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8108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一、单项选择题1.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两物体,其相对同一参考系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 前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 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 在前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 从3s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答案】D【解析】5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5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m,B通过的位移为5m, 前5s内A通过的位移大,因为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故AC错误;由图知,A从原点出发,而B从距原点正方向上5m处出发,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故B错误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t=3s起,两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速度均沿正向A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vAvB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2.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 km/h,隧道管养护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B. 设计时速80 km/h为瞬时速率C. 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D. 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 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设计时速80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B正确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C错误汽车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隧道的时间:txv7.3680605.52分钟,故D错误故选B。考点:位移;瞬时速度;时间和时刻【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的区别,注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3. 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该物体在6 s内的路程是( )A. 0 m B. 2 mC. 4 m D. 12 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x-t图象可知:前2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2m,后又回到原点,所以前2s内的路程是4m;2-6s内,物体先向反方向运动4m,后又返回出发点,此过程中,物体的路程为8m,所以物体在6s内的路程为12m故选D考点:x-t图象。4.关于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B.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C.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 加速度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答案】CD【解析】【详解】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物理量,故C正确,AB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CD正确。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x=v0t+12at2可知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位移不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D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故B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故C错误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特点以及位移、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关键是对公式灵活掌握6.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则自驾驶员急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 5:4 B. 4:5 C. 4:3 D. 3:4【答案】D【解析】【详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va=0102.5s=4s;2s时位移:x1=v0t12at2=102- 122.522m=15m;5s时的位移就是4s是的位移,此时车已停:v02t=1024m=20m;故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3:4;故选D。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10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该质点( )A. 第1s内的位移10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2m/s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加量都是1m/s【答案】B【解析】【详解】将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x=10t+t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对比,得到质点的初速度为 v0=10m/s,加速度a=2m/s2。第1s内的位移x1=101+12m=11m,选项A错误;前2s内的位移是:x2=10t+t2=102+22=24(m),平均速度为:v2=x2t2=242=12m/s,故B正确。质点做匀减速运动,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相等,都是:x=aT2=21m=2m,故C错误。任意1s内速度变化量为v=at=21=2m/s,故D错误。故选B。8.质量为0.5kg的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 在前2s内和2s6s内的加速度相同B. 在前2s内向右运动,2s6s内向左运动C. 在4s6s内和6s8s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D. 在8s末离出发点的距离最远【答案】C【解析】v-t图斜率代表加速度,v-t的图积表示位移。前2s内加速度为2m/s2,26 s内加速度为2m/s2,故A错误;速度为矢量,06s内速度为正数,一直向右运动,故B错误;由v=vtv0 ,可知46 s内v=4m/s,68 s内v=4m/s,故C正确;由于面积表示位移,故6s末离出发点的距离最远,故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9.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 第3s内平均速度是1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 前3s内的位移是5.4mD. 第3s末的速度是3m/s【答案】BC【解析】【详解】A、第3s内的平均速度v=xt=31m/s=3m/s,故A错误;B、根据x3=12at3212at22得3=12a912a4=52a,物体的加速度a=1.2m/s2,故B正确;C、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x=12at32=121.29m=5.4m,故C正确;D、3s末的速度v=at3=1.23m/s=3.6m/s,故D错误;故选BC。【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末速度的大小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第3s内的平均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前3s内的位移。10.