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6520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B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着重叙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C . “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D . 我国古代的年龄大都有特殊的称谓,例如男子二十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知命”。2. (2分)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B . 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作者牛汉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充满着一种沉重的苦难感与强大的力量感,著名诗人艾青就受到了他极大的影响。C .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D .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好读书,二是嗜饮酒,三是常著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B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箫瑟,洪波涌起。D .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遥怜故园菊,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论语十二章)子曰:“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4. (7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在烟雨蒙蒙的江南,我们感受着诗意的浪漫。在波光潋滟的水边,我们细数(Ash;Bsh)着岁月留下的(bn)斓。(wn)约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细细的雨丝,斜斜地落下,温柔着水乡,隐藏着飘渺的美感,凝聚成如诗如画的水墨江南。(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nwn_斓_约(2)给文中划线字“数”选择正确的拼音。细数_着A . sh; B . sh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洛桥(唐)李益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独上洛阳桥”中的“独”字有何妙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6. (1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选贤与( )能 货恶( )其弃于地也 故( )外户而不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屋舍俨然 ( ) 悉如外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4)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你有多少钱?”爸爸问。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1)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外在表现往往能反映心理状态。文章第段爸爸接过那个男孩手中的钱时说“你的钱正好够。”请你想象一下,此时文中的爸爸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请以第一人称表述。 (2)结合语境,仔细揣摩第段画线句,回答问题。 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如果要强调“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改变了看人的眼光,你认为第段画线句的朗读重音和停顿应该放在“_”这个字上,整句话的朗读语速应该是_的。(3)文中父亲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触。 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郁达夫和鲁迅第一次的见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对于时日地点,以及人的姓名之类的记忆力,异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见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将一个人的名氏和一个人的面貌连合起来,记在心里但地方却记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记得那一天天气很阴沉,时间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点钟。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只记得谈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得很;散置在桌上,书橱上的书籍,也并不多,但却十分的整洁。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鲁迅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顾颉刚起了冲突,脱离中山大学之后;并且因恐受当局的压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以上的时间。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 因而有一次,大学里来请我讲演,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 ,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对于这一点,我也曾再三劝过他不要上当。因为有许多无理取闹,来攻击他的人,都想利用他来成名。但他的解释,却很彻底。他说:“他们的目的,我当然明白。但我的反攻,却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正可以因此而成全了他们;第二,是也因为了他们,而真理愈得阐发。他们的成名,是烟火似地一时的现象,但真理却是永久的。”在这自由大同盟活动的期间,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鲁迅不仅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空头文学家,对于实务,他原是也具有实际干才的。说到了实务,我又不得不想起我们合编的那一个杂志奔流名义上,虽则是我和他合编的刊物,但关于校对,集稿,算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情上看得出来。一般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认识的中间,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乱杂无章的。而鲁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直到海婴长大了,有时候老要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他的书本杂志之类;当这样的时候,我总看见他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得好好,然后再来谈天。记得有一次,海婴已经会得说话的时候了,我到他的书斋去的前一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图。鲁迅一见着我,就大笑着说:“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鲁迅的开怀大笑,我记得要以这一次为最兴高采烈。听这话的我,一边虽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这一个定命,心里总不免有点难过。尤其是像鲁迅这样的人,我平时总不会把死和他联合起来想在一道。这事情,大约是在他去世之前的两三年的时候;到了他死之后,在万国殡仪馆成殓出殡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遗容,一面又看见海婴仍是若无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丧服在那里快快乐乐地跑 ,我的心真有点儿绞得难耐。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1)填空 提起鲁迅,我们会想起他自嘲中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_。(2)鲁迅“做事务的精神”体现在哪些事上?请简要概括。 开会时先期而到, 井井有条地完成任务;_;稿子校对,缮写清楚;_。(3)作者开篇强调自己记忆力异常薄弱,而后却又详细地介绍了与鲁迅第一次相遇时的诸多情况,其用意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分析。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5)文中结尾写到“可是从此一别,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其中饱含着作者哪些情感?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9. (12分)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岁月如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任务。【热点调查】下面是对学校全体初三学生及其家长“升学理想”情况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普高及以上职高社会学生78%17%5%家长90%6%4%(1)从表格内容中,你得出什么调查结论?(2)中考即将来临,高杰对计算机专业很感兴趣,为此,成绩并不理想的他在初三时非常努力,但他的妈妈总想让他考普高,对此他很苦恼。如果你是他同学,你将如何劝说他妈妈?(3)【感恩母校】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班主任、任课老师、保安、食堂阿姨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要求: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内容要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字数在150-2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 (1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那大仙说:“且将唐三藏解下,另换新锅,把他炸一炸,与人参果树报仇罢。”那小仙真个动手,拆解布漆。行者在半空里听得明白,他想着:“师父不济,他若到了油锅里,一滚就死!我还去救他一救。”好大圣,按落云头,上前叉手道“莫要拆坏了布漆,我来下油锅了。”那大仙惊骂道:“你这猢猴!怎么弄手段捣了我的灶?”行者笑道:“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甚事?不要炸我师父,还来炸我。”那大仙闻言,呵呵冷笑,走出殿来,一把扯住大圣。(1)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_(朝代)小说家_(人名)。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危急时刻,孙悟空本已脱身,却又“按落云头”并请求“大仙”炸自己,这体现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多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二)人:象形字。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侧面站立着的人形。“人”字最大的特点就是站着,不仅脊梁挺得直直地站着,灵魂也站着,思想也站着。“人”为什么要有左右两条腿?因为一条腿难以站稳,一条腿难以行进。再伟大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无法走路,再强壮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只能是残疾。“人”的两条腿为什么要分开,而不是并在一起?因为只有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才能疾步行走。如果两条腿同时起步,都争着向前、互不相让,结果是谁都无法行走。“人”字多像一个三岔路口人生岔路口无处不在,关键在于选择。不同的命运因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走出不同的人。要求: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1、3-2、3-3、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4-1、4-2、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6-1、6-2、6-3、6-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1、7-2、7-3、8-1、8-2、8-3、8-4、8-5、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9-1、9-2、9-3、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1、10-2、10-3、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