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要素与重点.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43286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的要素与重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说课的要素与重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说课的要素与重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课程 主讲人 张蕾洛阳师范学院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课程 说课的要素与重点第一讲 2 张蕾洛阳师范学院 教学引入 教学交互活动 问题一 你认为说课与传统备课 讲课有什么不同 问题二 你知道说课的结构 要素 要求与重点么 3 教学引入 说课最初产生于中小学新教师的在职培训 为了快速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 学校领导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来听新教师对其所准备的课做出汇报说明 然后提出改进建议 故名 说课 4 教学引入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说课 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教学技能展示方式和教学交流研讨方式 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各类学校招聘 培训新教师 优质课堂教学竞赛等 说课都成为必备项目之一 5 如何说好课 学习内容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什么是说课 为什么要说课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类掌握说课的要素与重点 理解说课的原则与要求 知道说课的结构与程序 过程方法类掌握确定教学重点 难点的方法 掌握了解学情的常用方法 会用4W C的说课模式进行说课 情感态度类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重视备课的科学性 有效性 增加对学生对教学的热爱 7 内容1 什么是说课 1 说课的概念 说课的定义 说课是教师对其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进行陈述 说明和答辩的过程 说课的目的 将教学知识内容 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师的教学帮助三者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尽力谋求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一致优化 2 说课的原则 说课的原则 一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二 理论支持 操作可行 三 锐意创新 特色鲜明 3 说课的要求 说课的要求 要求一 有轻有重 要求二 有时有序 要求三 有理有据 4 说课注意事项 注意说课与备课 讲课的不同 12 避免目中无人 注意层次清晰 13 14 2 如何说好课 由于说课来源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 许多高校的教师对说课都还比较陌生 有关说课的文献资料也较为匮乏 因此 我们结合现代教育学 心理学的理论 运用教学设计技术 并结合我们在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实践经验 提出 4 的说课模式 既教什么 What 为谁教 toWhom 如何教 Howtodo 为什么这样教 Why 以及创新点 Creation 15 2 1说课的要素与模式 1 说课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 教学过程 16 2 1说课的要素与模式 2 4W C 的说课模式教学内容 教什么 What 教学对象 为谁教 toWhom 教学过程 如何教 Howtodo 教学依据 为什么这样教 Why 教学创新 创新点 Creation 17 一说 教什么 1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 难点确定知识层级分析 知识类型分析 2 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18 19 一教学重点的确定 教材上知识信息大多以线形平铺的方式呈现 即便是以着重号标示的字句 学生也无法直接理解或认识到其重要价值 这都需要教师对知识重点进行突出讲解 这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二是知识层级分析 要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 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从属关系和层级支撑关系 这样能使教学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三是知识类型分析 辨别是事实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还是技能与程序性知识 因为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截然不同的学习认知方式 也需要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原则一 突出重点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把最重要的内容教会学生 突破难点 把学生最难理解和不易掌握的东西讲清 讲透 20 突出重点的方法 概念图法概念图 教学知识要点的展示图 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指示图 概念图用来表征各个概念 命题 主题 原则 规则和事实 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本的概念图具有结构恒定有效性 给出概念图并进行说明是一个能使学生简洁明了所学概念间关系的好方法 21 22 动物 生态系统概念图举例 3 知识的分类 事实性知识 已经发生的人和事 陈述性知识 定义 概念 原理 程序性知识 规则 步骤 技能 23 2学习目标确定 24 这里所说的目标是指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必须学习的 并在教学结束后可以用行为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要求 学习目标的分类我们采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既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目标中包括预期学习结果和学生学习发生的行为证据两个要点 它对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结果评价具有导向标的作用 学习目标举例 知识技能类掌握说课的要素与重点 理解说课的原则与要求 知道说课结构与程序 过程方法类掌握确定教学重点 难点的方法 掌握了解学情的常用方法 会用4W C的说课模式进行说课 情感态度类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重视备课的科学性 有效性 增加对学生对教学的热爱 25 二说 为谁教 26 为谁教 又称为学情分析 这项内容在师范生和新教师的备课中大多是空白项 对学生情况认识不足 已经成为影响他们教学有效性的致命硬伤 学情分析是我们从 以教为主 向 以学为主 转变的重要标志性步骤 学情分析也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确定 因为教学的困难不仅在于知识点的难度 更来自于学生理解的困难程度 二说 为谁教 27 另外学情分析也是我们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如果不知道学生已经理解的东西和已经具有的认识经验的话 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就可能不恰当或者根本是无效的 二说 为谁教 28 学情分析重点有二 先前知识与动机思维特征与困难 二说 为谁教 29 重点一 学生先前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是人类有效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因条件 成功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 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内部联系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习得和保持新的知识技能 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注意力和持久性 尽管教师不能给与学生动机 但是在教学中激发和促进学习动机 