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458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 (I)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题,满分56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直接对蛋白质等的分解2.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能加快反应的进行,但各组搅拌时间要相同D.该实验温度为无关变量,但只要各组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即可3.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A.蒸馏B.压榨C.萃取D.分液4.下列实习、实验常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微生物接种前接种环只要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即可B.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所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要用小烧杯分装置于玻璃罩内C.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时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凝集效果较佳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鉴定实验中,DNA被二苯胺直接染成蓝色B.刚果红染料可以和纤维素的分解产物形成红色复合物C.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D.焙花青-铬矾法可将细胞核染成红色6.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可能存在同一种酶 凡是活细胞都产生酶有的酶成分是核苷酸 在代谢和发育中起调控作用酶只能在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只要有果胶酶就能彻底分解苹果细胞的细胞壁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8.下列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向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的必须是已活化的酵母细胞B.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细胞C.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小火,或者持续加热的方法D.在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要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9.下列操作与消毒灭菌无关的是( )A.培养基在50左右时倒平板B.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针(环)C.接种前用肥皂洗双手,再用酒精擦试双手D.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倒平板的操作10.玻璃棒搅拌出的较纯净的DNA的颜色以及DNA遇二苯胺(沸水浴)染成的颜色分别是( )A.黄色紫色 B.白色砖红色 C.白色蓝色 D.蓝色砖红色11.表是关于几种微生物所利用的碳源和氮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ABCD硝化细菌根瘤菌尿素分解菌乳酸菌碳源CO2CO2葡萄糖葡萄糖氮源HNO3N2尿素N212.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3号试管中的菌落稀释倍数为103倍B.4号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可能是5号的10倍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D.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13.下列培养基不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 )A.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B.培养基中不添加氮源的培养基C.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的培养基D.加入青霉素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4.对于玫瑰精油的提取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2为进水口,3为出水口B.收集后的液体中,要加入NaCl,使水油分离C.本装置为萃取装置D.使用该装置时,由于原料在水中,不易产生原料焦糊问题1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16.在传统园艺中,可以利用嫁接、扦插等手段进行果树繁殖,它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较最明显不足是( )A不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容易发生变异 B不可能大量繁殖无病毒植物C受到植物生长季节、气候等限制 D技术要求简单、易操作17.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不恰当的是( )A. 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B.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方法C. 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D. 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有凝胶珠形成18.将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100 mL各4份分别装在100 mL、200 mL、300 mL,和400 mL的烧瓶内,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 h后产生乳酸最多的是A100 mL B200 mL C300 mL D400 mL19.反刍动物能以富含纤维素的草料为食,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器官瘤胃, 瘤胃中生活着许多微生物,其中有一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反刍动物胃内这些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A. 自养需氧型 B. 异养厌氧型 C. 异养需氧型 D. 自养厌氧型20.下列有关果酒果醋的制作和腐乳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B. 含水量为5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C. 豆腐块装瓶时,应逐层等量加盐D.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嗅气味的办法来检验21.如下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装置乙的排气口是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B. 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C. 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升温D. 甲装置在不改变任何条件前提下,就可以先进行果酒的制作,后进行果醋的制作22.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加尿素 不加尿素 加琼脂 不加琼脂 加葡萄糖 不加葡萄糖 加硝酸盐 不加硝酸盐A B C D23.退火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的因素。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4060 ,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不包括( )A.由于模板DNA比引物复杂得多B.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C.加入引物的量足够多而模板链数量少D.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24.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步骤中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C.步骤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图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25.