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41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12分) (共4题;共12分)1. (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几小题。 秋天的花海简直是一个花团锦簇的美丽世界。瞧!一朵朵格桑摇曳生恣,一畦畦百合迎风飘香,一片片紫色的马鞭草让人美不胜收。夕阳西下,游人渐少,此时的花海格外静m( )而美好!(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簇(_) 一畦畦(_) 静m (_)(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解释文中划线的成语。 美不胜收:_(4)上面这段文字中运用了_修辞。 2. (6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2)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赋) (3)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 (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8)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 (9)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 3. (1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议论文当然要以议论为主,如果叙述过于具体、细致就会喧宾夺主。B . 学校将举行演讲比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菲同学代表班级参赛。C . 这次活动没有组织好,他已经很难过,我们不要对他求全责备了。D . 李小明是校园的网络高手,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一谈起网络,他就滔滔不绝 , 简直是判若两人。4. (1分)咬文嚼字公布2018十大流行语,“锦鲤”“店小二”“巨婴”“教科书式”均是其中之一,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现已经成为“好运”的象征。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B .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当下,“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的小微企业和小老板。C .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D . “教科书式”是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二、 阅读理解(28分) (共3题;共28分)5. (6分)名著阅读。(1)小王子是_国作家_的代表作,文中写到科学家论证小行星B612的曲折历程,其揭示了大人们_的德行。(2)下列关于小王子的内容和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 )A . 小王子在旅途中遇到了智者狐狸,最终领悟了“爱就是责任”的真谛,回到了他珍爱的玫瑰花身边。B . 点灯人是小王子到地球之前,唯一一个被他认为可以做朋友的人。他劝告小王子去访问地球,因为地球闻名遐迩。C . 作者给小王子居住的小星球标号,表面上是迎合人们喜好枯燥数字的口味,实际上是讽刺人们只关注抽象的数字而不注重问题的实质。D . 小王子篇幅短小,浅显简洁的语言、丰富大胆的想象、曲折别致的情节、淡淡散发着的哀愁、处处闪烁着的哲理 ,使这部散文集充满了诗情与智慧。6.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听 山冯源平生与山有缘,生于山城长于山城。后来迁家川北,居于山中,年长日深,不知是受了山的熏陶和水的浸润,还是于山水于生活有了领悟和兴会,渐渐地滋养出听山的嗜好。初次听山,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从对面的山脊泻下,次第地织染着远远凝翠的岑峦和尚含绿滋的林卉;残流入涧,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犹无声地吟咏着天籁。(A)整个山间仿佛依然笼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显出一片宁静,如一幅恬淡的墨画,又如一位绿装倩然的处子,所能够倾听到的,只有宁谧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微微的喘息。那时年轻,心高志远,好动喜闹,一次的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位哑然的孤独者,一个寂静的缩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学生生活多是平淡、单一,甚至枯燥,又兼远离城市,课余饭后的时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径的散步中消逝。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了那次在雨中听山的偶然的经历和所获。那是一个炎热而郁闷的夏日的午后,与同学步于山径,试图以宁静和清幽来弱化心里的烦闷。盛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即变,风和日烈间骤然乌云密布。周围无舍,便索性立于树下。雨酣畅淋漓,倾泻在树叶枝梗、青草绿塘,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阵清脆或浊重的回响;大雨携着劲风,风过处,树叶枝梗急速不断地屈身弯腰,舞蹈似的,摩擦着推搡着,浑身鸣叫;空中的鸟儿被风掠来拂去、东奔西突,急切而慌乱地寻找巢穴或可栖之处;()从山顶涌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在林间、草丛中奔走,又汇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沟壑里冲撞喧哗,声如金石相击风声、雨声、水声、树声,交织相融,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我倾听着,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韵和大自然醇浓之流的洗礼,也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听有所获,情有独钟,在“绿树枝头一线红”的清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际”的夜晚,在小园香径,在流水偎依的桥头,或是凄风苦雨、残阳古道,一次次地静坐聆听。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红花绿叶,仰首能得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花的绽放、叶的吐蕾,群鸟的和鸣、风雨的协奏、雷电的高歌;听到云的轻盈、风的潇洒,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的壮阔,和它深厚内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们所融汇成的一支高亢而又柔婉、急切而徐缓的旋律。这是一支美的旋律,你珍蕴了它,便珍蕴了大自然;你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踏着这支旋律的节拍,走入社会,也走入一片新的天地,我依然钟情于听山,依然拥有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这是古人的摹状。但是,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你心骋其间,能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据史书记载,汉建安16年,刘备为了实现其谋臣诸葛亮提出的据益州、复汉室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率精兵驻扎在这里,偏安益州的刘璋也“延至北山”。他们“饮酒乐甚”之余,登山远望,夹江两岸的沃野良田、富庶丰饶尽收眼底,刘备想其不久将为已有,便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他如愿以偿,夺隘取关,进而有了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站在山顶,遥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阵阵隆隆的鼓声,或许就没有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繁荣及富庶,也不会有今天这座据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清幽,景色迷人”的苑囿。然而,时代之脚匆匆地前行,那一阵鼓声早已沉积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阵又一阵时代的潮音。10多年前,当第一批建设者来到这里,便种下了第一个希望给这寂静的荒山秃岭坡上了绿装;接踵而至,第二批、第三批他们用双手创建了校园、公园、疗养院,也创造了这一方的社会文明、时代精神。你信步其中,不仅能听到大自然的旋律,而且可以听到时代的潮音,使你满心欢愉,也令你深味沉思。山如箜篌弹歌奏律,其实,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架架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原文有删节)(1)文中写到了两次作者具体的听山经历及感受 , 请分别加以概述。(2)从文中()()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文章第段写到了蜀汉历史,这一内容在文中起何作用?(4)文章最后说:“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架架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请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7. (10.0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董永,少偏孤 , 与父居。肆力田亩 , 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 , 父丧收藏。永虽小人 , 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注释】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收藏:收葬。小人:贫穷无知的人。服勤:勤劳服侍。尔:这样,如此。缣:细绢。(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凌空而去 _与钱一万 _知其贤 _天之织女 _(2)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3)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迪? 三、 写作(20分) (共1题;共20分)8. (20分)根据要求作文。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或熟悉或陌生的目光,有的充满鼓励,有的充满关爱,有的充满赞许,有的充满期待,有的温柔可人,有的深远沉重总有一种目光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让我们终生难以忘怀。请以“记忆深处的目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以记叙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不少于 600 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12分) (共4题;共12分)1-1、1-2、1-3、1-4、2-1、2-2、2-3、2-4、2-5、2-6、2-7、2-8、2-9、3-1、4-1、二、 阅读理解(28分) (共3题;共28分)5-1、5-2、6-1、6-2、6-3、6-4、7-1、7-2、7-3、三、 写作(20分) (共1题;共20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