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157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2分)1. (12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日暮乡关何处是? _。(崔颢黄鹤楼 (2)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 _;_,_“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 _。(郦道元三峡 (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_,_。 _, 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炽热(ch) 差使(chi) 栅栏(zh) 颔首低眉(hn)B . 翰林(hn) 蹒跚(pn) 田畴(chu) 舳舻相接(zhu)C . 殷勤(yn) 消逝(sh) 交卸(xi) 杳无消息(ch)D . 畎亩(qun) 颓唐(tu) 奔丧(sng) 泠泠作响(lng)3. (2分)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的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A . 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B . 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C . 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D . 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4. (2分)下列选项中划线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A .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B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5. (2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B . 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晁盖,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C . 水浒传中有许多著名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虎、三打祝家庄、火并王伦、风雪山神庙等。D . 宋江是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仗义疏财,广交江湖好汉;另一方面,又有着很浓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6. (2分)(2016宁波)名著阅读。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尼摩船长血搏章鱼(海底两万里)C.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 D.秃鹤演伪军连长(草房子)我选_;我选_。二、 阅读与赏析 (共4题;共68分)7. (16分)古诗文阅读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B . 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C . 此之谓 / 失其本心D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C . 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 . 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 .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 . 乡为身死而不受D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5)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8.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2)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尊严是自己给的叶春雷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别人尊重我,我才有尊严。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他手中握着一笔这样大的基 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尊重。一个人的尊严,_别人恩赐的,_自己给自己的。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 对尊严的理解过于世俗化、物质化,以致将一个人的尊严等同于金钱和权力。当一个人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我们就觉得这个人活得有尊严,反之则没有尊严。这样看待尊严,其实是亵读了尊严。尊严不是靠外在的金钱和权力累积起来的,尊严只能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说白了,尊严压根儿就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它只可能来自一个人的灵魂。靠金钱和权势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种尊重一定不会持久。真正保险的, 是一种靠道德自律赢得的尊严。人的这种尊严一旦树立起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1)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 还是B . 既 又C . 不仅 还D . 不是 而是(2)文中作者批驳了两种错误观点,它们分别是什么? (3)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下面这段文字能不能替换文中梅贻琦的事例?请具体阐明理由。我国明朝的李时珍行万里路,历时多年,整理药方11000多帖,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鸟巢的风味因为山青水秀,地处湘东的老家自然多鸟巢,不过,那还是在我年少时节。那时候,我家门前,有几棵高大苍翠的大樟树。每望一眼郁郁葱葱的大樟树,我总有一种爬上去的欲望,只因在高高的树之顶端,有盘缠于树杈上的鸟巢,常有三三两两的喜鹊喳喳地来来往往。喜鹊黑亮灵巧的翅膀,如豆的眼睛流转不已,飞姿自是美妙,乃至给飞翔留下足够的温暖。在美丽的春天,鸟巢里常隐约飘来小鸟叽叽之声,过路的人便自然而然沉湎于梦一般的清纯。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喜鹊高高在上,还有一些鸟则干脆将巢藏得深深的,或在树叶浓密之处,或在树之尖端。总之,要么让人可望不可即,要么根本不让人看到。偶尔,常常是落叶时节,当孩子们玩得疯癫之时,一抬头,便发现不远处矮矮的树梢上,垂挂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巢。不过,当发现它时,其实已是空巢了。麻雀多得很。那褐色羽毛上布满了黑色斑点的小巧的鸟儿,一天到晚在屋檐下,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它们的巢就藏在屋檐下的某个墙洞里,洞口黑洞洞的,若将手伸进去,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可过一段时日,若是再去摸那个鸟洞,常常一无所获了。后来,我离开了乡村,远离了鸟巢,也远离了鸟。在繁华的家乡小城,自是难以见到鸟的踪影,内心空落了几许,好在,时有鸟巢淡薄苍灰的身影飘荡在我的梦里。不知为何,我执著地萌生了一种想法,真想成为一只美丽的鸟,翩飞在枯瘦的枝头上。变不了鸟的我,自是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又是一个初春时节,我来到山东大平原。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多是光溜溜的树。很突然地,一棵高高瘦瘦的树傲然于眼前,那光光的树梢上,赫然苍黑一团。我张望再三,惊讶地发觉,那是一只鸟巢。谁知,从青岛至烟台,一直到济南,只只苍黑的鸟巢,竟绵绵不绝地撞击着我的视线。试想,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公路两旁,绵延着一排排光溜溜的树,隔不了多远,便有一只苍黑的鸟巢挂在树枝之上。可以说,所有的鸟巢,看上去都厚重,由一枝枝苍黑的树枝错落有致地搭成,爽朗,朴素。偶尔,自苍黑的鸟巢,也会飞出一两只黑羽毛的鸟。虽不知其为何鸟,我仍被一阵翅膀的扑棱棱拍击声所震颤。真想不到,在苍茫的平原上,鸟巢以一种全新的风味,令我无法回避无法平静,给了我异乎寻常的触动。而穿越时空的隧道,老家的鸟巢,以蒙太奇的手法,执著地闪烁。可我惊异地发现,南方老家的鸟巢,在森林茂密、山重水复的世界,莫名地迷失了飞翔的方向,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如履薄冰。北方的鸟巢,则洋溢着关东大汉的坦荡,无遮无挡地走近世人,却得以守住自我的风味。其时,一棵又一棵树,一只又一只鸟巢,自我眼前掠过,传递着鸟的声音,我有了一种行走于大地的心情。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渴望闯荡的锐气,渐渐地漫溢而来。(1)“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一句中,“狡猾”一词有何妙处?(2)请从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3)文中写出了鸟巢的哪些“风味”?请简要概括。(4)文中描写北方的鸟巢时,没有对鸟作详细描写,为什么?(5)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三、 表达与交流 (共2题;共10分)11. (5分)热爱生命写了一个十分震撼人的故事:置身于绝境中的“他”,战胜了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咬死了尾随自己许多天的狼,终于获救。读完这个故事,谈谈你的启示。12. (5分)下面两题,选做一题。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600字左右;(4)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5)不得抄 袭。(一)如果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好的春天呢?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季不是最美的花季呢?如果我们有着怜爱、珍惜、欣赏的心,人生的哪一个瞬间不是繁花朵朵呢?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请以“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二)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的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一片荒芜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 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 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安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2分)1-1、1-2、1-3、1-4、1-5、2-1、3-1、4-1、5-1、6-1、二、 阅读与赏析 (共4题;共68分)7-1、7-2、7-3、7-4、7-5、8-1、8-2、9-1、9-2、9-3、9-4、10-1、10-2、10-3、10-4、10-5、三、 表达与交流 (共2题;共10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