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94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殷红(yn ) 窥伺(s) 蓦然(m ) 叱咤风云(zh)B . 归咎(ji) 伫立(zh) 阴霾(mi)鲜 为人知(xin)C . 炽热(ch) 谀辞(y) 对峙(zh) 戛然而止( g )D . 戏谑(xu) 剽悍(pio) 冗杂(rn) 锐不可当(dng)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 萧瑟 絮叨 淅淅沥沥 花技招展B . 分歧 决别 各得其所 舒活筋骨C . 憔悴 化装 抖擞精神 披蓑带笠D . 瘫痪 喉咙 喜出望外 翻来复去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B .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C .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D .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C .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D .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5. (2分)填入下列语段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路, , 一路殷勤的张结着。 , 它好像准备着要奉献什么,要展示什么。 , 常在无言中教导我一些最美丽的真理。那柔美而又生意盎然的风度 草莓像精致的红灯笼极嫩的绿色中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 我喜欢抬头望着树梢尖尖的小芽儿。A . B . C . D . 6.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B .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这部话剧中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北京的裕泰大茶馆。C . 陈毅市长是多幕剧话剧。D .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旨在说明毒蛇之毒。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7. (5分)(2011天门)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 将置后 , 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 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置后选立继承人。二简两片竹简。识(zh)记住。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1)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于舅家见之B . 以授二子以彰其咎C . 问其简其真无马邪D . 出诸袖中而奏之人不知而不愠(2)文意理解。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_”、“_”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2)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 . 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B . 首联直言“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C . 一个“望”字统领了前两联的内容。目光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觉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D . 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愁苦之心。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古诗文默写。 人与自然关系密切,从大自然里,我们能感受、欣赏,获得慰藉,但也偶尔落寞。面对钱塘西湖早春景象,鸟啼不断,春意盎然,自居易写下“_,_”。在颍州西湖的春光中,欧阳修在视听中享受、沉醉,“_,_”轻松惬意。同样面对明媚春光,晏殊却感受到昔时今日的物是人非“_,_”。春去夏来,日落黄昏,李清照沉浸于山光水色之中,饮酒为乐,“_,_”,甚至忘记返回的路途。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10. (25分)(2011十堰)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高贵的捐赠方冠晴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予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予,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大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 手上,她的脸色己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 , 然后下了很火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突出了声,转身跑开了。我终于明白了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虢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潮湿了,是因为;她骄傲,是因为,我的眼睛也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选自中学生博览2009年第8期,有删改)(1)文中说,我的捐赠是“一点点钱”和“一两句安慰的话”,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看到的最高贵的捐赠”,这用的是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文章内容,请将原文中横线上空缺的两句话补充完整。是因为:_是因为:_(3)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用简洁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描写出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80字以内) (4)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含义。高贵的捐赠:_高贵的母亲:_高贵的花:_(5)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章中母亲或小女孩的形象,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简要评价。 (6)这篇文章通过母女捐赠的故事,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并丰富了爱的内涵,请你用“爱是爱是”的句式写出两句话,揭示本文所表达的这种爱的内涵。 11.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棵树的智慧秦若水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舍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夹子,名日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丰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旱褪下叶子,关了家门。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8期,原文有改动)(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时间_今年由春到夏今年暑假经历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_(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3)“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 六、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2. (5分)早在19世纪初期,一位法国教师走出生物实验室,投身旷野,从此与渺小的昆虫相伴,唱出了生命的赞歌:你们撕裂动物而我研究活体;你们把它变成悲惨而可怜的物体,而我使它变得可爱;你们在拷问室和解剖室工作,而我在蓝天下观察,倾听知了歌唱;你们用细胞和原形质做化学实验,而我在昆虫高尚的行为中研究它们的本能;你们窥探死亡,我观察生命。最终他成为举世闻名的_家、_家和_家,他就是_(人名)。在他人生的最后35年,他是在_(地方)度过的,并且完成了昆虫记的后9卷。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13. (17分)(2015江苏泰州)2014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这一天,学校开展了“情暖盲道”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1)请你把“展板二”上漫画的讽刺意思向新华中学的学生代表晓华做一个解说。(2)结合“展板三”上的漫画寓意,补全倡议书中的第二项条款。(3)根据倡议书格式要求,按序补全缺漏的两个项目的具体内容。A、_ B、_(4)在“展板四”图片中,两句标语的结构形式不一致,根据“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一句的结构特点,“行人请勿占用盲道”可修改为: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一)细节里的_提示:横线上可以填“温暖”“善意”“母爱”等词语。(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8年4月4日晚,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总冠军。雷海为在总决赛上,面对历经三季比赛求胜心切的彭敏,以十足的定力,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心态,最后在观众的阵阵惊叹中,以5:1夺冠。请以“心态”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要求:若选题目(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两个题目均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7-1、7-2、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9-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10-1、10-2、10-3、10-4、10-5、10-6、11-1、11-2、11-3、11-4、六、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2-1、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13-1、13-2、13-3、13-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