既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1 先前知识和技能 先前知识技能来源于生活经验 大众传媒 自发推理等 先前错误概念是新学习的巨大障碍 确定学生先前知识和已有技能 是确定教学难点的主要依据 对于教学内容的意义讲解和教学方法的选用都很重要 30 二说 为谁教 31 重点二 是学生思维认知特征分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人的思维认知发展是分年龄 分阶段 逐渐从低级向高级增长的 教材的编著者和教师们的常规做法是以自己的思维认知方式来表述和讲授知识 而忽视了他们与学生思维认知水平之间的具大差异 于是老师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可学生还是听不懂 理解不了 可见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需要知识的养分 同时更需要思维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说 为谁教 32 学情分析的要点之三是学生学习困难预期 尽管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为重要的有动机兴趣的缺乏 先前知识技能的不足 认知思维能力欠缺以及不良学习行为的惯性作用 教师若想战胜这些潜在的困难 就必须通过交流倾听 换位思考 行为观察和心理分析等方法 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做真正能够 解惑 之师 学情分析的要点之三是学生学习困难预期 尽管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为重要的有动机兴趣的缺乏 先前知识技能的不足 认知思维能力欠缺以及不良学习行为的惯性作用 教师若想战胜这些潜在的困难 就必须通过交流倾听 换位思考 行为观察和心理分析等方法 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做真正能够 解惑 之师 重点三 学生学习困难预期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为重要的有学习动机缺乏 先前知识技能不足 认知思维能力欠缺以及不良行为习惯作用 教师若想战胜这些潜在的困难 就必须通过交流倾听 换位思考 行为观察和心理分析等方法 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做真正能够 解惑 之师 了解学情的方法 询问 聆听学生是掌握第一手学情信息的最好方法 给予学生作业任务 仔细观察其完成情况是诊断学生已有技能的最好途径 向经验丰富的前辈 同行虚心求教 33 三说 如何教 34 如何教 是教师对教学流程 教学方法 媒体教具 尤其是师生交流互动做出的设计与安排 这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集中展示 更是说课中的重头戏 好教师不只具有熟识的学科知识 更要具备因材施教 化难为易 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的能力 三说 如何教 35 如何教 考虑的重点一是教学流程 二是教法选择 三是师生互动 四是媒体教具 急腹痛教学流程图 三说 如何教 37 二教法的选择和运用 教育学理论表明 不同类型的学习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例如 在概念类教学中应选用意义联接法 在讲解时说明其意义价值并尽量和学生的个人经验作积极的连接 在技能类教学中应选用示范教学法等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 启发法 探究法 情景设置法 角色扮演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说课当中 教法选择 选择依据激发学习动机和主动性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常用教学法讲授法 解释法 示范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图示法 类比法 角色法 探究法等 38 教法设计举例 举例 示范法示范前要告知 做什么 看什么 重点是什么 示范时要可观察 让所有学生看到你的操作 操作时要出声 我在做什么 我是如何做 为何这样做 不能那样做 示范后要学生记忆和练习 步骤 要领和注意事项 39 示范教学法 示范 老师向学生展示思考和操作的过程 言传身教的示例 练习 为学生提供机会 使之能够理解和模仿教师的操作 反馈 及时告知学生学习结果的优劣 正误 并指出其有待改善之处 给予鼓励和矫正 40 三说 如何教 41 三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老师的教学活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 在现代学习理论中 学生不再是被教师 知识填鸭 的容器 而是知识的主动探寻者和建构者 因此 为学生设计主动认知的活动 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是必须的 例如 现象解释 原因假设 数据归纳 观点论辩 类比推理 合作交流等等 这既是教学过程的重点 也是说课的关键之处 有效教学原则 交流与沟通 2 沟通对学生表现给与回应 对学生问题给与回答 对学生困难给与鼓励 42 1 交流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教学模型1 活动 教学活动 44 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教学活动的作用为 一是知识信息的呈现 二是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解读 常用的教学模型2 教学活动 46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作用是 一是提供活动的机会 二是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行为 三说 如何教 47 如何教 第四项是媒体教具的选择 此项具有明显的时代技术特征 在印刷技术时代 我们以板书 挂图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增加 教师们开始较多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 PPT课件 语音录音 视频录像或直播 三说 如何教 48 计算机多媒体使用的注意事项要注重科学的真实性 不能用虚拟代替真实 要注意呈现的信息量 不能用电子教案替代黑板 给学生造成视觉负担 要注意视觉效果 不要喧宾夺主 四说 为什么这样教 49 我们要求师范生对自己说课方案中所依据和应用的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技术学 课程论的原理或规则进行说明 为自己教学方案的科学性提供合理的举证 此举能极好地促进师范生将所学到的教学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更深刻地理解教育 教学理论的实际价值 促进其教学技能从随意性走向规范化 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 五说创新点 50 创新点是要求说课人将自己教学设计方案的特色和创新点进行说明 既自己的教案设计针对什么教学问题 有什么新的思路和观点 采用了什么新的方法和手段等等 我们在说课训练中增加此项内容 一是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新要求 二是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 以及教学创新的尝试与努力 五说创新点 51 由于教学的学生对象和知识信息都是变化的 也由于教学改革的动态变化性 因而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敏感地发现问题 科学地研究问题与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在说课中加入创新点的内容 为说课注入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的元素 此举是我们对师资创造力培养的新举措 同时也为提高教师的社会生存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做出了努力 说课的要素与重点 52 说课的产品 说课讲稿 说课课件 程序图 板书设计 说课产品 一致性原则 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 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 过程与目标的一致性 54 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性 55 说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可以是非常灵活的 不必面面俱到 说课 作为一种教学交流的载体 它承载了新的教学理念 运用教学设计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 为谋求教与学 师与生的和谐关系建立作出积极有效的努力 培育学生 升华自己 爱人者得爱 育人者得敬 56 谢谢大家 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