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08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婆挲 (su) 粗犷(kung)B . 安详(xing) 言简意骇(i)C . 濒危(bn) 跌宕(dng)起伏D . 跻(j)身 分道扬标(bio)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B . 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正能量。C . 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D .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腾云驾雾,还有火眼金睛,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大英雄。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近期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我们又看到了董卿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声音。B .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C .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D . 随着共享单车在成都市的大量投放,使市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在扬州图书馆。”“我在扬州图书馆看书。” 解说:这两个句中的“在”都是动词。B . 数字经济 智慧城市 自动驾驶 平台时代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相同。C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解说: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D . 为了全面推动创新活动的繁荣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帮扶计划。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政府出台了政策和计划”。5. (2分)下列语句不属于同一篇文章的一项是( ) A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C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f y_你。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y yu_。只剩下一口气的狼的胃里,他就觉得非常厌恶,他就是这样chu mo qi c_。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 s hn li_的。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古诗文默写。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是故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虽有佳肴”诗词中化用名言、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的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杜甫的诗句“_,_”(望岳) 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范仲淹的词句“_,_”(渔家傲秋思)借“勒石燕然”的典故传达出边塞将士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1)请给上边这幅漫画取一个题目。 (2)请说一说这幅漫画揭示了社会上怎样的现象。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你从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解释划线的词语。以头抢地尔( ) 长跪而谢之(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 庶竭驽钝( )(2)翻译下列句子。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甲】文中唐雎是如何使秦王屈服的?【乙】文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报先帝、忠陛下?(4)唐雎辅助的是危如累卵的安陵国,诸葛亮辅佐的是“扶不起的阿斗”,面对强敌,他们共同的品质是什么?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个哲学命题我小时住的小镇土只有两位理发师,自然,他们各自的发型当然只能由另外一名理发师理出来。所以,头发干净整洁的那名理发师的技术显然比不上那名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因为他的发型就是由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理的。这样一种生活现象却隐藏着一个哲学问题。“头发于净整洁”和“头发乱糟糟”都是我们看到的现象,理发师各自拥有的理发技术才是问题的本质。很遗憾,儿时的我尚未练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头发干净整洁的理发师的技术是最好的。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河边钓鱼的老头,竞能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一个容貌丑陋、放荡不羁的酒鬼,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一个终生潦倒,混迹于烟花柳巷的公子哥,竟然是开创一代词风的大词人柳永。如果不是有史记载,有据可查,我们很难想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反之亦然。一个衣冠楚楚、相貌俊俏的帅哥,也可能有着阴险和狡诈的内心,比如秦桧,比如阮大铖。于是,常有人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喜欢以长相、言谈、举止以及衣着打扮来判断一个人。这个毛病,是老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也是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1)本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2)本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3)第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第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1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野菊曹柏青金风飒飒,银霜沉沉。秋阳艳丽,四野俱寂,霜枝无语。黄灿灿的野菊,丰满鲜嫩地伸展着,翠绿肥硕的叶子,像打开的伞架,支撑着金黄的花盘,在晚来的秋风中轻轻地摇曳。“天生傲骨差相似,撑住残秋是此花。”静读陶诗未终卷,又乘秋风观野菊。我穿行在馥郁的秋风里。我看见夕阳的车轮,向远方滚去。田埂旁,池塘边,土坡上,我诧异地看着这一簇簇金灿灿的野菊,满目秋艳,它默不作声的美,依然震撼了我。苍凉人生,至情至性,有了野菊的映衬,人格人品的意味格外深长啊!秋来倾听菊语,雨霁捕捉竹籁。我的灵魂闪烁在秋阳、翠竹的光影婆娑中,我在细密的花纹中拣起人生的金子。野菊随地发,涢水逐门生。我怔怔地站在乡野中,俯河畔,仿佛一瞬间成了写意画中的背景。人在野菊丛,心随年轮走。从秋风寒霜中,我看到野菊的笑脸,一丛浓绿从脚底漫进我的心灵,我呼吸到野菊芬芳的气息;从奔跑的秋阳中,我看到它打在希望树枝上发出的银铃般声响。看一方水土,被一方水土营养,观秋野被故土野菊滋润。岁月复年轮,庭院深几许?遍野黄花,风骨霜艳无重数沧桑观花花不语,枝头抱香秋千去。菊以它不争的从容开在晚秋,默契着思想者和隐士的情怀。思想者的沉默如菊,也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而无知者的喋喋不休,却暴露出内心的苍白。野菊寂寞而不失望,孤独但仍从容,这是野菊的涵养,也是野菊的风度。对野菊的钟爱,是我对庸俗社会关系的一种逆动,也是一种物我两化的冲动和实践,更是我心灵全部的最终皈依。境生情,情生心,心生境,人生与自然物象的契合。我看过很多野菊,在田野,在大路边,在树林中,在草丛里,到处都有耀眼的野菊花,但它们都开得很小,小得像一枚很不起眼的硬币。而我家老屋的篱笆上贫瘠泥土中的野菊花却开得如此灿烂、坦荡,给我一种惊奇。我如同喝下一杯积年陈酿,沉醉不已。我徜徉在篱笆墙的野菊中,这时,复杂变得简单,愉悦取代烦恼,虚伪回归真诚。我是乐意在这境地里筑茅庐而住的。野菊是花中的忍者,餐霜饮露,清淡素雅,幽冷隽异,甘苦自知。完美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口号,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阱。野菊花它不是招摇的,而是寂寞的,它在寒霜中美得朴素、执着、天然我爱老屋篱笆墙的野菊,是向生命的高度冲刺,是贴近大地的呢喃细语,是对生命的繁茂与美丽的那份苦苦眷恋和期待。秋风瑟瑟,落叶飘飞。我爱的秋天是一种明艳的色彩,是一种深情的爱意,是一种舒适的淡香,是一种故土的温暖。那种感觉让人永远怀念。(1)文章第段引用诗句“天生傲骨差相似,撑住残秋是此花”,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2)谈谈你对第段中的画线句“思想者的沉默如菊,也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而无知者的喋喋不休,却暴露出内心的苍白”的理解。2(3)第段写生长“在田野,在大路边,在树林中,在草丛里”的野菊,其作用是什么?(4)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富有情趣,请从第段中找一句你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请以“走近你,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1、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7-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1、8-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1、10-2、10-3、10-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1-1、答案:略11-2、答案:略11-3、答案:略11-4、答案:略12-1、12-2、12-3、12-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