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083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_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那么_十分疲倦和劳苦, 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 困难重重, 决不灰心丧气, 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A . 如果 即使 也 即使 也 而B . 既然 虽然 但 虽然 但 但C . 因为 不管 也 不管 也 而D . 只有 即使 又 即使 又 也2. (1分)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B . 家君、鄙人、晚生、世先生等词语都表示谦称。C .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被称为“永嘉四灵”,因为他们的名或号都有“灵”字。D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不同朝代典型的文学样式。3. (1分)暑假里同学们读了不少艾青写的诗歌,对其人其诗有一定的探究和发现。请你根据自己的探究和发现,选择出以下关于艾青“其人其诗”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诗歌风格上看,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建立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B . 艾青之所以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长诗,是因为他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入狱,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借诗“控诉、抗议”,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C .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D .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悲怆、深沉、坚定,诗中多用修饰语来呈现诗人的情感,如通过“悲愤”“激怒”等词表现沉重,用“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等短语来表达坚定。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4分)4. (3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j)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瑕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霄灯火是他的伴(l),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汉字注音。qijll_而不舍救_尽心血伴_地壳宝藏仰之弥高炯炯目光(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_改为_;_改为_5. (1分)小聪是本校初一新生,早上来校走到半路时因语文书丢在家里又回家去拿,结果迟到被值周班长记下了名字,胆小的小聪不知如何面对班主任,请你替小聪组织一段话向班主任作解释。100字左右。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6. (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自古逢秋悲寂寥,_。(刘禹锡秋词(其一) (2)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古道西风瘦马,_,_。(马致远秋思 (4)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_,_。 (5)把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 _,_。_,_。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7. (1分)名著填空。 (1)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_而获罪问斩。 (2)“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是水浒中的回目,其中“花和尚”和“青面兽”分别指的是_和_;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该歇后语是从名著_中的故事演绎而来的;课文香菱学诗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从香菱苦心学诗的经历中你能得到的启发是_。 (3)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中的一点是_。(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8.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琼卖马陈振林进江州城的人,有一处必去,就是书场。一溜儿五间不大的屋子,几根粗木柱立着,全是串通的,宽数明亮。屋子里的正北方,用砖石砌成八仙桌大小的台子,高尺许。台上立一桌,小,宽不过七八寸,长约三尺。四只桌腿像初生牛犊的小腿,细,摇摇欲坠,随时会散架倒下的样子。这便是说书人的舞台了。屋外立一对联:汉萧何追韩信闻香下马,周文王访子牙知味停车。上无横批,只悬着匾额,上书三个字:铁嘴刘。铁嘴刘正是屋子的主人,江州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其实,“铁嘴刘”这名号已传下来三代人了。铁嘴刘说书有规矩,白天休息加学习,晚上才登场。铁嘴刘刚过不惑之年,因其喜好蓄须,倒是有了些仙风道骨。近日,正说秦琼卖马 , 那情节人物大家伙儿早烂熟于心,但仍然喜欢来听,听过三四遍的,不下百人,但仍然来捧场。快八十的张老太爷说,又听一回,就像吃一道新菜,味道大不同呢!这日铁嘴刘正开讲,抚尺一拍,全场静息。长须一捋,大声道:“且说秦琼秦叔宝解配军至路州天堂县投文,只因知县不发回文,困居客店”他口里在说,目光一移,瞟至最东座椅上端坐的一人,五十上下,青衣小帽,口微张,耳微侧,入迷一般。铁嘴刘更是卖力,字字如珠现,诗文对句,句句相连。“要知秦叔宝黄票马命运,且听明日分解。”铁嘴刘按住抚尺。子夜散场,听客散去,他与夫人正收拾屋子,一抬眼,青衣小帽者还在,似有难言之隐。“欢迎客官光临”铁嘴刘客套说。来人欠了欠身,轻声说:“久闻大名,今日果不其然。但明日为老母寿辰,在下得回楚州老家探母,三日后再来相扰,只怕听不到黄票马之结局也。”说完,一步一回头,消失在黑夜中。