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 取102、103、104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hD. 应该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26.有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B. 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 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D. 要设置空白比色管做对照27.将菊花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中,可以培育出菊花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MS培养基母液时,大量元素一般浓缩100倍B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同时调节渗透压C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时,有利于根的形成D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中菊花组织细胞的遗传物质要发生改变28.DNA粗提取实验中,应尽可能避免DNA断裂和降解。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以菜花为材料进行研磨时,可以适当加热以促进DNA溶解B向DNA溶液中迅速加入蒸馏水,使DNA快速析出C将丝状物溶解到2 molL-1NaCl溶液中后,加水析出D向DNA溶液中加入冷却的酒精并沿同一方向缓慢搅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4分)29. (本小题满分8分)工业生产中,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红酵母等微生物进行发酵,经菌体裂解、离心后进行萃取。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要初步确定某一菌株是否为红酵母菌株,相对简便的操作是通过_法将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接种时要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进行_。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其形成的菌落的_(填两个)等特征,此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2)碳源对-胡萝卜素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若要通过实验为红酵母菌株选择最佳碳源,则氮源在该实验中属于_变量,为使培养基中的碳源得到充分利用需用_(物理性质)培养基。(3)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紫外线处理红酵母,以获得高产菌株。经定量分析后,若得到高产菌株,要对其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_法在_ 。C的冷冻箱中保存。30. (本小题满分9分)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过甲图所示鉴定炭疽杆菌的实验进行确诊。下表是培养炭疽杆菌的某培养基成分,其中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1)据表分析“某培养基”属于 。(多选)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通用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2)若要从炭疽病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炭疽杆菌,可将患者皮肤脓胞渗出物稀释后滴于培养基表面,用无菌玻璃刮铲涂匀,该接种方法称为 。乙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由该接种方法得到的是 。(多选)(3)制备甲图中的液体培养基时需釆取 方法灭菌,目的是 。接种可疑菌后,经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4)甲图中,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后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 (高/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31. (本小题满分16分)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工程的问题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1)表的培养液pH均为7.0,若要筛选微生物L,则不能选择表中的 培养液(多选)培养液乳糖乳糖酶NaNO2牛肉膏K2HP0KClMgS4O7H2OFeS04A25g/L/1g/L0.5g/L1g/L0.01g/LB/3g/L/1g/L0.5g/L1g/L0.01g/LC25g/L1ug/L/3g/L1g/L0.5g/L1g/L0.01g/LD25g/L/3g/L/1g/L0.5g/L1g/L0.01g/L(2)为了获得能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的单菌落,可采用 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3)扩大培养微生物L时,通过增加营养物质的比例 (可以/不可以)提高种群密度,分析说明原因 (4)在乳糖酶提取纯化的过程中,应及时检测 将酶固定化后,则有利于酶的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发酵,理由是 32. (本小题满分11分)染色体断裂的片段会在细胞中形成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微核率越大,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越大,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配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氯苯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向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统计微核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该实验步骤中有错误存在,请指出 。(3)用曲线图表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4)研究发现某种特定浓度的x物质可以使细胞抵抗氯苯对细胞毒害作用。为验证x物质这种作用,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同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五个细胞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 和 及等量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 。参考答案1.D【解析】A根据果醋制作原理可知,醋酸菌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A正确;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正确;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C正确;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通过浸提后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D错误2.D【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自变量是果胶酶的浓度,因变量是果胶的分解情况,可通过果汁的澄清度来判断,果胶酶的量、pH、温度、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等属于无关变量,需做到相同且适宜。3.D【解析】蒸馏在橘皮精油的实验中没有用到,A错误,压榨在提取玫瑰精油实验中没有用到,B错误,萃取两个实验都没有用到,C错误,本题选D。4.C【解析】微生物接种前接种环要用酒精灯灼烧,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达不到目的,所以A不正确。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要用小烧杯分装置于玻璃罩内,则两者不能发生反应,不能产生二氧化硫,所以B不正确。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如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则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所以D不正确。