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322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2题;共29分)1. (2分)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 . “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C . 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 . 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2.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B .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C . 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D . 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3. (2分)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动摇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B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C .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译文: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发布的命令。D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4. (2分)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B . 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C . 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D .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5. (2分)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三个诗节的首句,分别写出了芦苇不同的状态:苍苍、萋萋、繁密。B . “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C . 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 . 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上。6. (2分)对蒹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前二句是写景,点明季节;后六句是写寻找“伊人”。B . 全诗叙述了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苍苍的芦苇上白露凝霜,“我”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C . 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所能到达的路曲折难行,伊人好像置身于洲岛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表现了寻求者怅惘失落之情。D . 全诗音节上回环往复。意境上创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朦胧美,有一唱三叹之韵。7. (2分)下面是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 .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 .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 .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8.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 “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 . “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 . “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 . “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9. (4分)根据课文填空。词是_兴起的一种_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_”,后来才称为“词”,又称“_”、“_”等。温庭筠,原名_,字_,晚唐太原祁人,是_词派的重要作家。武陵春的作者是_,她是_(朝代)著名的女词人。号_,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范仲淹(9801052),字_,_(朝代)_家、_家。苏州吴县人。苏轼是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_,号_,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_,弟_合称“_”。辛弃疾(11401207),字 _,号_,著有_,存词600多首。强烈的_思想和_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10. (3分)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的艺术手法。11. (1分)根据课文默写。蒹葭萋萋,_。(诗经蒹葭)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 (李煜相见欢)黄河远上白云间,_。(王之涣凉州词)_,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六首)瀚海阑干百丈冰,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晏殊浣溪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 (范仲淹岳阳楼记)12. (5分)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二、 诗歌鉴赏 (共2题;共33分)13. (15分)诗词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4. (18分)阅读静女,回答问题。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说怿女美_通_,释义_自牧归荑_通_,释义_(2)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4)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女子:_男子:_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2题;共29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诗歌鉴赏 (共2题;共33分)13-1、13-2、14-1、14-2、14-3、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