白日无话,第一晚照样满场,不想,才听到开场几句,听客顿觉大不同。说的还是秦叔宝,事儿却新鲜了:店主索房饭钱,秦叔宝与之周旋。足足说了一晚,将人情世故穿插在情节之中。暮色又合,第二晚。听客们听说了秦琼卖马中的新鲜事,都来了。铁嘴刘开口便说黄骤马腰肥体壮,乃是匹宝马。再说秦琼痛哭黄票马。这黄骡马,说了一晚上。第三晚,铁嘴刘拍拍抚尺:“前面说要知秦叔宝黄骠马命运,且听今日分解,我继续卖嘴啦”众人一惊,知道这是接上了大前天晚上的故事。那昨晚的“黄除马”和前天晚上的“人情世故”不都是在原地儿转吗?再看最东边的座椅,端坐的正是那晚的青衣小帽人。铁嘴刘的声音更响:“店主带过黄票马,秦叔宝不由得两泪如麻。为还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子夜散场,听客散去,青衣小帽人对着铁嘴刘深鞠一躬,铁嘴刘回躬相敬。没有言语,青衣小帽人骑马疾驰而去。第二日,江州城传出消息,青衣小帽者为荆州知府蒋大人,又说蒋大人有意请铁嘴刘入知府衙门任职。铁嘴刘每晚照样说书,秦琼卖马照样是他的拿手好戏。倒是有一回,夫人轻轻问了一句:“铁嘴啊,你当初咋就知道是荆州知府蒋大人?”铁嘴刘轻轻持了捋长须:“天下清廉知府,谁人不知蒋大人?天下孝心知府,谁人不晓蒋大人?天下爱听评书知府,当然首推蒋大人!青衣小帽,且无随从,乃其行事风格”夫人也轻轻一笑:“难得你这么用心,等着蒋大人的那两晚,编了那么多的情节。”(选自百花园,有删改)【注】故事梗概:秦琼落难卖马,与单雄信相识,二人英雄惜英雄。尽管后来一人保唐,一人反唐,但兄弟情谊始终如故。(1)本文主要写了铁嘴刘与蒋大人的故事,请结合相关情节完成填空。 人物情节蒋大人铁嘴刘A听书入了迷说得更是卖力B道出难言之隐_C_续说黄骠马D深鞠一躬_(2)按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第段和第段划线的“轻轻”都写出了夫人说话时_的心态,但意蕴有所不同,第段中的“轻轻”表现她_,第段中的“轻轻”,表现她_。你从书场外立的那副对联中读出了铁嘴刘_的心意。(3)本文第段画线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4)第段中写“又说蒋大人有意请铁嘴刘入知府衙门任职”,蒋大人有没有来请呢?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看法和理由。 9. (3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梦回繁华(节选)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杄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淸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其佘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1)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汴河上有一座拱桥,无柱,但规模宏敞,结构精美。B . 汴梁市区的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一幕的描绘是全画的一个高潮。C . 汴河是画作的主体,因为它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D . 从画中“插满柳枝的轿顶”可以看出所画的季节是汴梁早春。(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语言严谨准确,同时又颇具文学色彩,典雅而有韵味。B . 第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时,思路清晰,层次分明。C . 选文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摹状貌、分类别、列数字也有使用。D . 作者用语言文字表现绘画效果,有点有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3)阅读选文第三段,请你谈谈该段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点?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0.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英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徐孚远海山春色等闲来,朵朵还如人面开。千载避秦真此地,问君何必武陵回。【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一二七六年率兵抗元,无缘而败。南宋灭亡后,隐居于福建,元朝曾数度征聘,始终坚持不应。一二八九年,遭福建省参政强制送往京师,乃绝世五日而死。徐孚远,明末清初人。明朝亡后,曾参与抗清之举,一六六一年随郑成功入台,不久徙居厦门。一六六三年,清兵攻陷厦门,徐孚远拟携眷返家乡江苏未果,滞留广东,一六六五年病故。(1)关于谢、徐二人中的“桃花源”的叙述,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谢枋得希望所居的“桃花源”不受外界打扰。B . 徐孚远认为“桃花源”之地不适合安居久留。C . 二人都因倾慕陶渊明而四处寻访“桃花源”。D . 二人都认为已找到陶渊明的“桃花源”遗址。(2)若谢诗作于福建,徐诗作于台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徐诗“问君何必武陵回”的“武陵”,是暗指合湾。B . 谢诗“怕有渔郎来问津”的“渔郎”,是暗示作者自己。C . 二诗运用“避秦”典故时,都将原本避乱之地引申为不受异族统治之地。D . 二诗的“花飞莫遣随流水”、“朵朵还如人面开”,都流露避世而居的喜悦。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11. (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请以“阳光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1、2-1、3-1、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4分)4-1、4-2、5-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6-1、6-2、6-3、6-4、6-5、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7-1、7-2、7-3、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8-1、8-2、8-3、8-4、9-1、9-2、9-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0-1、10-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11-1、11-2、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