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为3s,此物体1s末、2s末、3s末速度之比为:v1:v2:v3;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v1:v2:v3=1:3:5B. v1:v2:v3=1:2:3C. x1:x2:x3=1:3:5D. x1:x2:x3=1:4:9【答案】BD【解析】【详解】AB、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v=gt可得:它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v1:v2:v3=1:2:3,故B正确,A错误;CD、根据h=12gt2得:它在1s内,2s内,3s内位移之比为:s1:s2:s3=12:22:32=1:4:9,故D正确,C错误;故选BD。【点睛】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v=gt即可求解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根据h=12gt2即可比较1s内,2s内,3s内位移之比。11.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t=1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t=2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t=2s时,质点回到原点D. t=4s时,质点回到原点【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1s时物体做初速为0、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运动,13s时物体做初速为5ms、加速度为-5ms2的匀变速运动,34s时物体做初速为-5ms、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运动;由此可计算出t=1s时,离原点的距离为s1=12at2=12512=2.5m,t=2s时离原点的距离为s1+s2=7.5m(s2=v0t+12at2=51+12(5)12=2.5m),同理有t=3s时离原点的距离为5m、t=4s时离原点的距离为0m,故AC错误、B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图象的知识12.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60kmB. 在第2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C.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D.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答案】BD【解析】【详解】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汽车运动的位移,则可知,2小时内,甲车正向运动的位移为x甲=12230km=30km;而乙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其位移大小x乙=12230km=30km;因两车相向运动,且初始时刻相距70km,则2小时末时,两车还相距10km;故A错误;由图可知,2小时内乙车一直做负方向的运动,2小时末时开始反向,向正方向运动,选项B正确; 4小时内甲车的总位移为120km;而乙车的总位移为-30km+60km=30km,即乙车的位移为正方向的30km,两车原来相距70km,4小时末时,甲车离出发点120km,而乙车离甲车的出发点70+30km=100km,故此时甲超过了乙车,两车不会相遇,故C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乙车的图象斜率总是大于甲车的图象的斜率,故乙车的加速度总比甲车的大,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答本题应注意:(1)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面积的正负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3)明确两物体的距离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的过程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三、实验题13.(1)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电火花打点的电源是_伏的_(填“直流”或“交流”)。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_赫兹,所以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依次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 s。(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_ (填“偏大”或“偏小”). (3)小车与纸带的_(填“左”或“右”)端相连,小车在做_(填“加”或“减”)速运动。(4)用刻度尺量得OA=2.40cm,OB=4.40cm,OC=6.00cm,OD=7.20cm,打B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 m/s。【答案】 (1). 220 (2). 交流 (3). 50 (4). 0.1 (5). 偏小 (6). 左 (7). 减速 (8). 0.18【解析】(1)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变大,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a=xT2,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3)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依次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可知,小车与纸带的左端相连,再结合计数点间距,可知,小车在减速运动;(4)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B=xAC2T=6.002.400.2102m/s=0.18m/s四、计算题14.某物体从125m的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求(1)物体落地所需的时间;(2)落地速度;(3)物体运动过程最后2s下落的距离。(g=10m/s2)【答案】(1) 5s (2)50m/s (3)80m【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落地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地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出最后2s后下落的位移。(1)根据自由落体公式:h=12gt2,带入数据解得:t=5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落地速度为:v=gt=105m/s=50m/s(3)前3s下落的位移为:h1=12gt2=121032m=45m,则最后2s后下落的位移为:h=12545m=80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属于基础题。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为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2)若将弹簧拉长为11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3)若将弹簧拉长为13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答案】(1)200N/m (2)2N (3)4N【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匀速前进时 k(x-x0)=mgk=mgxx0=200N/m(2)F1=k( x1-x0)=2NF1fmax=F滑=mg=4Nf为静摩擦力,大小为2N(3)F2=k( x2-x0)=6NF2fmax=F滑=mg=4Nf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N考点:摩擦力【名师点睛】计算摩擦力,首先要分析物体的状态,确定是什么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拉不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被拉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16.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0.5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行驶,乙在甲的前方200 m处以5 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问:(1)甲何时追上乙?甲追上乙时的速度为多大?此时甲离出发点多远?(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之间何时有最大距离? 这个距离为多少?【答案】(1)40s;20m/s;400m(2)10s;225m。【解析】【详解】(1)设甲经过时间t追上乙,则有x甲a甲t2,x乙 v乙t。根据追及条件,有a甲t2v乙t200 m。代入数值,解得t40 s和t20 s(舍去)。这时甲的速度v甲a甲t0.540 m/s20 m/s。甲离出发点的位移x甲a甲t20.5402 m400 m。(2)在追赶过程中当v甲v乙时,甲、乙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 由a甲tv乙,得t10 s。即甲在10 s末离乙的距离最大。由xmaxx0v乙ta甲t2得xmax225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