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055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对来宾要热情接待,千万不能怠慢。B . 他为人处事十分洒脱 , 即使在生人面前也从不拘束。C . 她看过配料单后,自行换了一些配料如法炮制出这道菜。D .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副其实,让人叹为观止。2. (2分)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神州十一号飞船充分吸收了神州十号飞船的技术优点,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B . 在黄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水上吊桥上行走要抓住铁索踩稳木板,避免不出安全问题。C . 孝感市五运会“共襄体育盛会同享艺术精彩”群众文体活动展示在孝感体育场举行。D . 应城市实验初中萤光文学社刊设有“心灵之约”“社会经纬”“教师文苑”等栏目。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青青园中葵,_。(汉乐府长歌行)树树皆秋色,_。 (王绩野望)_,徒有羡鱼情。(盂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崔颢登上黄鹤楼,借登楼所见,写下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杜甫在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这里mo_密的青草在向你頻頻点头,当苹果滚落在草地上时,你会将你的目光跟zng _它,你会用你的脸庞亲昵它。花园,我美丽的花园!你走遍夭y _也找不到这样的花园,也找不到这样清澈、活泼的流水也找不到这样的春天和夏天。【波兰】切斯拉夫米沃什牧歌,张振辉译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谈到,“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而新颖。”请结合自己读过的名著,具体谈谈你 “独特而新颖”的阅读体验。(100字左右)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汉王。汉王拜以为治粟都尉,未奇之也。【注释】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漂:洗涤。干: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连敖:官名。拜:授予官职,任命。(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信数以策干项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跪而拾之以归B . 何不试之以足C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韩信出身贫寒,有不会营生,经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别人都很厌恶他。B . 韩信曾经在亭长家混吃,亭长的老婆同情他,一大早就做好了饭,等韩信来吃。C . 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D . 汉王得到滕公的推荐,让韩信管理粮仓,但是并没有要重用的意思。(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亭长妻苦之_ 怒,竟绝去_坐法当斩_ 适见滕公_(4)翻译句子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7. (12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列划横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B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 . 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D . 非士之怒也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重点写了唐雎与秦王面对面斗争的三个回合,唐雎如何到达秦国,怎样拜见秦王,与本文中心毫无关系,一概略去不写,直接写会见时的对话。B . 文章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安陵君的沉着干练,口风锐利,唐雎的委婉坚定,义正词严,秦王的骄横无理,阴险狡诈,无不跃然纸上。C . 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他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D .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紧张曲折,富于戏剧性,同时,人物语言简洁,富于个性等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很多。(3)翻译下面的句子: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4)唐雎与秦王的斗争中,他非常讲究说话的技巧,你认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蚕豆毕飞宇蚕豆主要种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为这个缘故,它被种在田埂或河岸一类“边角料”的地方。蚕豆最好的吃法是炒。香极了,嘎嘣脆。唯一的缺点是太硬。可是,孩子们的牙更硬有了金刚钻就不怕瓷器活。不过,我小时候吃炒蚕豆的机会并不多,只是过年的时候操练操练。我要写下我和蚕豆的故事,这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我出生那一年,父母在杨家庄小学做代课教师。他们决定请个人帮着烧午饭,附带着带孩子。奶奶就这样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我五岁,父母工作调动。奶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我十一岁,父母要调到很远的地方工作。临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兴,她的孙子来了,都“这么高了”。那时,奶奶守寡不久,爷爷的遗像挂在墙上,奶奶高高兴兴地对着遗像说了一大通的话。可无论奶奶怎样高兴,我始终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重。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谈起了爷爷,她很内疚。她对死亡似乎并不在意:“哪个不死呢?”但奶奶不能原谅自己,她没让爷爷在最后的日子“吃好”。奶奶说:“家里头没得唉。”奶奶让我到锅里铲了一些锅巴,放在了爷爷遗像前这是让我尽孝,我得给爷爷“上饭”。奶奶望着锅巴,笑了,说:“死鬼嚼不动咯。”傍晚,奶奶决定让我早点回家。她在犹豫,想。她在想让我带点什么东西走。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真是太难了,穷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过来一根丫杈,从屋梁上取下一个竹篮,里头是蚕豆。奶奶最后的决定是炒蚕豆让我带走。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蚕豆是奶奶预备着第二年做种用的。蚕豆炒好了,她把滚烫的蚕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长时间,给蚕豆降温。然后,奶奶高兴地让我把褂子脱下来,把两只袖口给缝上了袖管就成了两个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我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炒蚕豆。你可以想象我这一路走得有多欢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奶奶当时有多艰难!一路走,一路吃,路的一侧是河流,我还可以一路解渴。杨家庄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后来的岁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这个将预示着我和奶奶长久分离的画面。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1986年,我在扬州读大学。有一天,接到父亲的来信,说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奶唯一的女儿,死了。回到了杨家庄,我已经是个二十二岁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了。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我再一次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她的个子那么小,却坚持要摸我的头,我弓下腰来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伤,这让我轻松许多了。她只是抱怨了一句:“死丫头她不肯活咯。”事实上,奶奶没多久就下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这样的伤痛了。但奶奶就是这样,从来不轻易流露她的伤心与悲痛,尤其在亲人面前我是从另一个可亲的老人那里理解了我的奶奶的。她们时刻愿意承当亲人的痛,但她们永远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人分担她们的痛。1989年,奶奶的孙女小妹来南京读书了,我去看她。小妹说:“哥,你的头发很软。”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妹说:“奶奶告诉我的。奶奶时常唠叨你,到死都这样。”小妹的这句话让我很受不了。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但是,我每一次想起奶奶总是从那些蚕豆开始的蚕豆成了我最亲的食物。(选自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有删改)(1)文章主要叙写了“我”和奶奶交往的事情,请继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填空。一岁到五岁,_;十一岁,我临别前去看奶奶、_;二十二岁,_ , 又见奶奶,奶奶不久去世了。(2)题目是“蚕豆”,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我和奶奶的故事”,为什么?写出你的理解。(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心理?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4)文中“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中的“难受”和“羞愧”的原因各是什么?(5)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思?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桥在水上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星期天清晨,一片宁静。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一辆红色小桥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我没有房子。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为什么呢?女孩很惊奇。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你的家在哪里?男孩问。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两个孩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家亲人一样。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的呀。我有玩具!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远。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低楼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作者:王周生。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3)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4)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5)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不得抄袭阅读及题目中的语句;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及班级等信息。字数不少于600字。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鲍鹏山评说水浒时的一段话,参考鲁达的示例,请你选择林冲或武松,结合人物经历加以具体阐述。 “鲁达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品性,鲁达是圣人。林冲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性格,林冲是凡人。武松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武艺,武松是神人。”鲍鹏山(示例)鲁达,金圣叹曾用四个“遇”字评价鲁达:“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遇弱便扶,遇强便打”,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他挺身而出,仗义施援,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在五台山削发为僧;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得罪了高俅,被迫在二龙山落草。鲁达身处混乱复杂的社会,却能以“简单”的心地和方式立身行事,而且坚持到了最后。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是他品性高贵的体现,真乃圣人!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6-4、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1、8-2、8-3、8-4、8-5、9-1、9-2、9-3、9-4、9-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