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094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读记(共12分) (共2题;共12分)1. (2分)将下面文字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2.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寂寂江山摇落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二、 读思(共38分) (共6题;共38分)3.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贸然 春寒料峭 雾霭 雕粱画栋B . 困厄 神采奕奕 推崇 和言悦色C . 褴褛 饥肠漉漉 斡旋 自圆其说D . 告罄 摧枯拉朽 藻饰 人情世故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B . 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C . 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D .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5. (2分)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投身革命/即为家B . 血雨腥风/应有涯C . 取义成仁/今日事D . 人间遍种/自由/花6.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主题班会的教育,使大家明白了校园欺凌事件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B . 上月初全国击剑冠军赛首站比赛在扬州宋夹城收官,吸引了多家媒体前来报道。C . 足球已成为体育课的必修项目,我市到2020年将创办至少100所左右足球特色学校。D . 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避免在冬季不出现重大交通事故。7. (1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chu_兴思更胜一_瑰宝(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8. (17.0分)古诗文阅读 (甲)泛舟后溪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注释】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乙)游岳阳楼记(节选)明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A)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墓,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发登朝,(B)为名臣,(C)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 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释】练:白色丝绢。愀然(qio):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束发:年纪轻。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毛锥子:毛笔的别称。(1) 请将文言词语 “出”“入”“着”准确填入(A)(B)(C)处。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 泫然不能自已也_昔滕子京左迁此地 _壮心日灰 _是则真可哭也 _(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取 酒 共 酌 意 致 闲 淡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4)根据选文画横线句的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古人惜墨如金,却蓄意无尽。有人认为要解读古人文意,翻译不如品味咀嚼。 “炮车云生”,绘尽云之状貌;“猛风大起”极言风之狂烈;“湖浪奔腾”摹写浪涛之_;“雪山汹涌”则描画_之澎湃。(5)古诗泛舟后溪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歌意象描述。 (6)结合泛舟后溪游岳阳楼记,说说羊士谔、袁中道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情怀有何不同? 三、 读写(共70分) (共4题;共70分)9. (5.0分)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一:原国家女篮队长隋菲菲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中国青年报,成为该报育春形象大使。隋菲非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与中国青年报理性、敏锐、先锋的办报要求不谋而合。在未来5年内,隋菲菲将主要负责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代言活动。材料二:在某大学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诉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是关注选手们的外表。我认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10. (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B . 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C .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D . 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B .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C .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D . 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B .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C . 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D .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谨忆周树人君藤野先生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职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末的事。在那之后两年或三年,周树人君作为第一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是留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周树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级生一起听课。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当时我主讲人体解剖学,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概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中国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如果留下来当时的记录的话,就会知道周君的成绩,可惜现在什么记录也没留下来。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虽然也到我家里来玩过,但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如果过世的妻子还在世的话,或许还可以回忆起一些事情。前年,我的长子藤野达也在福井中学时,主讲汉文的管先生对他说“这本书上写了你父亲的事,你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么回事,给我们也讲一讲那些事情”。于是长子达也借回了周君写的书让我看,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译的。这以后大概过了半年,管先生来和我会面,也谈到了书中所讲的那些事情。从管先生那里,我知道周君回国之后成了优秀的文学家。管先生去年去世了。听说在姬路师范当老师的前田先生也说过周君的一些事情。让我再回到前面的话题。周君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总共只学习了一年,以后就看不到他了,现在回忆起来好像当初周君学医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周君临别时来我家道别,不过我忘记这次最后会面的具体时间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我真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送给周君的了。如果是毕业生的话,我会和他们一起拍纪念照,可是一次也没和周君一起照过像。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 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周君文中写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一写,我现在也很想看看自己当时的样子。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目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国人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前些天从报纸上得知周君鲁迅去世的消息,让我回忆起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现在如何生活? 周君有没有孩子?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1)从选文段来看,藤野先生对周树人(鲁迅)有哪些印象? (2)选文第一句“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品析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我真感到很高兴。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4)选文与鲁迅的藤野先生是他们回忆彼此的文章。结合所学内容,请你说说两文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12. (35分)按要求作文。 走怎样的路,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人们总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属于自己的风景。寻一条幽径捡拾恬淡的心情,寻一条险径终得绝境揽胜。寻一条竞争的路收获胜利的欢呼,寻一条退避的路赢得礼让美名。面临中考的你,有过或正在经历怎样的寻路历程?请以“寻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600字以上。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读记(共12分) (共2题;共12分)1-1、2-1、2-2、2-3、2-4、2-5、二、 读思(共38分) (共6题;共38分)3-1、4-1、5-1、6-1、7-1、7-2、7-3、7-4、8-1、8-2、8-3、8-4、8-5、8-6、三、 读写(共70分) (共4题;共70分)9-1、10-1、10-2、10-3、11-1、11-2、11-3、11-4、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