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供求关系影响价格。27. 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对下列经济现象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电信运营商初步实现“降费”“提速”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同城的小王与小赵交换闲置物品商品流通中直接的物物交换纯手工制作的皮鞋比批量生产的皮鞋贵价值决定价格小王花2元购买一支圆珠笔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A. B. C. D. 【答案】D【解析】电信运营商初步实现“降费”,其实质是因为价格影响需求,不选;交换闲置物品不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不属于商品流通,不选;纯手工制作的皮鞋耗费的劳动比批量生产的皮鞋耗费的劳动量大,价值决定价格,所以纯手工制作的皮鞋要贵,正确;花2元购买一支圆珠笔,是因为这支圆珠笔价值2元,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28. xx年某市在执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中,市财政对农户用电进行价格补贴,使农村电价下调了50%左右。该市农户用电量比xx年同期提高了2倍。这说明A. 在特定条件下,价格由政府政策决定B. 商品的需求受价格影响C. 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巨大D. 农户用电的需求弹性弱【答案】B【解析】某市在执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中,市财政对农户用电进行价格补贴,使农村电价下调了50%左右。该市农户用电量比xx年同期提高了2倍。这说明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适合题意;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A错误;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9. 下列经济现象,与右图中由Ql点到Q2点运动描述一致的是A. 国家决定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产量增加B. 受通胀预期的影响,黄金白银价格创出新高C. 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后,各地食盐需求暴涨D. “瘦肉精”事件后即使某品牌火腿肠销售价格一低再低,但其销量依然锐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价格影响供给知识点。由Q1点到Q2点运动说明价格升高了,生产者有利可图,扩大规模,因此供给增加。国家决定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价格升高,生产者有利可图,扩大规模,因此供给增加。本题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价格影响供给知识点点评:本考题要求学生掌握价格影响供给知识点,此外,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能正确看懂曲线图的变化情况。应该注意的是根据同向运动的正比例函数可以判断出价格升高了,生产者有利可图,扩大规模,因此供给增加。30.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从而实现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这样可以满足百姓不断上升的投资理财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在投资多元化的今天,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一股脑儿堆到百姓眼前。下列理财产品能够体现债权债务关系的是( )张三认购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100万股李四在银行柜台购买5年期凭证式国债王五购买基金公司8万份证券投资基金 赵六把自有闲置资金100万元存入银行A. B. C. D. 【答案】C【解析】股票投资不存在债权和债务关系,不选;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国债能体现债权与债务关系,正确;基金投资不存在债权与债务关系,不选;把资金存入银行,赵六与银行之间存在着债权与债务关系,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xx06月12日:“后高考经济”到来电子产品受青睐。高考结束,对于寒窗苦读十余年的考生来说意味着“牢笼”生活的终结;但对于商家而言,高考结束则意味着消费旺季的到来。11日,记者走访了濮阳市城区银座商场、海龙电脑城、义乌商贸城等了解到,濮阳市部分电子产品商家已经推出针对高考生的系列优惠活动,而考生手中的准考证摇身变为打折卡。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电子产品打折降价的影响。【答案】消费者降低消费成本,会扩大消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价格下降需求增加,降价企业会扩大电子产品生产,增加企业利润。加剧同类电子产品企业竞争,促使其他电子产品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析】本题以电子产品打折降价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设问指向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电子产品打折降价的影响,实际是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水平。价格变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电子产品打折降价加剧同类电子产品企业竞争,促使其他电子产品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3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飞跃,对于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中国百姓来说,“勤劳”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慢奔波的脚步,通过休闲享受幸福的生活。福建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国民休闲汇活动,引导居民更广泛地参与休闲活动,推动休闲经济发展。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福建省政府推动国民旅游休闲活动的正确性。【答案】生产决定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升级,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加。推动国民旅游休闲活动顺应了这一经济发展趋势。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旅游休闲消费产生的新需求,对加快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带动我国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休闲消费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设问指向福建省政府推动国民旅游休闲活动的正确性。回答正确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国民旅游休闲活动进行分析。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33. 关注民生:材料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弄攒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上半年296868亿元10931元15699元5554元与xx同比增长7.0%7.6%6.7%8.3%材料二:xx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事业指明了方向。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国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答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此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要提高效率,有要促进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解析】本题以国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34. xx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从严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开展专项立案监督。起诉福喜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王少宝等44人销售假药案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3240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81件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重大案件挂牌督办。 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出现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原因以及国家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有的公司或个人采取了违法方式制假售假。国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解析】本题命题透析本题以食品药品安全为情景,综合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出现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原因,原因类题目。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作答。根据题意主要体现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有的公司或个人采取了违法方式制假售假。(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回答国家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和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作答。首先,国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其次,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