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084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1. (3分)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_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_中的句子。2. (2分)当我死时作者_是台湾当代著名的诗人,因其诗歌_流传甚广而称“乡愁”诗人。作者写作当我死时,正是他在美国西密西根洲立大学讲学的时候,他不能亲见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复兴,只能看着祖国的地图,抒发对祖国故乡的思念之情。3. (6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鲁迅,原名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_家、_家、_家。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4. (8分)文学常识填空。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5. (3分)海燕是_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_。6. (2分)_(作者名)传世之作有渔父词五首,但另外四首均被这一首的光辉所掩。也正因为有了这么一首“风流千古”,自号“_”的张志和也得以千古风流。二、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般来说,四大文学体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B . 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修、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C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先生赞扬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的。D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多重复句,第二层次是因果关系。8. (2分)(2011龙岩)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B . 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C . 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D . 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9. (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巨人三传,叙述了贝多芬、莎士比亚和米开朗琪罗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B . 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主要通过“渣滓洞”“白公馆”两处监狱的地下斗争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烈士墓前深情地诉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他的人生观自白,也是对小说主题的阐发。D .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利用班会时间或政治学习时候偷看红岩,被同学给班主任揭发了,老师说这是一本好书,又还给了他。三、 判断题 (共4题;共8分)10. (2分)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11. (2分)条纹蜘蛛是因为它身体上有黄、黑、银色相间的条纹,因此得名。12. (2分)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13. (2分)在盆景中,塑造了盆景痛苦的形象,为的是塑造那个畸形年代所造成的痛苦形象,当然,这是艺术的再现。诗人是通过对盆景的间接描绘来实现的。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4. (15分)语文综合运用。生活如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盛上一盘佳肴,供你细细品味;摆上一桌丰盛宴席,供你尽情欣赏品尝。生活是百味的,品多了百味生活,你的人生经历将是厚实的,你的阅历将是丰富的。某校七年级(2)班举行了主题为“百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问题。(1)做宣传,拟标语语文课代表找到你,要求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标语。你会写:(2)谈生活,谈感受七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学习、生活有苦也有乐。你的感受如何?请简要地谈一谈。(3)当主持,策内容为了本次活动顺利地举行,语文老师决定让你来当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活动内容呢?(分成三至四步即可)五、 阅读题 (共5题;共106分)15. (2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第一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些感官来写的? (2)第二节诗写“溪水轻轻地歌唱”这是运用了_手法,作用是_。 (3)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简评夜的写景特色。 (5)亲身感受一下夜色,试着写几句诗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大自然。 16. (25分)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一个深夜的记忆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1)怎样理解“月光流进门槛”的“流”? (2)诗人在这一段中写了夜景中的那些景物?思考选取这些景物的用意。 (3)“开门,还是深夜不久,有风从北边来”这两句话交代了什么? (4)“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诗人把月亮比做什么? (5)诗中诗人写“河岸被山影压着”,在诗评中,作者却说“起伏的山峦,河岸边的山峦的巨大的暗影”,这样的解释准确吗?为什么? 17. (25分)阅读下诗,回答问题。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我爱乘着马车奔上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先透过那苍茫的夜色,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抖的灯光;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两棵闪着微先的白桦。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看着那伴着口哨的舞蹈,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节诗的内容。 (2)第一节诗人开篇直抒对祖国的恋情。连用三个“无论”和一个“都”目的是什么? (3)第二节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诗人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 (4)第三节诗表现了对什么的热爱?从哪些诗句或词语可以看出来? (5)联系诗句,任选一个角度来分析此诗的成功之处,并陈述理由。 18. (15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还是您吗,老师韩 笑还是您吗,老师?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还是您吗,老师?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还是您吗,老师?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您默默地不说话,噢,正是您啊,老师! 您默默地不说话。此刻,我看见,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泪花。此刻,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1)“满树的桃李” 指的是_,其修辞方法是_。(2)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_的感情。(4)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5)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_。19. (19分)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问题。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 .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 . 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 . 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时间:_心理:_(5)本诗运用了“以大见小”的手法。请你说说“小”指什么?“大”又指什么?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1-1、2-1、3-1、4-1、5-1、6-1、二、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1、8-1、9-1、三、 判断题 (共4题;共8分)10-1、11-1、12-1、13-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4-1、14-2、14-3、五、 阅读题 (共5题;共106分)15-1、15-2、15-3、15-4、15-5、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18-5、19-1、19-2、19-3、19-4、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