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994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作为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乐山,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B . 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 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C . “五一”黄金周期间,峨眉山、乐山大佛两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上百万人次, 这个数字真是石破天惊啊!D .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2. (2分)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B . 阿长与的作者是鲁迅,它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C .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D . 新闻(消息)就结构而言,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起因、经过和结语。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等特点。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径_ 蓑_经_ 衰_三、 其他 (共1题;共4分)4. (4分)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见往事耳_ 愿为市鞍马_但手熟尔_ 无案牍之劳形_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5. (13分)请根据提示的语境内容,填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句。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_ , _。刘方平月夜中表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_ , _。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_ , _。鬓微霜,又何妨!_ , _?(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_ , _。_!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 , _。(出师表)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4分)6. (4分)(2015山东莱芜)名著阅读,完成1-2题。A.皇帝以及全朝官员站在岸边,等待这一次伟大冒险行动的结果。他们只看见船形成一大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的人,因我在水中,水已没过我的胸脯。当我到达海峡中心时,他们就越发愁闷了,因这时的水已没及我的脖子。皇帝断定我是淹死了,半月形的敌舰队正在向我们发动进攻。B.当我们正争先恐后挤上平台时,另外两根须瓜,从空中打过来,缠在了船长面前的水手身上,猛地把他卷走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啊!那个不幸的水手,被触须缠住,被吸盘吸住,被那只大爪子卷到空中任意地摔来摔去。他喘息着,他透不过气,他叫喊着:“救救我!救援我!”这几句话,是用法语喊出来的,这让我感到震惊!船上竟然有我的一个同胞,或许还有好几个!这撕心裂肺的叫声,我将一生铭记!(1)A段中的“伟大冒险行动”是指_ 。B段中“惊心动魄的场面” 是指_ 。(2)A段文字选自格列佛游记,尖锐深刻的_艺术是这部作品的灵魂。B段选文中的“我”是_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7.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有仙则名_斯是陋室_谈笑有鸿儒_无案牍之劳形_子欲居九夷_(2)翻译下列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或曰:“陋,如之何?”(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和“_”。(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齐安郡中偶题(唐)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宋)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时候的景色,均以荷与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赏析。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9.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季羡林想得最多的是董秋芳先生。董先生是我在济南高中时的国文教员,笔名冬芬。胡也频先生被国民党通缉后离开了高中,再上国文课时,来了一位陌生的教员,个子不高,相貌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一只手还似乎有点毛病,说话绍兴口音颇重,不很容易懂。但是,他的笔名我们却是熟悉的。他翻译过一本苏联小说争自由的波浪,由鲁迅先生作序。他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长信,我们在报刊上读过,现在收在鲁迅全集中。因此,面孔虽然陌生,但神交却已很久。这样一来,大家处得很好,也自是意中事了。在课堂上,他同胡先生完全不同。他不讲什么“现代文艺”,也不宣传革命,只是老老实实地讲书,认真小心地改学生的作文。他也讲文艺理论,却不是弗里茨,而是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都是鲁迅先生翻译的。他出作文题目很特别,往往只在黑板上大书“随便写来”四个字,意思自然是,我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丝毫不受约束,有绝对的写作自由。有一次,在董先生的作文课堂上,我在“随便写来”的启迪下,写了一篇记述我回故乡的作文。感情真挚,自不待言。在谋篇布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作文本发下来了,却使我大吃一惊,先生在作文本每一页的空白处都写了一些批注,不少地方有这样的话:“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等。我真是如拨云雾见青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这真是我的作文,不容否认。“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这也是事实,不容否认。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知己之感,油然而生。这决定了我一生的活动。从那以后,六十年来,我从事研究的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与文章写作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感情一受到剧烈的震动,所谓“心血来潮”,则立即拿起笔来,写点什么。至今已到垂暮之年,仍然是积习难除,锲而不舍。这同董先生的影响是绝对分不开的。我对董先生的知己之感,将伴我终生了。五十年代初,在民盟一次会议上,完全出乎我意料,我竟见到了董先生,他已垂垂老矣。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也非常激动。但是我平生有一个弱点: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董先生看来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把火,表面上却颇淡漠,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概了。我生平还有一个弱点,我曾多次提到过,这就是,我不喜欢拜访人。这两个弱点加在一起,就产生了致命的后果:我同我平生感激最深、敬意最大的老师的关系,看上去有点若即若离了。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董先生退休了,离京回到了老家绍兴。这时大概正处在十年浩劫期间,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自顾不暇,没有余裕来想到董先生了。又过一些时候,听说董先生已经作古。乍听之下,心里震动得非常剧烈。一霎时,心中几十年的回忆、内疚、苦痛,蓦地抖动起来,我深自怨艾,痛悔不已。然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看来我只能抱恨终天了。等我们两个隔世相遇的时候,我相信,我的两个弱点经过地狱的磨练已经克服得相当彻底,我一定能向他表露我的感情,一定常去拜访他,做一个程门立雪的好弟子。然而,这一些都是可能的吗?这不是幻想又是什么呢?“他生未卜此生休”。我怅望青天,眼睛里溢满了泪水。(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与董秋芳先生相识相惜过程中所发生的事。 A_ 董老师认真批改我的作文B_我获悉董老师的离世(2)初识董秋芳先生给我的印象和相处下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加下划线词的含义以及作用。 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我怅望青天,眼睛里溢满了泪水。(4)下列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又过一些时候,听说董先生已经作古。乍听之下,心里震动得非常剧烈。一霎时,心中几十年的回忆、内疚、苦痛,蓦地抖动起来,我深自怨艾,痛悔不已。(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最让你难忘的老师以及他(她)对你的影响。 (只能写老师,不能写老师的真实姓名)10. (19分)(2015湖南长沙)记叙文阅读。回答1-4题。幸福的篮子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地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您,有什么可以聊得呢?”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你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你这样的可真不多见。”“什么不多见?”“你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什么?幸福篮子?”“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希望自己幸福吗?”“当然希望,可是,我没有幸福”“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我给你说一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也不只是爱情。你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老太太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这情景很美!我的心就像向你微笑了。于是,我就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这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你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你的凉鞋有点磨脚,你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我也许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在老太太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 。“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是的!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我谢了这位老太太,朝家走去。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1)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来。地点情节心情公园小路上散步_金黄色的小亭子下_变得平静_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_(2)文中说“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我”为什么要将我的生活“缝”起来?“缝”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3)文章第(17)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4)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写作。花儿承受了阳光雨露,将美丽与芬芳吐露给大地;江河承受了崎岖险阻,勇往直前奔涌到海;灯塔承受了黑暗寂寞,为远航人绽放光芒指引方向。成长的路上,我们需要承受。承受鲜花与掌声,我们更加自信;承受关爱与呵护,我们倍感幸福;承受挫折与磨砺,我们变得坚强勇敢;承受责任与担当,我们体会生命之厚重请以“承受”为题,完成一篇作文。写作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要求:工整,美观。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1、三、 其他 (共1题;共4分)4-1、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5-1、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4分)6-1、6-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7-1、7-2、7-3、7-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