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时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凝集效果较佳,因为冷酒精会使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也使分子运动速度下降,所以C正确。5.C【解析】DNA鉴定时,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焙花青-铬矾法可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6.D【解析】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需要洗去浮色,A错误;可以将刚果红与培养基分别灭菌,按一定的比例将刚果红加入到培养基中,然后倒平板,B错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C错误;到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D正确。本题主要考查刚果红染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B【解析】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都存在RNA聚合酶,因为要控制合成蛋白质,正确;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是不能产生酶的,错误;酶的成分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核苷酸,正确;酶起催化作用,没有起调控作用,错误; 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都起催化作用,错误;苹果细胞的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能彻底分解苹果细胞的细胞壁,错误。本题考查有关酶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8.C【解析】向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的是活化的酵母细胞,故A正确。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需要冷却到室温才能加入细胞,否则细胞可能失去活性,故B正确。溶解海藻酸钠需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故C错误。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故D正确。因此应选C。9.A【解析】A、培养基在50时搁置斜面属于接种后的培养,与灭菌和消毒无关,A正确; B、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属于灭菌,B错误;C、接种前用肥皂洗双手,再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消毒,C错误;D、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倒平板的操作属于灭菌,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故选:A10.C【解析】向处理后的DNA滤液中加入冷却的酒精,用玻璃棒搅拌出的较纯净的DNA为白色;DNA遇二苯胺(沸水浴)反应后呈蓝色 故选:C11.C【解析】A、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和硝化作用,所以碳源是CO2、氮源是NH3 , A错误; B、根瘤菌是异养微生物,可以进行生物固氮作用,所以碳源是含碳有机物、氮源是N2 , B错误;C、尿素分解菌属于异养微生物,但是能够分解尿素,因此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尿素,C正确;D、乳酸菌是异养微生物,所以碳源是含碳有机物(葡萄糖)、氮源是含氮有机物,如氨基酸等,D错误故选:C12.B【解析】A、3号试管是稀释104倍,A错误; B、4号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稀释倍数比5号的低10倍,如果稀释倍数适当,得到的菌落平均数可能是5号的10倍,B正确;C、5号试管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10510=1.7108个,C错误;D、稀释涂布平板得到的菌落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菌细胞长成一个菌落,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低,D错误故选:B13.C【解析】A、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出纤维素分解菌,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A错误; B、无氮培养基只有能够固氮的微生物能够生存,属于选择培养基,B错误;C、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的培养基可以鉴定大肠杆菌,属于鉴别培养基,不属于选择培养基,C正确;D、加入青霉素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选择出能够抗青霉素的微生物,属于选择培养基,D错误故选:C14.B【解析】A、据图分析,2表示出水口,3表示进水口,A错误; B、收集后的液体是油水混合物,需要要加入NaCl,增大水的密度,使水油分离,B正确;C、本装置为蒸馏装置,C错误;D、使用该装置时,由于原料在水中,易产生原料焦糊问题,D错误故选:B15.D【解析】平板划线接种法:划线时,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不能相连,故选D。16.C【解析】利用嫁接、扦插等手段进行果树繁殖与植物组织培养一样,都属于无性繁殖,都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并且都可以大量繁殖无病毒植物,故A、B错误;嫁接、扦插等手段进行果树繁殖要受到植物生长季节、气候等限制,这是它的明显不足之处,C正确;嫁接、扦插等技术要求简单、易操作,这是它的优点之一,D错误。17.C【解析】应使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进行活化,A正确;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否则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B正确;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C错误;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匀速滴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有凝胶珠形成,D正确。18.A【解析】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所以乳酸菌必须生活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将牛奶转化为乳酸。由题意可知,牛奶是各100mL,甲(500mL)、乙(250mL)、丙(150mL)、丁(100mL)4个锥形瓶中,甲乙丙中会有部分空气,影响乳酸菌的无氧发酵,丁是100mL的瓶子,装入100ml牛奶后能保证无氧的条件,利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形成酸奶,所以100mL的烧瓶内,可以提供其生活的无氧环境,产生的乳酸也最多,故选A。19.B【解析】纤维素分解菌依靠分解纤维素获得的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得到能量,所以为异养型;而动物胃内氧气很少,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综上分析,选B。20.D【解析】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错误;豆腐中水的含量会影响腐乳制作,含水量为70%的豆腐最适合制作腐乳,B错误;豆腐块装瓶时,要分层摆放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加盐量也增加,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C错误;酒精具有酒香味,因此可以通过嗅气味的办法来检验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D正确。21.D【解析】乙装置排气口是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避免发酵失败,A正确;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B正确;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 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左右,C正确;甲装置不能自由通气,所以不能用于果酒和果醋的发酵,D错误。22.B【解析】要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故1需要2错误,故C错误。需要用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故3正确,4错误,D错误。需要加碳源即葡萄糖,故5正确,6错误。不需要氮源,故不需要甲硝酸眼,故7错误,8正确,因此A错误,B正确。23.D【解析】DNA分子在94 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打开,在DNA分子复制时提供模板,这个过程称为变性。