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746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0分)1. (20分)判断正误。(1)“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组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同的。(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以文章的中心命题的。( )(4)“鲁滨孙终于吃到了自己千辛万苦种出的粮食。”可缩句为“鲁滨孙吃粮食。”( )(5)“认真”和“不认真”是一组反义词。( )(6)“孰为汝多知乎?” 其中“为”的意思是“说”。( )(7)匆匆的作者是老舍。( )(8)“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是病句。( )(9)“同学们无不佩服李明乐于助人的品质。”是双重否定句。( )(1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议论文,论点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2. (4分)根据原文填空。 (1)望岳中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2)春望中“_,_”的诗句运用拟人修辞,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感伤。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3. (2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快报讯)这两天,南京交警一直在进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一位“哲学大妈”的回复爆红网络。她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昨天,又有一位五旬大妈火了,闯红灯面对交警,她回答:“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材料二:就街头夜间滥用、误用远光灯危险强光现象,扬州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昨晚20时30分,记者首先来到大学北路和文昌路交叉口的斑马线旁。在五个红绿灯交替的时段内,共有50多辆车开过,打着远光灯的占近30%。“城区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尤其是乱用远光灯,罚款100元并扣分。”市交管部门表示,此前已经多次组织针对滥用远光灯的整治行动,近期还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材料三:阅读下面题为“有种危险叫乱开远光灯”的漫画。(1)阅读材料一,如果你是一名维护交通志愿者,看到有人像材料中大妈一样闯红灯还理直气壮,你该如何劝导她?(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不超过25字)(3)因为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屡有发生,为了减少事故,市交管部门正在征集标语,请你拟写一条。(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漫画的内容。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4. (7分)名著阅读和文学常识。 (1)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保尔他们在从事这项工作时面临哪些困难?(写两个)(2)选出对文学名著有关内容及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 A . 精神明亮的人一文中“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主题全面展开的部分,表现了熔铸“钢铁”和“钢铁”的炼成。C . 昆虫记一书既表达了法布尔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D . 史铁生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走”进地坛,并写下了散文我与地坛;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下了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4分)5. (34分)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_;感觉:_;气势:_。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_。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_”,交代_,借此表现诗人_。 (4)李清照是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 (5)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6)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9)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这首词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作具体阐述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尝:_有一老父,衣褐 衣:_良因怪之 因: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父去里所,复还,日:“孺子可教矣!”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3)结合张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这样做的原因。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方块汉字前途之争汪品先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1)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 (2)指出第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3)推敲词句,回答问题。第段中划线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读第段,说出划线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8. (20分) 偷 秋李雪峰农历八月的月亮将圆时,大地已经熟透了,风变得浓稠了,庄稼的腥香和村庄中桂树的浓香混合着弥漫着,似乎村庄就像一只烤熟得飘溢着野香的玉米棒。八月十五夜里,夜空澄明,圆圆的玉盘似的月亮还未从村庄东边的山岗上升起时,村庄里许多人家的晚饭已经摆上了,一盘月饼,几个烤熟的玉米棒,一盘花生,三五碟又香又辣的菜肴,一坛新开封的稠米酒或玉米烧,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的树下,边笑声盈盈地说话,边滋滋溜溜地咂酒。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他们呼朋引伴,聚三五个知己,或唤来七八个亲戚,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惹得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但一般人家是不多喝的,酒至微醺,月上中天时,大家还要披着夜色去偷秋呢。 月亮挂到中天了,银银的月辉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沁凉的风刷过去,橙黄的田野一下子笼上了一层乳色。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庵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任他们坐在果树下嚓嚓嚓嚓香甜地吃去。当然,果园里的老头也是要去偷一把的,去邻地里扯几秧颗粒已经饱满的花生,去旁边的玉米地里偷掰来一个玉米棒,或者坐在庵前的月色里偷偷想一些遥远的往事儿。这个夜晚,许多人到中年的人也往往夫妇俩肩并肩或一前一后潜入月色中去,他们的婚姻大多靠的是媒婆之言,年轻时很少这样浪漫过,很少在月色下这样悠闲地肩并肩甚至手携手逛荡过、沉醉过。但他们今晚是出来偷秋的,在庄稼地里转悠了半夜;总不能空着两手回去吧,于是他们掰了别人的一个玉米棒,或者扯了一棵别人菜地里的葱就回家了。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庄子里常常有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例如庄东头的靳四爷早看上了刘老六家的一个金黄色牛腿大南瓜,偷秋时偷回来了,第二天一看,不是金黄色的那个,而是另一个嫩嫩的绿皮牛腿瓜,他空欢喜了一场。还有庄中央白金贵的楞小子白坤子,趁偷秋跑到邻庄去和姑娘幽会,恰被出庄偷秋的姑娘父亲撞上了,限令他几天后央媒去攀亲。在我们米家庄最笑人的偷秋趣事儿是,庄甫陈贵老头眼老昏花去偷秋,竟偷到自家的菜地里,把家里人留在地里留做瓜种用的几根老黄瓜给偷回来了。 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你不偷一点点,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在村庄的中秋之夜,皎洁如霜的月色下,一群群的村庄人悄悄穿行在田塍和玉米林之间,他们或许只偷到了玉米林中的一个玉米棒,只偷到了稻田里一枚沉甸甸的稻穗,但他们却从岁月中偷到了他们梦想的秋天,从忙碌的劳作中偷到了一片悠闲的月色。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注:“偷秋”是岳西的一种传统民俗。(1)文章的开头为什么极力状写秋天的景象和庄户人晚饭的场面?(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画线句或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他们呼朋引伴,聚三五个知己,或唤来七八个亲戚,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惹得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月亮挂到中天了,银银的月辉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沁凉的风刷过去,橙黄的田野一下子笼上了一层乳色。(3)文章第段插叙庄子里常常有的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有什么作用?(4)文章结尾说:“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题一】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作文题二】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温馨提示】要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写。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0分)1-1、1-2、1-3、1-4、1-5、1-6、1-7、1-8、1-9、1-10、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2-1、2-2、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3-1、3-2、3-3、3-4、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4-1、4-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4分)5-1、5-2、5-3、5-4、5-5、5-6、5-7、5-8、5-9、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1、6-2、6-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1、7-2、7-3、8-1、8-2、8-3、8-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