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055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9分)1. (2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B .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C .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 .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 (2分)对水调歌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B . “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C .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D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3. (2分)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A . “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B . “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C . 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D . “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4. (2分)解词:酬_巴山楚水_ 弃置身 _翻似 _怀旧_长精神_5. (3分)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_,杰出的_作家、戏剧革新家。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_”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_制度。代表作有短篇小说_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务员之死等。剧本代表作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6. (6分)(2014湖南)古诗文默写填空。 (1)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4)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十则中的“_ , _ ”一句。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7. (10分)理解性默写。(1)饮酒被工同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境界的名句是:_,_。 (2)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 (3)行路难中用比喻修辞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_,_。 (4)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 (5)表现诗人不怕闲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 (8)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 (9)龚自珍虽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_,_。 8. (2分)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B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C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D .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二、 诗歌鉴赏 (共5题;共43分)9. (12分)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1)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3)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C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的现状,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D . 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诗人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10. (7分)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1)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3)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 . 颔联用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作者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表示悼念而已。C . 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D . 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11. (7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2)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12. (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列加点数字与本诗“二十三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D . 皓月千里,一碧万顷。(2)全诗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的态度。13. (10分)赏析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_,“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_。(2)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B . 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C .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D . 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9分)1-1、2-1、3-1、4-1、5-1、6-1、6-2、6-3、6-4、6-5、7-1、7-2、7-3、7-4、7-5、7-6、7-7、7-8、7-9、8-1、二、 诗歌鉴赏 (共5题;共43分)9-1、9-2、9-3、10-1、10-2、10-3、11-1、11-2、12-1、12-2、13-1、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