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73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4分)1. (8分)按照提示默写古诗文 1、此夜曲中闻折柳,。2、,而今迈步从头越。3、,自缘身在最高层。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5、韩愈晚春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6、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 (1)此夜曲中闻折柳,_。 (2)_,而今迈步从头越。 (3)_,自缘身在最高层。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 (5)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_,_。 (6)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_,_。” 2. (1分)读名人传,贝多芬幸运的定点是在1814年的_会议中,人家看他身为欧洲的光荣。3. (5分)作文:生活中,我们亲历了很多事,有的意义非凡、有的印象深刻、有的懊悔不已、有的自豪万分请以“这样做值得”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6分)4. (15分)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一句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5.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了寂莫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hu_点_干涸深邃(2)文中有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是_,应改为_。 (3)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6.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消失的故乡谢冕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1)概括出作者回忆了故乡哪些“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2)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_、_的情感。(3)阅读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_,_;长满水草的河渠,_;充满欧陆风情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_等。(4)根据第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5)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简要点评。【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6)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思考?7. (18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匀速奔跑我家附近有一所大学,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跑步。一天下午,下班后我按照惯例驱车来到了学校体育场。这会儿,体育场上的人已有不少。我换上运动装,戴好耳机,听着富有激情的音乐,简单的做了几组热身运动之后便开始沿着跑道跑了起来。内心随之变得热血澎湃,感觉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下一个马拉松。可是,当我跑到第二圈的时候我又开始喘了,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很明显,因为我又胖了,我才变得比以前更容易透支。此时,一个身穿玫红色紧身背心和黑色运动裤的姑娘从我身边擦肩而过,速度不快但跑得明显很有节奏。我心想,自己怎么也不能让个姑娘把自己给超了,于是心一横,我紧赶了几步向前冲刺了50米,很轻松的把姑娘落在了后面。可我有限的体力还是支撑不起日渐增长的体重,慢慢的,我紧赶的步伐又缓了下来,一边双手掐腰喘着粗气,一边半走半跑挪着步子。正当我决定停下来慢走一圈时,红衣姑娘又一次从我身边跑了过去,还是那个速度和节奏。“超就超吧,哥们先走一走,缓一缓,等下体力恢复了再赶上你”我心里不屑的盘算着。接下来我开始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有的在一边慢走一边交谈,有的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有的跑得大汗淋漓,有的跑的漫不经心。跑步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把你的体力、耐力和速度暴露无遗,并将你的性格从你跑步的姿势和神态上展露给别人。约摸走了两分钟,我觉得自己喘的不再那么痛苦,体力貌似又恢复了一些,决定继续跑。我不由得在体育场上寻找着那位刚刚超过我的红衣姑娘,心想这会我一定要赶上她。在前方扫了一眼后我没再看到她,我想她大概已经跑完回去休息了。结果,就在此时,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了过去,没错,就是那个红衣姑娘,她又一次超过了我,还是那个匀速奔跑的节奏。我放弃了追赶红衣姑娘的念头。我开始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追赶不上红衣姑娘的原因。但最终,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努力,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追不上。匀速奔跑的人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掌控自己。当一个人开始匀速奔跑起来的时候,他是在认真奔跑。当你还在踌躇要不要跑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你甩得遥不可及。(文/河城子,摘自知识窗)(1)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情节心情_充满信心首次被超越_再次被超越_最后被超越放弃(2)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六段描写了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有人提议把题目改为跑步中的启示更好,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意,说出你的理由。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尝:_有一老父,衣褐 衣:_良因怪之 因: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父去里所,复还,日:“孺子可教矣!”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3)结合张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这样做的原因。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4分)1-1、1-2、1-3、1-4、1-5、1-6、2-1、3-1、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6分)4-1、答案:略4-2、答案:略4-3、答案:略5-1、5-2、5-3、5-4、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6-1、6-2、6-3、6-4、6-5、6-6、7-1、7-2、7-3、7-4、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1、8-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