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244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阻遏() 胚芽(pi) 孜孜不倦(z)B . 汲取(j) 稚嫩(nn) 养精蓄锐(x)C . 蓬蒿(go) 羁绊(bn) 装模作样(m)D . 震悚(sng) 归省(xng) 眼花缭乱(lio)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 .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C .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 .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3. (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 .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C . 千垛迷人的油菜花,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D . 随着“净网2016年”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网络空间必将越来越干净。4.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A .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 .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 . 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 .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5. (2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B . 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C . 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D . 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_。(晚春) (3)蒙曰:“士别三日,_。”(孙权劝学) (4)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寒光照铁衣。” (5)岁月有痕,记忆有声,无论是金戈铁马时,亦或是觥筹交错间,还是那幽幽独处时,那一圈乡愁的涟漪潜滋蔓长着。穿越千年的古道,有一位诗人,奔赴边塞,东望故园,长路漫漫,诗人轻吟“_,_。”只为不愿让亲人挂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7. (17分)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实是/欲界之仙都B . 蝉/则千转不穷C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 . 水/皆缥碧(2)翻译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晓雾将歇_ 水皆缥碧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 猿则百叫无绝_(3)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B . 山川之美 若脱笼之鹄C . 清流见底 以其境过清D . 沉鳞竞跃 鳞浪层层(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_”。 (6)(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_”即可看出。 8.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苔痕上阶绿_孔子云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B . 篇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烘托了陋室的不陋。C . 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富有音韵美。D . 结句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相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7分)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向日葵 /张抗抗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大阳的向日葵。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雪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子真正熟透的日子。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1)文章开头描写的天山傍晚阳光炽烈灿烂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第3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第6小节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赏析。(4)天山向日葵有怎样的象征意义?(5)请结合链接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想。链接材料: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认为万里长城是太空中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人工建筑。中国第一名太空人杨利伟说他没有在太空中看到长城。10. (27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九步之暖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 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孀居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叶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撤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2)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A .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B . 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乐观的性格。C . 文章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D . 一哲的“九步”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3)选文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一哲怎样的心情?(4)选文段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5)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6)读了选文段,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11. (15分)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材料二:司马迁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一个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摘自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材料三:“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相比当下一部分所谓“诗人”的诗,“小冰”的诗一点都不落下风,但“小冰”的诗本质上只是对于文字的调动和排序而已。诗歌写作中,最落下乘的便是那些素材组合、词语堆砌和套路句式,而这些正是机器人“小冰”最容易学习、模仿和复制的。(摘自2017年3月1日光明日报)(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 (2)有人说“炎黄子孙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指导同学写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12. (7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格列佛游记中介绍格列佛向大人国国王炫耀,很高兴地介绍了自己国家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并向国王推荐可以使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火药枪 炮,国王大为赞赏。但在皇宫的辩论,没想到引以为豪的讲述会遭到女王的指责。B . 格列佛游记中写在小人国“高跟党”和“低跟党”相争,争权夺利,实际 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低跟党自认为是合乎古代制度的,而国王则偏向高跟党。因此,政府的官员都是高跟党的人担任。C . 格列佛游记介绍的 “慧骃国”,是格列佛见到的最理想的国度,在这里他与慧马谈天论地,生活十分的开心而又惬意,但是当他想长久留在此地之后,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因为他只 是“耶胡”,而非马。D . 英国讽刺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 的是对英国现代文明的肯定。(2)一位同学在读朝花夕拾时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B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AB两段文字分别是指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答:A;B。请分别说说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感情。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不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一路走来,有亲情、友情等陪伴我们走过千山万水,有意志、毅力等鼓励我们跨过泥泞坎坷;有梦想、信念等支撑我们战胜困难、挫折甚至心魔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富有故事性的文章。要求故事情节富有波折;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6-1、6-2、6-3、6-4、6-5、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7-1、7-2、7-3、7-4、7-5、7-6、8-1、8-2、8-3、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7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10-6、11-1、11-2、11-3、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12-1、12-2、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