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328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I)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D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3.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宇宙是由形体和虚空组成的。形体中有些是复合物,而构成复合物的东西,就是原子。”而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这两种观点 A都正确的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 B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前者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后者是形而上学4.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影子 抗震救灾精神 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 B C D5.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 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A B C D6.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有意识地 改变自然物的变化规律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消灭自然物的固有属性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A B C D7.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苹果落地 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水往低处流A B C D8“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时有时无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A B C D9.以下是关于运动的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分别是 A辩证法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10.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1.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网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述已见。这说明 A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12.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1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A B C D15.“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蕴涵的哲理是A规律是客观,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D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16.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盘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说明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1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A必须尽快地创造和利用自然规律 B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C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回答1920题。19.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以上内容A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认识 B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C属于真理的范畴 D是正确的世界观20.目前科技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行进的路线,但人们可以预测台风的到来并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表明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C客观实际的发展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21.由于强热带风暴极大影响了灾区的生产生活,台风登陆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这反映出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B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2.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3.“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实践出知识,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0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按照十八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主观能动性25.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6.2013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十二周年纪念日。入世以来,我国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但也付出了昂贵的门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7.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 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转化A B C D28.下列说法属于形而上学的是 滴水穿石 祸福相倚 刻舟求剑 断章取义 墨守成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A B C D29.“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 B C D座位号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武威六中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文)必修4模块学习学段检测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10分)32.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世界观。按时间顺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 第三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 第四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 后代人的发展”, 第五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14分)3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造福于子孙后代。请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意义。(16分)高二政治答案一,非选择题答案1-5 DABBD 6-10 DDBAD 11-15 CBCDA 16-20 CBDBA 21-25 BABBD26-30CDCDB31题答案参见教材32、(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不同的发展观产生于当时代的实践,正确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规律。(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发展观。(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 (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