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783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憨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 , 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shojiju喜上眉_乡土情_取_(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怯_(Aqi Bqu) 翘_(Aqio Bqio)(3)下列对语段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B . “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C .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D . 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羹饭一时熟,_。(十五从军行) (2)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每一位文人墨客都在他的作品中书写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表现了他政治理想;周教颐在陌室铭中用“_,_。”表现了他高洁的品质。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7分)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 。 ,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 . B . C . D . 4. (15分)请你参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诗词知识知多少)为了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古体诗与近体诗区别一览表古体诗近体诗出现时间春秋之前唐朝每句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用韵要求全首诗可以用一个韵,也可换韵。诗中每一句都可用韵,也可不用。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1)请根据以上表格,判断下面这首诗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并说明理由。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是_理由一:_理由二:_(2)(活动二:诗词节日我来猜) 从下面(甲)(乙)(丙)三首诗中任选一首猜猜诗里写的是什么节日,并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甲)(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乙)(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丙)(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我认为_诗写的是_节,分析:_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阅读三国演义片段,完成题目。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价、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1)著名成语_(填四字)就出自这一故事。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成语故事,如乐不思蜀、舌战群儒、望梅止渴等,请从上面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应故事情节。_(2)司马徽曾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句中的“伏龙”是指诸葛亮,“风雏”是指_。上一片段表明诸葛亮是一个_的人。 (3)不单诸葛亮善于“借”,曹操也是这方面的高手。清代文学评论家毛纶、毛宗岗父子这样评价:曹操一生,也是无所不用其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请根据你对三国演义的阅读,举一个例子来印证曹操的“借”谋。 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那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2)“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有人说,这句话中的“选”和“圈定”两个词用得非常妙,说一说,妙在何处? (3)联系文章说说第节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4)文段最后一个句子所写的内容,有人说是亮点,还有人说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又到腊肉飘香时旸蹈又听冬风吟,又见雪花飘。冬天的被窝就像磁铁,充满了吸引力,可一股醇厚的肉香却势不可挡地把我拽了出来。是腊肉!我惊叹这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寻香而去,我发现阳台上竟然高高地挂着四大块腊肉,想必是母亲从老家带来的吧。小时候,住在山村里,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宰猪,腌肉,整个小山村里到处飘荡着腊肉的香味。在我的印记里,腊肉同雪、冰、年一样,是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我甚至固执地以为,如果没有腊肉,就没有冬天,更没有年。做腊肉时,大人们用大板刀砍下几块新鲜猪肉,抹上点儿盐、花椒、葱末,然后用铁钩挂在屋檐下,风吹日晒半个月左右,取下来便成了最为普通的腊肉。倘若遇到霜降或遭遇大雪,幸得大自然的恩泽,这腊肉便更多了几分天然的味道。易经记载:“晞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就是说,在太阳底下晒,再用柴火烟熏火烤,才能得到真正的腊肉。两千多年来,这个小山村世代按照易经里的法子在传承着这乡间的美味。乡亲们用房前屋后的松柏枝熏烤过的腊肉味道更浓。大人们点燃松柏枝“噼里啪啦”地熏肉,小孩儿们则在一旁伴装干活,往火堆里加枝,其实个个都想闻闻肉香解解馋。那个年代,一年到头也难得吃到几次肉。随着火势的加大,肉里的油不断溢出,一个劲儿地往外冒,再顺着光滑的肉皮,缓缓地往下滴,滴到柴火堆里,便发出“吱吱”的声响,火苗也就更大、更旺。为避免焦糊,熏肉要不停地翻转,直到熏得发黄。过之后再挂到墙上或重新挂回屋檐继续风吹日晒,就成了真正的腊肉。尽管每家都有腊肉,但数量不多,总的来说,还算是稀货和贵重食品。所以谁家办个喜事儿,来了贵客的,没了腊肉,便向邻居家借,但一定要还,否则“借了不还,再借就难”了。当然,也免不了归还时的客气推操。有时候不小心把肉掉在地上,倘若正好有人经过,便可以白捡了去,他们也无话可说,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风俗吧。腊肉的香味实在太诱人,失窃的事也时有发生,但并非真正的毛贼作崇,而都是自家的孩子为解馋而为。偶尔我们几个小伙伴会轮流从自家屋檐下“偷”上一块腊肉,然后一起躲进林子里,找块空地,拾些干柴,支个架子,就开始烤肉吃,味道香极了。但也正是这个香味经常“出卖”我们,时常招来几里开外的家人。倘若谁家父母要把孩子带回去,人可以走,但肉要留下。如此这般,父母便不舍得,情愿让自己的孩子也饱食一顿。这其实是我们冥思苦想出来,颇为得意的一计良策。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春节没有回家,父母便从偏远的山区,通过邮局给我寄来了两大块腊肉。我和几个同学用电炉子煮着吃,满楼道里弥漫着腊肉的香味,竟然好几次把宿舍看门的大爷给引来了,还带了酒非要同我们干两盅。吃着腊肉,喝着小酒,才算解了我的思乡之苦啊。又到腊肉飘香时,家乡的小山村,恐怕早已到处是松柏枝“噼里啪啦”熏肉的景象了吧。(选自2019年2月知识窗,有删改)(1)文章段回忆了与“腊肉”有关的生活,仿照示例,在横线上依序填入相应的内容。 晒腊肉A_B_偷腊肉C_(2)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冬天的被窝就像磁铁,充满了吸引力,可一股醇厚的肉香却势不可挡地把我拽了出来。(结合划线词赏析)随着火势的加大,肉里的油不断溢出,一个劲儿地往外冒,再顺着光滑的肉皮,缓缓地往下滴,滴到柴火堆里,便发出“吱吱”的声响,火苗也就更大、更旺。(从描写角度赏析)(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全文情感说说你对第段“偷肉”这一情节的理解。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宋代陆游的诉衷情,完成简答。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一个“旧”字暗指作者的什么往事?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 (13分)柳宗元专题阅读 (甲)渔翁柳宗无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释】汲(j):取水。销:消散,亦可作“消”。欸(i)乃:象声词。(乙)石涧记柳宗元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石涧记:永州八记之一。其余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教材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阃:门槛;奥:室之深处。胡床:结绳为床曰胡床。渴:袁家渴。(1)下面文言词语积累卡中,课内外词义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文言词语积累卡序号词语石涧记语句课内语句A陈若陈筵席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享记B跣揭跣而往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C乐其间可乐者数焉心乐之(小石潭记)D穷道狭不可穷也蝉则千转无穷(三峡)A . AB . BC . CD . D(2)请为(乙)文画线处断句 水 平 布 其 上 流 若 织 文 响 若 操 琴。(3)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效乃一声山水绿”的画面。 (4)柳宗元善用联想与想象描绘石润之景,别有意趣。请从(乙)文摘抄一处,并作赏析式批注。 (5)(甲)诗(乙)文,均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结合诗文具体内容,品析其情感共通之处。 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综合性学习。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节日:_(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人物:_节日习俗:_(3)(节日论坛)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西方节日很感兴趣,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掀起一波波热潮。相反,中华传统节日却备受冷遇。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呢?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其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艰辛,尝试200多种中药、380多种提取方法。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获奖后,85岁的屠呦呦显得异常平静:“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1、1-2、1-3、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1、2-2、2-3、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7分)3-1、4-1、4-2、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5-1、5-2、5-3、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6-1、6-2、6-3、6-4、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1、8-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1、9-2、9-3、9-4、9-5、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1、10-2、10-3、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