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学案 鲁科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829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学案 鲁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学案 鲁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学案 鲁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 线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通过的弧长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切线方向运动的快慢。(2)方向:某点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切线方向。(3)大小:v=s/t说明:线速度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即时速度2. 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连接物体与圆心的半径转过的圆心角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2)大小:/t(rads)3. 周期T,频率f: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也叫转速. 4. v、T、f的关系 T1/f,2/T=2f,v2r/T2rf=r. T、f、三个量中任一个确定,其余两个也就确定了. 但v还和半径r有关. 5. 向心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2)大小:a=v2/r=2r=42f2r=42r/T2=v,(3)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 不论a的大小是否变化,a都是个变加速度。 (4)注意:a与r是成正比还是反比,要看前提条件,若相同,a与r成正比;若v相同,a与r成反比;若是r相同,a与2成正比,与v2也成正比. 6. 向心力(1)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因此,向心力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做功. (2)大小: Fmamv2/rm2 r=m42f2r=m42r/T2=mv(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 即向心力是个变力. 说明: 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不是某种性质的力,因此,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要根据物体受力的实际情况判定。二、匀速圆周运动1. 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2. 性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并且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3. 加速度和向心力:由于匀速圆周运动仅是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故仅存在向心加速度,因此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4.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三、变速圆周运动(非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不仅线速度大小、方向时刻在改变,而且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也时刻在改变,是变加速曲线运动(注:匀速圆周运动也是变加速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变速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外力产生两个效果。1. 半径方向的分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而改变速度方向。2. 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线方向加速度而改变速度大小。故利用公式求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必须用该点的瞬时速度值。四、圆周运动解题思路1. 灵活、正确地运用公式Fnman=mv2/rm2rm42r/T2m42fr ;2. 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向心力. 五、典型例题1. 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小的比较在分析传动装置的各物理量时。要抓住不等量和相等量的关系。同轴的各点角速度和n相等,而线速度vr与半径r成正比。在不考虑皮带打滑的情况下。传动皮带与皮带连接的两轮边缘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而角速度v/r与半径r成反比。例1. 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 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 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 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答案:BD2.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例2.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系数相同,当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两物体均沿切线方向滑动B. 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C. 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D. 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解析:当转速很小时 ,B、A两物只靠自身的静摩擦力即可提供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绳子张力为零;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加,A物体所需向心力一直大于B物所需的向心力,当A物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越过自身所需向心力时,绳子出现张力;当达到A、B整体刚要滑出圆盘时,A、B两物均受到最大静摩擦力作用。此时对A物,静摩擦力与拉力之和提供向心力对B物,静摩擦力与拉力之差提供向心力。当烧断细线时,B物所受静摩擦力因为是被动力而变小,仍在原圆周做圆周运动。A物所受静摩擦力小于它所需要的向心力,故A做逐步离开圆心的圆周运动。故选(D)。说明:对静摩擦力(包括最大静摩擦力)分析,一直是力学中的难点,静摩擦力随其他外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一旦外界的要求(如所需的向心力)超过了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状态被破坏,需重新判断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状态。离心现象也分两类,一是无力提供向心力,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二是向心力的提供不足,物体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本题的A物属第二种情况。3. 求解范围类极值问题,应注意分析两个极端状态,以确定变化范围例3. 如图,直杆上O1O2两点间距为L,细线O1A长为,O2A长为L,A端小球质量为m,要使两根细线均被拉直,杆应以多大的角速度转动?解析:当较小时线O1A拉直,O2A松弛,而当太大时O2A拉直, O1A将松弛. 设O2A刚好拉直,但仍为零时角速度为1,此时O2O1A =,对小球:在竖直方向cosmg在水平方向:sin由得设O1A由拉紧转到刚被拉直,变为零时角速度为2对小球:cos=mgsin=m22Lsin由得,故万有引力定律一、万有引力定律1. 内容: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两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表达式:F其中G,叫万有引力常量,卡文迪许在实验室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2. 适用条件: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球体可视为质点,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3. 万有引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即它们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的运动(投影)1. 基本方法:把天体运动近似看作圆周运动,它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2. 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由G得:。即只要测出环绕星体M运转的一颗卫星运转的半径和周期,就可以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由,得:. R为中心天体的星体半径特殊,当时,即卫星绕天体M表面运行时,由此可以测量天体的密度.3. 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1)由得:.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速度越小(2)由得: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角度越小(3)由G4得:2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周期越大.4. 三种宇宙速度(投影)(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绕行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11.2km/s是物体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16.7km/s是物体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5. 地球同步卫星(投影)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它的周期T24h. 要使卫星同步,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某一确定高度h. 由()得:表示地球半径三、万有引力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不同公式和问题中的r,含义不同2. 向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3.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和发射速度四、典型例题以神六、嫦娥1号为背景是今年最流行的命题方向之一例4. 我国预计在2007年10月份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想嫦娥1号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周期为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自动机器人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仪器重力为P。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 月球的半径 B. 月球的质量C.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解析:万有引力提供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设飞船质量为m,有,又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两式联立可以求出月球的半径R、质量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A、B、C都正确。答案:ABC。例5. 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 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 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分析:设m为卫星质量,M为地球质量,r为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因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有,因,设嘉峪关到同步卫星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所求时间为,由以上各式得换轨问题例6.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圆形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经过B点再次点火实施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如图所示。两次点火过程都是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运行接近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2)卫星同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解析:(1)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卫星在近地圆轨道运动接近A点时加速度为a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maA可认为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G解得= (2)设同步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由上式解得:h2= 题后反思:本题以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例7.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错解:因为,所以V=,即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因为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而在Q点轨道的曲率半径,即C选项正确。分析纠错:D选项正确,但C选项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即卫星的加速度a只与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有关,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典型错误:错误认为卫星克服阻力做功后,卫星轨道半径将变大。例8. 一颗正在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则将会出现:A. 速度变小; B. 动能增大;C. 角速度变小; D. 半径变大。错解:当卫星受到阻力作用时,由于卫星克服阻力做功,故动能减小,速度变小,为了继续环绕地球,由卫星速度可知,V减小则半径R必增大,又因,故变小,可见应该选A、C、D。分析纠错:当卫星受到阻力作用后,其总机械能要减小,卫星必定只能降至低轨道上飞行,故R减小。由可知,V要增大,动能、角速度也要增大。可见只有B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