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258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I)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5分,共计60分)7、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A BC D8、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 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A50 m B50 mC25 m D. m9、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象,则A在上单调递增 B在上单调递减C图象关于点对称 D图象关于直线对称10、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平行,则的值为( )A B0 C1 D21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b2,c2,且C,则ABC的面积为()A.1 B.1 C4 D212、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_14、函数f(x)Asin(x)(A0,0,|)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_15、已知向量,若,则_16、在锐角中,的面积为,_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计70分)17. (本小题10分)在ABC中,已知C=45,A=60,a=2,求此三角形最小边的长及ABC的面积。 18. (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f(x)=()求函数f(x)图象在x=处的切线方程;()求函数y=f(x)的单调区间;19(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的极值点为2(1)求实数的值及函数的极值;(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20、(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的值及的单调增区间;(2)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1(本小题12分)已知:,设函数,求:(1)的最小正周期;(2)的对称中心;22、(本小题12分)已知锐角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1)求的大小;(2)若,且的面积为,求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D【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选D.2、【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所以,故选C3、【答案】A【解析】由余弦定理得,即,故,应选答案A。4、【答案】B【解析】由等比中项可得,又,则16,故选B.5、【答案】A【解析】, ,解得: 或,由于等比数列单调递减,所以,则, ,选A.6、【答案】C【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到=4= , =,故=4+2=6.故结果为6.7、【答案】C【解析】略8、【答案】C【解析】为等差数列成等差数列,即成等差数列,即故选C9、【答案】D【解析】等差数列中, 本题选择D选项.10、【答案】C【解析】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不等式求最值问题,属于中档题.解决此类问题,重要的思路是如何应用均值不等式或其他重要不等式,很多情况下,要根据一正、二定、三取等的思路去思考,本题根据条件,应用均值不等式.11、【答案】D【解析】 或 不等式的解集为,故选D.12、【答案】A【解析】, ,所以B,D错误, C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3、【答案】【解析】由,得直线与的其中一个交点到轴的距离为.14、【答案】【解析】且为真,即假真而为真命题时,即所以假时有或为真命题时,由,解得或由得或或所以的取值范围为15、【答案】1,3,4【解析】对于, 恒成立,命题正确;对于, 若是假命题,则, 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命题错误;对于, 若,则正确,则它的逆否命题也正确;对于,当时, 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命题正确;故填.16、【答案】【解析】,所以不等式解集为故答案为: .点睛: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将二次项系数化为“”: (或)计算判别式,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时,求根, 时,求根, 时,方程无解, 写出解集三、解答题17.【解】因为椭圆的长轴的一个端点到焦点的距离最短,ac2.又e,a2,c,b21,椭圆的方程为x21.18、【答案】(1)(2)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将条件转化为边的关系,结合周长即可求出;()将条件代入余弦定理,即可求出A的余弦值.试题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可化为联立方程组解得所以,边长()由又由()得得=点睛:解决三角形中的角边问题时,要根据条件选择正余弦定理,将问题转化统一为边的问题或角的问题,利用三角中两角和差等公式处理,特别注意内角和定理的运用,涉及三角形面积最值问题时,注意均值不等式的利用,特别求角的时候,要注意分析角的范围,才能写出角的大小.【解析】19、【答案】(1)(2,3),(2)a(1,2试题分析:(1)化简条件p,q,根据pq为真,可求出;(2)化简命题,写成集合,由题意转化为(2,3(3a,a)即可求解.试题解析:(I)由,得q:2x3.当a=1时,由x2-4x+30,得p:1x3,因为pq为真,所以p真,q真.由得所以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2,3).(II)由x2-4ax+3a20,得(x-a)(x-3a)0时,p:ax3a,由题意,得(2,3(a,3a),所以即1a2;当a0时,p:3axa,由题意,得(2,3(3a,a),所以无解.综上,可得a(1,2.【解析】20、【答案】(1);(2).试题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将代入到目标不等式中,然后化分式不等式为整式不等式,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来求;(2)由可得,利用集合的基本关系可以分析出正数的取值范围,当然也可辅以数轴来分析求解.试题解析:(1)由,得4分(2)由,得,8分又,所以,所以10分【考点】1.分式不等式;2.集合的基本关系【解析】21、【答案】(1);(2)试题分析:(1)当时解得不等式,取交集即可;(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求解即可.试题解析:由,其中,得,则,.由,解得,即.(1)若解得,若为真,则同时为真,即,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解得.点睛:注意区别:“命题是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命题”.【解析】22、【答案】(1);(2)试题分析:(1)先解二次不等式得出命题p中x的取值范围,将m=5代入,得到命题q中x的范围,为假,为真,即命题、中一真一假,分类讨论真假和假真两种情况,求出x的取值范围;(2)是的充分条件即命题中x的取值范围构成的集合P是命题中x的取值范围构成的集合Q的子集,根据集合间的关系列出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解不等式,得(1),命题:,又命题、中一真一假,若真假,则解得;若假真,则解得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令,是的充分条件,解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