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59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琐屑(xi) 贮蓄(zh) 祈祷(q ) 鲜为人知(xin)B . 气氛(fn) 执拗(ni) 粗犷(gung) 悄无声息(qio)C . 胆怯(qi) 迸发(bng) 深邃(su) 辛苦恣睢(z)D . 襁褓(qing) 忌妒(j) 喧嚣(xio) 吹毛求疵(c )2. (2分)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B . 天下第一楼是何冀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话剧,每一幕都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没有密切联系。C .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D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9年6月3日,我校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汇报活动。在汇报活动中,我以突出的表现夺得全校第一名。说起读书,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知识分子家庭。在我三,四岁时,父母给我准备了三字级弟子规等书让我读。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父母爱读书,他们读,我也模仿着读。就这样在家庭环境的熏染下,我爱上了读书。上学后,老师告诉我读书要心无旁骛,要锲而不舍。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它们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记得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盛放事业。适合自己的事业,不靠天赐,要靠自我寻找。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ng d y zhng的局面,是这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通过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今后我要更加认真读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1)给选文中的划线词语注音。 _锲而不舍(2)根据选文中所给的拼音填写词语。 xing d y zhng_(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说起读书,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知识分子家庭。B . 就这样在家庭环境的熏染下,我爱上了读书。C . 通过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D . 今后我要更加认真读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4)选文中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2019年6月3日,我校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汇报活动。B . 在我三,四岁时,父母给我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等书让我读。C . 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父母爱读书,他们读,我也模仿着读。D . 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它们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_,_。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 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5. (5分)名著导读。 (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姐像去参加一次盛会一样,再次对着镜子照了一下,轻轻走到“A”身边。孩子静静地熟睡着,他俯下身来,在孩子的小脸上吻了一下。B把江姐的衣物收拾好,递了过来。江姐接过布包看了看,还给B,微笑着说:“我不需要了。”布包从B手里跌散到地上,她忍不住倒在江姐怀里痛哭起来:“我宁愿代替你去,不能没有你!”江姐说:“如果需要为理想而牺牲,我们都应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看到这种情况,许多战友都痛哭起来。江姐说:“不要用眼泪告别,美蒋反动派的一切垂死挣扎,都不能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胜利!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党!”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红色经典”名著红岩,讲述的是_的情景,画中的人物A是“_”,B是“_”。(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安安分分地尽着自己的职责,一向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直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他终于爆发出了反抗精神,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B . 一部成功的小说,必须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 . 简爱用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D . 美国著名急着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采访,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以优美的文笔完成了一部向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及中国革命的历史巨著西行漫记(现译作红星照耀中国)。6. (5分)针对下面材料,请你任选角度,对这一事件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100字左右。 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上,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要求停车,司机冉某以该处无公交车站拒绝。刘某对司机大加指责,司机不断回头解释与争吵,乘客大多选择旁观不语,矛盾逐渐升级。当车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时,刘某突然拿起手机两次砸向司机头部,司机冉某放开方向盘进行回击,双方开始殴打,最终导致车辆失控,与迎面的小轿车碰撞后冲出二桥护栏坠江,造成车上15个鲜活的生命在3秒内瞬间消逝。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20分)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小题。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节选自海燕(1)试概括海燕的性格特征。(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试分别把下列景物所象征的意义写出来。海燕:_暴风雨:_撒满乌云、闪电、雷声、狂风:_(3)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4)下面对这几段文字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 写暴风雨逼迫之时海燕勇敢地搏击风浪,积极战斗,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B . 写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C .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着暴风雨。D .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欢呼革命的胜利。8. (15分)阅读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完成各题。 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cu;“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要读j这些曾经语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的读音,却在近日传出即将反转的消息。虽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类“改读音”尚未通过审议,但因之引发的讨论久未平息。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与时俱进是汉语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码。“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回顾三千多年汉字发展史,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可说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但这番引发舆论波澜的读音修改方案,却并非此类合理流变,而是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如此 “一刀切”的做法显然过于任性草率。“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的倾向,尤当警惕。对于此次汉字读音修改,舆论场上也有些许赞同之声。一些人认为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多音字读写是一个难点;比如古诗词里的一些特殊读音,限制了诗句的传播。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汉字“字数多、笔划多、读音多,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认为这“三多五难”阻碍了中国语文教育。诸如此类的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但若以此作为修改读音乃至吐槽汉字的理由却是相当不负责任。若是为了“方便学习”就可以让别字统统“上位”,那还分什么正误,何不干脆对“错别字”不管不问?学习本就存在门槛,丧失原则不断让步,还谈何对汉字对母语的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汉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读cu不读shui的背后,是用“衰”替“缞”的假借用法;“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xi不读xi的背后,是抑扬顿挫的平仄押韵;“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读j不读q的背后,是灵活多变的词性对应也正是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许多人获得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规范汉字乃至读音皆无不可,但整个修改过程,兹事体大,需要饱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与历史的映照、与习俗的和谐、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无愧于凝聚在皇皇汉字中的文化之魂。否则,若干年后,汉字的读音表意、语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们如何面对下一代?作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迹。守护并传承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2月22日第3版,作者鲍南,有删改)(1)题目中“从俗修改”和“将错就错”分别是什么意思? (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借用古诗读音改变的例子引出汉字读音修改应当从俗、从简。B . 第段通过回顾汉字发展史论证将错就错的“一刀切”过于草率任性。C . 第段例举支持汉字读音修改的想法,是为了论证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可以作为修改汉字读音的理由。D . 第段论述的重点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3)对于汉字改读音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你从一名中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 . 入/则无法家拂士C . 然后能/自反也D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B . 然后能自强也 强:强大C . 不知其善也 也:代词,它D . 其饯我于月宫可乎 其:表希望(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西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B .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C .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要安排一半的时间去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学学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D . 开头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再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来深化强调论点。(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要求答题。 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欧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zhn)。爱杀江南。【注】飐(zhn),风吹使颤动。(1)这首诗写出了江南景物_的特点。 (2)作者“爱杀江南”,喜爱江南之情溢于言表。文章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请你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3-1、3-2、3-3、3-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1、4-2、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5-1、5-2、6-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1、7-2、7-3、7-4、8-1、8-2、8-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1、9-2、9-3、9-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1、10-2、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