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4278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6探究滑轮的作用课前自主预习1.动滑轮和定滑轮定义: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滑轮的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成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类。定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动滑轮的轴与重物一起移动。实质: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支点O在动滑轮的边缘上。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定滑轮的轴,力臂就是定滑轮的半径。作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2.滑轮组定义: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特点: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省力情况: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绳子自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n为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如果考虑动滑轮自重,则F=1n(G+G动)。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动滑轮和定滑轮1.如图所示,A装置是定滑轮,使用它的目的是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重为10 N的动滑轮右侧的绳子固定,左侧绳上悬挂重为50 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将物体A匀速提起,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则F=110N,动滑轮的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省距离(选填“省力”或“省距离”)。3.若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沿不同方向将一桶泥沙提到高处(不计摩擦),那么工人所用的拉力中(D)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4.如图所示,动滑轮重10 N,重物重90 N,忽略绳重及摩擦,用拉力F匀速提起重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拉力F的大小等于45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0 NB.拉力F的大小等于5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 NC.若重物被提高1 m,则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为0.5 mD.动滑轮的优点是能够省力,动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知识点2滑轮组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拉绳子的动力为100N;实际测得绳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滑轮重为20N。6.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C)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有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7.如图所示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G,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答案:如图所示综合能力提升练8.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乙,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选填“”“F乙F丙B.F甲F乙F乙=F丙D.F甲=F乙F丙15.在探究使用滑轮组的实验中,小明在记录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时丢失了一些数据(不计摩擦和动滑轮自重)。实验钩码重G/N拉力F/N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a422b842c623(1)请你帮助他填上表格中横线上丢失的内容;(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F、G、n的关系为F=1nG。16.如图所示,用20 N的拉力可以使一重为50 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着重为200 N的物体匀速上升0.1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G动;(2)拉力F的大小;(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解:(1)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1n(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3F-G=320 N-50 N=10 N(2)拉着重为200 N的物体时的拉力F=13(G+G动)=13(200 N+10 N)=70 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0.1 m=0.3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