当温度缓慢降低到4060 时,两条解聚的单链分别与引物结合,称为退火,故D项阐述错误。24.B【解析】A、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A正确; B、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错误;C、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C正确;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有利于表面的水分更好的挥发和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正确故答案为:B25.B【解析】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应该进行计数,首先要进行培养基的制备,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A正确;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B错误;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C正确;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D正确。26.C【解析】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A正确;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错误;实验必须设置一组不含亚硝酸盐的空白对照组,D正确。27.B【解析】配制母液时,无机物中大量元素浓缩1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A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正确;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形,C错误;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菊花组织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28.D【解析】以菜花为材料进行研磨时,可以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地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A项错误;为避免DNA断裂,加入蒸馏水要缓慢,B项错误;将丝状物溶解到2 molL-1NaCl溶液中后,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静置23min,以析出含杂质较少的DNA,C项错误;为避免DNA断裂和降解,要向DNA溶液中加入冷却的酒精并沿同一方向缓慢搅拌,D项正确。29. 平板划线法 灼烧灭菌 大小、颜色、形状、隆起程度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无关 液体 甘油管藏 -20【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与培养以及胡萝卜素的提取等知识,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方法,识记菌落的特征,掌握胡萝卜素提取和鉴定的原理和方法,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微生物纯化的两种方法中,平板划线法操作相对简单,即通过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要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其形成的菌落的特征,菌落的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隆起程度)等。此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碳源对-胡萝卜素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若要通过实验为红酵母菌株选择最佳碳源,碳源属于自变量,氮源在该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为使培养基中的碳源得到充分利用需用液体培养基。(3)若得到髙产菌株,要对其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30.(1)(2)涂布法 ABC(3)高压灭菌 杀死细菌芽孢 炭疽杆菌大量繁殖(4)等量生理盐水 低 噬菌体侵染炭疸杆菌,杆菌数量下降【解析】(1)由于培养基的成分中有琼脂,因此属于固体培养基,其成分中还有蛋白胨,因此为通用培养基。(3)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目的是杀死一切微生物及芽孢。接种后,如果培养液变浑浊,原因是炭疽杆菌大量繁殖。(4)题图显示:实验组加入的是用生理盐水配置的澄清噬菌体溶液,据此可判断,对照组试管中不应加入噬菌体,而是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因实验中的噬菌体能够特异性的侵染炭疽杆菌,所以若该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培养液中的炭疽杆菌会裂解死亡,导致培养液的浑浊程度降低;此实验的原理是: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使炭疽杆菌裂解死亡,导致炭疽杆菌数量下降。 31.(1)ABC(2)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3)不可以 扩大培养的液体培养基由于营养物质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增高,不利于细菌生长(4)酶活力或酶活性 回收再利用(5)J4 发酵过程中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解析】(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微生物L,因此所用的培养基应该是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且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应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分析性表格中的培养基的成分可知,A培养基缺乏氮源,微生物不能生长;B没有碳源,微生物应为无法生长,C不是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牛肉膏也可以作为碳源,因此A、B、C不能用于对筛选微生物L的培养基(2)接种微生物常用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可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3)由于营养物质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增高,不利于细菌生长,故扩大培养微生物L时,不能通过增加营养物质的比例 提高种群密度(4)在乳糖酶提取纯化的过程中,应及时检测酶活力或酶活性将酶固定化后,则有利于酶的回收再利用(5)由于发酵过程中会产热和产酸,据图中曲线可知,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故J4更适合用于发酵故答案为:(1)ABC(2)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3)不可以 扩大培养的液体培养基由于营养物质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增高,不利于细菌生长(4)酶活力或酶活性 回收再利用(5)J4 发酵过程中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32.(1)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溶液对细胞的微核率的影响(2)缺少空白对照实验(3)(4)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氯苯溶液 等量的特定浓度的x物质 统计微核率【解析】(1)从实验步骤看出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氯苯溶液,从实验步骤看出因变量是细胞的微核率。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溶液对细胞的微核率的影响。(2)该实验步骤中缺少空白对照实验,即不加氯苯溶液。(3)以氯苯化合物浓度为横坐标,以微核率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如图。(具体见答案)(4)为验证x物质这种作用,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同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为: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五个细胞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氯苯溶液和等量的特定浓度的x物质及等量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统计微核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