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611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5四川眉山)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今年三月份,中央巡视组入驻中央各部委,开展更大规模的“治腐”工作。B .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C . “老人摔倒,该就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D . 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 , 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2. (2分)(2013淄博)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80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潍坊高密,参观莫言家乡,采访莫言亲人。B . 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C . “五月的鲜花”作为“五四”青年节的品牌节目,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已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D . 普集灾害教育,就要真正将灾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以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应对灾难的能力。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2)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 (4)_,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5)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6)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_。(李煜相见欢) (7)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8)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9)面对月亮,人们常常有不同的心情。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_”表现洒脱的豪气,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_”的比喻传达赏月的欣喜。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n ln_的山雕。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chu mo qi c_之人。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zh x_的疲倦把他淹没。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 jn zh shu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 (5分)写出下列对联的言外之意。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有人曾强迫灵谷老人给汪精卫送过一幅对联。内容是:“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当时人们无不称赞这副对联写得词工句丽,是歌德颂才的佳作,可不久就有人发现这是灵谷老人利用汉字谐音双关,借联刺奸的隐语。请你把上下联各改动两个字,以还原这幅对联的真正意思:上联:下联:。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口技【清】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乙】乔山人善琴【清】徐珂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 ,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 ,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 ,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释】鹘(g):一种凶猛的鸟。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媪(o):老妇人。阕:止息,终了。款扉:款,敲;扉,门。(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_ 几欲先走 _款扉扣之 _ 今客鼓此 _(2)选出下列加横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 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B . 于厅事之东北角/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C . 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D . 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第一个场面:_;第二个场面:_;第三个场面:_。(5)【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7.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少与同郡陈重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 重以让义,云不听。义明年举孝廉,重与俱在郎署。后雷义为尚书侍郎,有同台郎坐事,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 义遂阳狂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录二人。宰相王起,长庆中再主文柄,志欲以白敏中为状元,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惎有文而落拓。因密令亲知者申其意,令敏中与惎绝。亲知者告之,敏中欣然曰:“皆如所教。”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俄顷,敏中跃出,连呼左右召惎,于是悉以实告,乃曰:“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相与欢醉。前人睹之,大怒而去,告于起起曰:“我比只得白敏中,今当更取贺拔惎矣。”(选文有删改)【注】委位:放弃职位。阳:通“佯”,假装。主文柄:担任主考官。惎:读音(j)落拓:豪放,不拘小节。(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选拔)B . 义默自表取其罪(启奏,上表)C . 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生病)D . 大怒而去(离开)(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B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C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D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刺史不听,义遂阳狂披发走,不应命。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4)雷义和白敏中对待朋友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8分)阅读说明文,完成小题“种”出石油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所谓的产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舍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 , 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1)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2)“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3)为了说明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的方法。(2分)(4)本文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5)下列说法,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各国研究进程表明,绿色植物能源将很快取代石油能源。B . 实践证明,开发绿色植物能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C . 众所周知,地球上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以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D . 目前,英国、美国、瑞士在绿色植物能源开发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母亲养蜗牛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奶奶,你吃过蜗牛吗?”“吃?”“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可它们现在还小啊”“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愕然。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母亲默不作答。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作者:梁晓声。有删改)(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_,波澜顿起。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_,波澜又起。(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电影芳华于不久前上映。“芳华”一词也随着电影的上映为我们所热议。“芳华”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美好的年华”。其实,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芳华”。在自己的“芳华”里,我们会遇到最美的事,或者最美的人,亦或是最美的情请以“我的最美芳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11. (4分)(2017青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 , 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挺粕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去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正在这样作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我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 )选文出自_的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A . 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我”涉水渡海把敌人吓得跳海逃生B .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弗游记 “我”涉水渡海并在敌人的反击中栓敌船C . 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我”遭到了敌人的强烈反击D .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我”决定在满潮前渡海(2)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在”是介词。B . “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聚拢起来”是后补短语。C . “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D . “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1、3-2、3-3、3-4、3-5、3-6、3-7、3-8、3-9、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1、6-2、6-3、6-4、6-5、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1、8-2、8-3、8-4、8-5、9-1、9-2、9-3、9-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