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年春季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792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20年春季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大版2020年春季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大版2020年春季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20年春季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共3题;共12分)1. (6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梢、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mio)的梦。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_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ji)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甲)。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ioji缥_鸣_(2)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醇B . 清纯(3)填入语段中“(甲)”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B . 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队冠军。B .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C . 我们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D . 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3. (4分)阅读课文老山界选段,请根据内容,按要求完成题目。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_,_,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像春蚕在咀嚼桑叶(1)文段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 A . 前后矛盾B . 静中有动C . 以动写静D . 动中有静(2)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二、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共1题;共14分)4. (14.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煮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 ,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 , 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箅(b):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箅子。馏:蒸饭。识:记住。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1)解释划线字宾客诣陈太丘宿 诣:_俱委而窃听 俱: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3)用自己的话概括元方兄弟俩煮饭成粥的原因。 (4)从全文看,元方兄弟具有_的品质;其父陈太丘是_的人。 三、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4分)5.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以问句开篇,形象表现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无比激动和惊叹仰慕之情。B . “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更表现了泰山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C . 全诗无一“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着笔,可见诗人精妙的艺术构思。D . 本诗通篇写实,借景抒情,表现了泰山高峻磅礴、雄视一切的风姿和气势。(2)“会当”的意思是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 古诗文默写(共10分,其中默写8分,书写2分) (共1题;共10分)6. (10分)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濂溪先生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古人之论,道尽人生之至宝人格。拥有她,你才会听到风声雨声:_,铁马冰河入梦来;拥有她,你才会关心家事国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她让你心怀梦想:闲来垂钓碧溪上,_;她让你心无惧怕:莫听穿林打叶声,_;她让伟丈夫抛洒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_;她让好女子不让须眉:俗子胸襟谁识我?_。独立之人格,智慧依傍她生长,人生从这里启航!五、 名著与综合实践(共10分) (共1题;共10分)7. (10.0分)选做题。(下面两个小题任选一题回答) (1)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这些诗人的诗歌风格各异,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诗风正确的一项是( ) 王昌龄的诗风是 , 王维的诗风是 ,李白的诗风是 , 杜甫的诗风是 。A . 沉郁顿挫 飘逸豪放 雄健浑厚 恬淡生动B . 飘逸豪放 恬淡生动 雄健浑厚 沉郁顿挫C . 雄健浑厚 恬淡生动 沉郁顿挫 飘逸豪放D . 雄健浑厚 恬淡生动 飘逸豪放 沉郁顿挫(2)泰戈尔诗选收录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的诗作,对这些诗歌(诗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吉檀迦利是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作者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B . 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由衷赞美。C . 新月集里着力描绘地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D . 采果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这些诗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心。六、 现代文阅读(共20分) (共2题;共20分)8. (10.0分)阅读回忆我的母亲文段。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A勉励 B鼓励 C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 _(A珍贵 B贵重 C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3)“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4)末句中的“这”指的是: (5)第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 ( )A . 具体生动的记叙B . 富有感情的描写C . 条理清晰的说明D . 议论兼抒情9. (10.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这首诗赞美的就是牡丹。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归类于毛茛科、芍药属。其花大色艳,香气袭人,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清代末年,牡丹曾是国花。从花色上分,牡丹素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夜光白”、蓝色的“蓝田玉”、红色的“火炼金丹”等。在同一色中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姚黄、魏紫,欧碧、赵粉被称为牡丹四大品种。这里单说“魏紫”,出自五代洛阳魏仁博家,花紫红色,花呈荷花形或皇冠形。花期长,花量多,花朵丰满,被推为“花后”,宋代有诗赞云“姚魏从来洛下夸,千金不惜买繁华。”牡丹本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太平御览中有谢灵运关于牡丹的记载:“永嘉水际木间多牡丹。”唐代刘禹锡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从中国牡丹的发展史可看出,牡丹起源于陕甘秦巴之地,随着历代栽培地沿革转移,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他产地为次要栽培地的格局。牡丹适应性较强,产地亦广,现在不仅在中国栽培甚广,还早已引种到世界各地。牡丹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讴歌赞美,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400多年前的诗经作为爱情的信物被提及“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明明写的是芍药,为什么要说是牡丹呢?原来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唐代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赞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在买花诗中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陆游的赏花至湖上写道:“良辰乐事真当魁,莫遣匆匆一片飞。”栽牡丹中:“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写出了他赏牡丹、栽牡丹的生活乐趣。又有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130多人留下270首优美的诗词,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剪裁偏得东风意,浅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牡丹在花卉界独树一帜,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刘慧慧慧 有改动)(1)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 (2)概括段的说明内容。 (3)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段画线诗句和爱莲说对“牡丹”分别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原因是什么? 七、 作文(共30分) (共1题;共30分)10. (30分)经过半年多的相处,你一定认识了许多老师,对他们的习惯、态度、轶事有更多的了解,他们或许是学识渊博的长者,或许是可以谈心的朋友,或许是絮絮叨叨的“管家”请以 先生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可以是老师的性格,可以是老师的特点,也可以是老师的专长;不少于5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个人信息。写作提示:想一想你写的老师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要选择写他的哪些特点。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法,选择最能突出老师特点的材料。可以叙述一件事,也可以围绕人物特点写几件事。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共3题;共12分)1-1、1-2、1-3、2-1、3-1、3-2、二、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共1题;共14分)4-1、4-2、4-3、4-4、三、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4分)5-1、5-2、四、 古诗文默写(共10分,其中默写8分,书写2分) (共1题;共10分)6-1、五、 名著与综合实践(共10分) (共1题;共10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共20分) (共2题;共20分)8-1、8-2、8-3、8-4、8-5、9-1、9-2、9-3、9-4、七、 作文(共30分) (共1题;共30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