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检测(三)人民版选修1 .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9656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检测(三)人民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检测(三)人民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检测(三)人民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检测(三) 一、选择题1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鲜卑贵族对平民的压迫,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北境自染逆虏”不难看出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征调赋敛,靡有止已”可见鲜卑族对汉族实行了残酷的剥削,由此看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十分尖锐。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答案C解析在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百姓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百官转而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3北魏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为此孝文帝决定()A统一文轨 B整顿吏治C定都平城 D迁都洛阳答案D解析A项明显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腐败问题,故B项错误;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可知当时北魏都城平城不利于改变风俗,推行汉化改革,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平城不利于文治和移风易俗,而洛阳是帝王之地,所以要迁都洛阳,D项正确。4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亲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既肯定了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卑贵族确认了氏族的身份。这一措施()A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B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素质C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D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汉化政策,促进了汉族与鲜卑族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5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民族融合的潮流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A BC D答案A解析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并不符合历史史实,故排除项。6北魏孝文帝针对流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水平落后,租调繁重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B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革除旧俗,全面胡化巩固了与汉族地主的联系C旧都平城人口承载量小,保守势力大迁都洛阳为推进改革提供条件D官吏贪污成风,私取租调推行官吏俸禄制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判断能力。孝文帝改革前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他为革除旧俗,推行汉化,加强与汉族地主的联系,而不是推行全面胡化,B说法错误。7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A改革的坚定决心 B实行汉化政策C入主中原的愿望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答案A解析材料中“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体现出孝文帝为推行改革宁可将太子废为庶人,说明了其推行改革的坚定决心。8人云:“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得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A BC D答案A解析孝文帝改革没有得到鲜卑贵族和胡汉各族民众的广泛支持,而是面临重重阻力,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9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答案D解析材料并未论及政策的稳定性问题,故A项错误;B项中“强大的帝国”表述错误;材料讨论的重心在于北朝强盛的原因,而非“隋唐统治”,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北朝在“交替的胡化和汉化”中,积蓄了体制的力量,实现了历史的进步,故D项正确。1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答案B解析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故选B。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授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授之盈缩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内容、性质、重大历史意义方面的相似之处。答案(1)措施:均田制。原因:“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2)内容:确立新的土地制度。性质: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加速封建化进程。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二北魏洛阳城复原图唐朝长安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外部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产生的影响。答案(1)北方少数民族柔然强大,威胁北魏统治;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2)迁都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其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解析第(1)题的原因回答要注意是外部原因即客观原因,第(2)题的影响要从对北魏自身和对洛阳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13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答案(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盲目的汉化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亡。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后魏文物,始有可观”“国势之衰兆已见”可知作者的认识,从材料二“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于中国之贡献颇大”可知材料二作者的观点,通过对比得出二者认识的异同。第(2)问从材料一“国势之衰兆已见”可见其中的“国”是指北魏鲜卑族政权,而材料二“于中国之贡献颇大”可见是站在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评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