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761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23题;共113分)1.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 . 水力资源与祖国的建设息息相关 , 因而十分宝贵。B . 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随波逐流。C . 许多寄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和寄生物大致相似,容易鱼目混珠。D . 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2. (2分)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 )。A . 人民科学家的风采主要从清廉、敬业、爱国三个方面来刻画钱学森的形象.B . 梁思成的故事通过写勘探应县木塔来表现梁思成的敬业精神.通过写保护奈良城来表现他的历史主义精神.C .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一文从伦理的角度伦证了发展克隆技术的方针是错误的.D . 我们这双手从完美的工具,文明的反映,健康的关联,感情的表达四个方面来告诉我们双手的作用.3. (8分)雪的体裁是_,选自_,我们在七年级学过的文章_与雪的出处相同。本文的作者是 _,他的原名是_,他的两部小说集是_、_,散文集是_。4. (5分)指出下面病句的毛病并修改。中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5. (5分)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后面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6. (5分)甜甜的泥土中写的那个“老头”是个怎样的人?他对表现“妈妈”的爱子之心有什么作用?7. (5分)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按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然后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8. (5分)课文三个太阳中写到女画家用自己的目光观察“南极人”中国科考队成员时,有这样一句话:“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从选文看,“南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9. (5分)作者为什么在写江南的雪之前先写“暖国的雨”?10. (4分)给划线的字注音。_勘探壮硕巍峨黯然11. (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qnxunxi sh_佩_昂_12. (4分)给划线字注音_兴高采烈兴奋惊奇奇数13. (5分)根据拼音写词语站在(wi )_的古塔里面,我很自然地想到当年前来(kn)_ 察这座千年木塔的梁思成林(hu)_ 因夫妇一行。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du gng)_ ,一副(dio xing)_都是活生生的存在14. (4分)比较下列形似字,并组词。淹_ 健_掩_ 键_15. (8分)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孜孜不倦 融会贯通 遐迩闻名 不功自破 移风易俗 因地置宜趋炎负势 一窍不通 无边无垠 气质孺雅 丰功伟绩 心旷神怡错别字:_ _ _ _改正:_ _ _ _16. (4分)找出错字并改正。勘查_ 静之_ 逻缉 _ 旋昂_17. (9分)根据课文梁思成的故事内容,回忆填空:古建筑在他的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_,_,_,_,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_,当他_,当他_,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_,_。18. (5分)解释词语。叹为观止灰飞烟灭19. (5分)解释下列词语。勘探壮硕20. (5分)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21. (5分)仿照下面的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字数可不相同)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22. (5分)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23. (5分)中国的古建筑具有轩昂的外象这里“轩昂”的意思是什么?二、 阅读题 (共2题;共45分)24. (25分)阅读向晚,完成后面小题。向晚阿果晚霞拖动绚烂的华服,一步步退向幕后。鸟,拖家带口飞回泡桐树上的巢,唧唧喳喳。让我想起一家人,在橘色灯光下晚饭,碎碎说着话,冷不丁爆出几朵浪花一样的笑声。这是让人依恋的,红尘里的暖。回家路上。小南风,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郁积在心头的燥热,一层层剥掉。感觉整个人温润、清透了起来。不像早上上班,赶时间,步子急吼吼,脑子里还想着要处理的事,心总有些沉闷。境由心造,说得多好。向晚,白与黑的切换点,我的时间我做主,大可以慢吞吞走,听风吹浮世,看人来车往,很惬意。沿路的蔷薇,前几天还鸡仔破壳似的没几朵,现在堆堆簇簇的,开得密匝匝,整个花丛,从铁栅栏上,浪头一样翻过来,气势汹涌,像在奋力追赶春天的最后一趟花事蔷薇落尽,这个城市的夏天也就开始了。路旁的樟树,是四季常青树,一年的大部分日子它删去个性,绿得貌不惊人。现在,花开了,香味,淡雅,沁甜,清晨的涟漪一样,细细荡开来,闻着,有点飘飘然。樟树花,一朵,不过煮开的小米那么一粒,即便拼尽全力,也开不出一线花的妖艳。然而,它以花香证明,自己的不俗和骄傲。我用眼睛予它怜爱,它报偿我纷纷花香。这是多大的恩惠啊。一个年轻的父亲,估计刚接了儿子回家,一手拎着书包,一手牵着孩子,走在人行道上。孩子仰起脑袋,得意地说着一些什么,惹得父亲哈哈大笑。孩子有点来劲了,甩掉父亲的手一脸兴奋地比划着,讲解着,父亲连连微笑点头。向晚的余晖,勾勒着他们的身影。看着,我的心突然变得特别软。只要慢下脚步,放空心情,不起眼的凡俗,都埋没着让人为之心动的机关。也有经营小店小铺的人家,把餐桌摆在了路边,霉豆腐的臭红烧肉的香,对路人毫不避讳。蓦然见到,一条食欲之路被悄悄打开了。想着厨房里的母亲,会做些什么?或许,已经摆上碗筷,就等着我们一个个“叮咚叮咚”摁响门铃。这是母亲期待了一天的。向晚,她忙碌,她快乐。李商隐有首乐游原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有惋叹,也有珍惜光阴的意味在里头。然而,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一天劳顿后,有时,也不过求一个闲适的向晚,抛掉俗世纷扰,干干净净面对自己,然后抵达橘色灯光下的一镬一饭,心满意足。(1)文章有两次写到“橘色灯光”,请结合文章,说说“橘色灯光”有什么丰富的内涵,并说说这两次使用的妙用有什么不同。(2)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是文学家笔下关于生活哲理的表达,请你用浅易直白的语言说说这其中的生活哲理。(3)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联想到了李商隐的乐游原一诗,并且写道:“诗中有惋叹,也有珍惜光阴的意味在里头。”请说说,“惋叹”的是什么,“珍惜光阴的意味”又如何理解。(4)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韵味,请以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蔷薇的文字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品味赏析。(5)这就是一篇写晚归途中见闻的随笔,为什么不用“回家路上”或“归途风光”作为文章题目,而要选择“向晚”为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5. (20分)阅读荷花之谜,完成小题。荷花之谜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它也能保持花朵内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注】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1)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一一概括回答。(2)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原因是什么?“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划线字“近”能不能删掉?请说明理由。(4)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23题;共113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二、 阅读题 (共2题;共45分)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